摘自《做最好的爸爸》1
第一辑,让孩子学会生活
生活=“生”+“活”,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首要的是学会生存,而后才是更好地活着。孩子的吃喝拉撒睡,行为习惯、思想品质养成等等,是离不开父母有心培养的。三岁看老,小时养成的生活习惯、生活能力是会影响人的一生的。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在我家里,晚饭前,当父母正在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饭时,孩子可做自己的私事,如做作业,收拾他自己的房间,也可以看电视。饭后,当父母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时,孩子就要下厨房洗碗筷。当我们周末打扫家里卫生时,孩子不能以学习为借口而躲避劳动,必须也要参与到清洁当中。
我们让孩子这么做,因为他是家庭的一员,他应当为家庭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教育建议
1,唠叨是许多妈妈最常用的教育方式,对一定年龄段的孩子会有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对唠叨会产生免疫性、反抗性,这时你不妨试试“自然惩戒法”。
2,使用自然惩戒法必须遵循几条原则:一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二是必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三是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爸爸也要出差一写给儿子的信
自理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有了自理能力的人,自己的脑袋才真正长在自己的肩膀上,才懂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才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为了让你自己上下学,能够独立出行,爸妈有时下班故意不接你,让你独自一人回家。你妈妈有时不放心,偷偷开车在你后边监视你……
为了让你学会做饭,不管你炒的菜是咸还是淡,我们都给你鼓励,也正是在这种鼓励中,你学会了土豆烧肉、炒青菜、煎蛋饼等等,你还照着菜谱做过爸妈从来没有做过的菜,你还学会了包饺子、和面之类的事。
为了培养你的自理能力,爸妈也为你提供了不少的劳动岗位。在你很小时要独立洗澡,现在你要收拾饭桌,洗碗筷,洗自己穿过的衣服,自己整理衣物,收拾房间,到商店购买日常用品。
对于干这些活,你有时也耍小脾气,有意见,不想干。可是孩子,这些活爸妈完全可以自己来干,其实用不了多少时间,也累不着人,但爸妈不能这么做,爸妈不希望你将来成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人。
干家务干的不仅仅是家务,其实是对一个人的自理能力、责任意识以及意志品质培养的重要形式。
脑袋长在自己肩膀上
孩子在幼儿期,是需要建立规则意识的,但过分强调规则,会束缚孩子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使其失去自主发展的机会。
通过几年的努力,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他独立决断和自理的能力明显增强了。
零花钱不能随意零花
要让孩子明白,压岁钱是怎么来的。亲戚朋友给的钱,其实都是父母给出去的钱,不要让孩子认为,人家给他的压岁钱,就是他的钱,理所当然由他来支配。
教育建议
4,一个孩子开始变坏,往往与其乱花钱是分不开的。关注孩子的零花钱,就是关注孩子的品质。
“打”也是一种教育
针对有些孩子的特点,我认为合情合理温和地“打”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有限度地打手、打屁股。在“打”中,让孩子明白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明白规则就是规则,不会因为各种自认为是“理由”的理由而改变。但我坚决反对使用会使孩子受伤的虐待式体罚。
打孩子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必须在事前制定规则,并且明确告知孩子违反后的后果是什么;二是要充充分尊重孩子的尊严,就事论事,不搞扩大化,更不能情绪化,任意改变惩罚标准;三是一定要让孩子清楚接受处罚的理由是什么。
教育建议
1,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等教育孩子的理念,并不反对对孩子的惩罚,缺少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学会自我保护
对于居家的安全教育,可从陌生人来访、用电、用水、用气、防雷安全、危险物品及家用电器使用安全、地震火灾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进行教育。
对于户外安全,可以从与陌生人接触、运动与玩耍的安全、饮食卫生、交通安全、极端天气应对方法等方面开展教育。
对于校园安全,不但学校会讲,父母也要多加提醒。可以从与同学正确相处、学习用具使用安全、实验课安全、体育课与劳动课安全、课间安全、学校场地安全、不可控突发事件个人保护(如:各类突发自然灾害、晚间停电、集体踩踏事件)等方面开展教育。
故事让孩子喜欢上书
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其品德与学习是不用家长太操心的。
如何让孩子喜欢上书?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从故事入手的,采用了三个阶段的策略。
第一阶段,当孩子还不认识字时,主要采取“睡前故事”、图画书的形式。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的,在睡前将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里,让他们感受到有爱、快乐、正义。孩子一旦养成了习惯,每天睡前,没有故事是睡不好觉的。
父母可以买一些童话故事,特别是以小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以及神话传说等,饱含感情地讲给孩子听。
第二阶段,当孩子会拼拼音并能认少量字时,可以引导孩子自主阅读一些带拼音的启蒙读物,然后让孩子讲故事给父母听。这类读物很多,最好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生字不多,故事性强的书给孩子看。
这个时期,孩子的认字量很关键,读得越多,认识字也越多,阅读就越容易,孩子也就越爱读。
第三阶段,当孩子基本没有太多阅读障碍时,要结合孩子的特点,引导孩子广泛阅读。
在阅读层次上要有所提高,不能再满足于卡通书、漫画书、拼音书之类的,要让孩子读一些能够读懂的,有一定的文学性、思想性、流行性的书。如:爱的教育、名人传、格列佛游记、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