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

2021-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诗雨丶

因地制宜

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逃到吴国。他帮助阖闾剌死吴王僚并夺取了王位。阖闾对他十分重用。

吴王阖闾曾向伍子胥请教:“我希望吴国强盛起来,称霸天下,该采取什么措施? ”伍子胥谦逊了一番之后,说道:“若要安邦治国、兴霸成王,必须从近及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首要任务必须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lǐn](充实粮食仓)、治兵库(管好武器库)。第一步就是这样一些措施。”阖闾说:“善。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很好。修建城防、加强战备,增产粮食、添造武器,都可以按我国实际条件一一照办。但是难道有依靠天时地利等自然条件而能让邻国畏服的吗)?”伍子胥说:“当然有。”接着,他列举历史事例,作了说明。阖闾高兴地说:“行,这项任务就交给你了。”

这段故事,原载东汉赵晔[yè〕编撰的《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王阖闾时期的吴国,因伍子胥的筹谋和辅助朝政,果然国力渐强,战胜了南方最大的楚国。

所谓“因地制宜”,就是:依据当地具体情况来制定适当的措施(因,依据;宜,适当)。也就是说,要按不同地区的情况灵活采取不同的适当办法。

从时间来说,依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灵活采取适当措施,那就叫做“因时制宜”,也叫做“随时制宜”。

《淮南子•泛论训》说,古代的办法、制度,不能适用于今天; 古代的武器、军械,用于今天也不适宜。所以,法度者,论民俗而节缓急也;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因时制宜)。”《晋书•周崎传》载,东晋王敦起兵与司马氏政权对抗时,王敦部将魏义〔yì〕攻湘州(治所即今长沙市)。湘州刺史派周崎出城求 援,被俘,魏父用刀子逼他说出企图往何处向谁人求援。周崎 说,“州将使我求援于外,本无定指,随时制宜耳。”《晋书•刘颂传》, “所遇不同,故当因时制宜,以尽事适今。”

易如反掌

《孟子•公孙丑》记有孟子和他的学生公孙丑的一段谈话,谈的是关于推行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公孙丑首先问道:“老师,您如果在齐国当权,也能象管仲、晏婴一样建立一番功业吗?”

管仲和晏婴,都是齐国有名的“贤相”,曾先后做过齐桓公和齐景公时的国相。可是孟子听了公孙丑提出的问题,却很不高兴,说你怎么把我同他们俩相比呢!”

公孙丑说:“管仲辅佐齐桓公,使他称霸天下。晏婴辅佐齐景公,使他名显诸侯。难道这两人还不值得学习吗?”孟子答道:“以齐王,犹反手也(以齐国来推行王道、统一天下,好比把手掌翻转一下那样的容易)。”

“反手”,比喻非常容易。孟子认为,地广人多的齐国,如能实施仁政,要统一天下,实在“易如反手”。

“易如反手”,也叫做“易如反掌”或“易于反掌”。《汉书•枚乘传》载,汉代作家枚乘•曾给吴王刘濞〔pì〕上书,劝他不要背叛朝廷,其中有这样的几句话:“……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藩台又叫首府、首县写信出去,向外府、县替他张罗,大约一二千金,易如反掌。”

以身试法

西汉人王尊,字子赣,原籍涿郡髙阳(今河南北高阳)。

少年时代,因父母早死,替人家放羊过活。从小好学,一面放羊,一面读书,十分用功。后来在某太守府当个抄抄写写的差事。汉元帝时,升为虢县县令(虢[guó],虢县在今陕西宝鸡),又兼美阳县县令(美阳在今宝鸡附近的武功)。当时曾有个妇女控告她的养子虐待她,情节十分恶劣,王尊查明属实,依法把他处死。县中吏民对于王尊的严正态度,无不惊服。

《汉书•王尊传》载,王尊后来调升为安定太守(安定郡名,在今甘肃、宁夏接界,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到任之日,即布告部下和所属各县官吏,要求他们严格端正自己,为人表率;要廉明审慎地竭尽职责,切勿以自身去试犯法令。原文摘录两句如下:

愿诸君卿勉力正身以率下。

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一语,后被沿用而为成语。身,亲身、自身;试法,尝试着去干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知法犯法。以侥幸之心自去犯法而妄图得逞于万一。

以身许国

南朝梁人羊侃〔kǎn〕,身体健壮,气力强大,青年时就以勇敢闻名。梁武帝末年,北魏降将侯景叛变,攻破梁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进逼台城(宫城)。梁武帝命太子萧纲坚守,军旅指挥完全取决于羊侃,萧纲对他非常信赖。

据《南史•羊侃传》载,当时侯景包围台城,连续猛攻,都被羊侃击退,不能取胜。后来,羊侃的长子羊鷟〔zhuó〕被侯景逮住。侯景就把他押到城下来让羊侃看。威胁羊侃:如不投降,立斩羊鷟!羊侃说:“我们姓羊的为了保卫国家,情愿全族牺牲。我何惜一子,你要斩就快斩吧! ”过了几天,侯景还是攻不破台城,便又把羊鷟押来。羊侃见了,髙声对羊鷟道:“儿啊,我以为你早已死了,原来还活着。我以身许国,誓死不屈,不能为了你而改变决心,你要明白啊!”说着,引弓就射。侯景无奈,也不敢杀害羊鷟。

“以身许国”,许,预先答允给与。把自身的一切,包括生命,志愿献给国家,指誓死报国。亦作“以身报国”。报,报答、报效的意思。

清代小说家吴趼人的《痛史》第四回:“张顺忙教张贵分兵往后迎敌,吩咐道:“不幸我计不成,反中敌汁,我二人惟有以身报国的了。不过多杀一个敌兵,总替中国百姓多除一个祸害,大家努力去干吧!”

“以身报国”与“以身殉国”略同。殉国,为了祖国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宋书•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旧五代史•唐明妃纪》:“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以身殉国,正在今日”

一身是胆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极大。三国时,刘备曾夸奖赵云“一身都是胆”。

赵云,字子龙,是刘备部下著名的勇将。据《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载,有一次,刘备率领人马,进攻汉中的曹军,赵云带兵驻守汉水附近。曹操的军队,由张郃〔hé〕、徐晃率领猛冲而来。赵云兵少势弱,看来难于抵敌,因此有的将士主张立即下令关紧营寨大门,以便死守。赵云不同意,反而下令敞开营寨大门,偃旗息鼓,独自骑马提枪,挺立在大门口。

这时,曹军见赵云营中静悄悄地,不动也不乱,赵云单枪匹马,立在门口,毫无惧色,疑有大批伏兵,故意引诱深入,于是停止前进,慌忙后撤。赵云发现曹军自己有些乱了,一声令下,战鼓齐鸣,减声震天,雨点似的飞箭,向曹军射去。曹军纷纷逃命,自相践踏和跌入汉水而死的,不计其数。赵云趁此引兵追击,攻占了曹营,打了一个大胜仗。

第二天,刘备和诸葛亮同来视察赵云的营寨,看到昨天的战绩,刘备十分高兴,对诸葛亮说 :“子龙一身都是胆!”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注:蜀国的另一名将姜维也极有胆量,“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形容大胆,因此也叫“斗胆”。

上述的“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也是一句成语。《唐书•裴光庭传》也有这样的说法。原指隐蔽目标或停止战斗。引申为比喻本已公然进行的亊忽然中止或销声匿迹。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秦显家的听了,轰去了魂魄,垂头丧气,顿时掩旗息鼓,卷包而去。”

倚门倚闾

战国齐湣王〔湣mǐn〕时,燕、秦等国,联合攻齐。燕将乐毅领兵侵入齐都临淄[zī](今属山东省),把齐国的宝器全部掠走。齐湣王逃亡卫国,又到邹国、鲁国,后来到了莒邑(今山东莒县)。楚国派大将淖齿〔淖zhuō〕,率领军队,前去援救齐国,淖齿还因此当了齐国的国相。其实楚国并非真心救齐,淖齿终于杀死齐湣王,和燕国分占了齐国的领土和宝器直到田单大破燕军,才收复了齐国的失地。

《战国策•齐策》载:淖齿杀死齐湣王时,起初,人们都只知道齐湣王失踪了,下落不明。大夫王孙贾的母亲对王孙贾说:“平时你早上出去,回来晚了,我总是倚门而望(靠在大门口盼望你);如果你傍晚出去,好半天不见回来,我就更要倚闾而望(到巷口去盼望你)。你十五岁起就在国王眼前做事,现在国王下落不明,至今不见回来,你难道能安心吗?”王孙贾听了,很受感动。于是就去寻找湣王,多方打听下落。当他得知齐湣王已经被害时,愤怒极了,即号召市民, 宣誓起义,他叫道,“愿意跟我去杀淖齿的,袒右(解开衣服的右边,袒露右臂)!”当场就有四百人响应。他们冲进淖齿的住所,把这个侵略者杀死。

王孙贾母亲所说的“倚门而望,倚闾而望”,后来成为“倚门倚闾”这句成语,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父母对于外出子女盼望和怀念的心情。(倚,靠着;门,指自家屋子的大门;闾,指胡同或里弄的门口。)

一薰一莸

春秋时,晋献公有好几个妻子 :第一个妻子,娶自贾国,没有生子女,另一个妻子,本是他父亲的妾,名叫齐姜,太子申生便是她生的,还生了个女儿,嫁给秦穆公当了夫人;另外,他又娶了戎国的两个姑娘:大的姓狐,生下公子重耳;小的姓允,生下公子夷吾。后来晋国攻打骊戎,骊戎国君为了求和,把女儿献给了晋献公,这就是骊姬,骊姬生下了公子奚齐;骊姬的妹妹作为陪嫁,一同嫁给了晋献公,生下了公子卓子。

这样,晋献公公开合法的妻子就至少有这么六个,晋献公的家庭,却并不因此而幸福,相反,这些姬妾们,为了争宠,都想当正式夫人,都希望自己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以便获得国君的继承权,她们经常勾心斗角,互相嫉妒,乱成一团。

骊姬是最得晋献公宠爱的,她花言巧语,要求晋献公立她为夫人; 还设下阴谋,陷害太子申生,造谣中伤,说别的公子都不好,只有奚齐最可靠,要求立奚齐为太子。据《左传•僖公四年》载,晋献公听信了骊姬的花言巧语,果然打算立她为夫人,便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先请卜人来占卜一下,问:立骊姬为夫人将是凶是吉?这卜人不是骊姬一派的,占卜的结论是“不吉”。 晋献公很不高兴,再问筮[shì]者, 叫他也算一卦,筮者算的卦却是“吉”。晋献公高兴了,笑 道:“按筮,不按卜。”卜人不同意,说“筮不如卜,应当按卜。况且我还卜得了这么几句:‘专之渝,攘公之羭〔yú〕 一薰一莸〔yóu〕,十年尚犹有臭。’”

就是说:“专宠的结果必然导致变乱,而且将会夺去您的肥羊(指君位); 所谓一薰一莸,就是一香一臭,也就是一正一邪,要是让邪气上升了,那么,十年之内还不一定能消除得了它的恶果。所以,您千万不要按筮者算的卦办事!”

可是晋献公到底还是立了骊姬为夫人。后来更进一步听信骊姬,逼死申生,逼走重耳、夷吾,闹得个乱七八糟。

上述故事中说到的“一薰一莸”,后来成为一句成语,比喻一善一恶。晋代学者杜预,对《左传》是有专门研究的,据他说:薰,是一种香草;莸,是一种臭草。香草代表善,臭草象征恶。

依样葫芦

有一句俗语,说是“照着葫芦画瓢”,就是成语“依样画葫芦”的意思,比喻按照原样模仿,缺乏新意。

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有一段关于陶榖的故亊,陶榖字秀实,五代时人。到宋朝开国,赵匡胤〔yìn〕做皇帝(史称宋太祖)的时候,陶穀在翰林院为“翰林学士”。这是一种闲差事,有职无权的学官,不过偶然草拟文件公告而已。陶榖自以为文笔高妙、才能出众,这个差事,谅朝廷一定不会要他长久担任。他于是努力表现文才,希求重用,一时在翰林院里果然是拔尖的人物了。他便更进一步,托人去向宋太祖赵匡胤报功,并且请求调升。不料赵匡胤笑道:“我听说 翰林草拟文告,都是抄抄过去的老文章,至多改头换面一下,这就是俗语所谓依样画葫芦,有什么了不起的(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宜力之有)! ”升官的请求,当然没有达到目 的。

陶榖心里因此很不高兴,还在翰林院的墙上题了一首诗,说:

官职须由生处有,

才能不管用时无;

堪笑翰林陶学士,

年年依祥画葫芦。

赵匡胤知道了,对他更加不满,后来,到底也没有重用他。

《续香山夜录》也记有这段故事,诗的一二两句稍异而 后两句相同。

“依样画葫芦”也说作“依样葫芦”。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回:“林婉如道:‘〔父亲〕只买一本字帖,教俺学字。侄女既不认得,又不知从何下笔,只好依样葫芦,细细临写。”

一日三秋

《诗经》中有一首题为《采葛》的情歌,描写一个青年男子思念一位采集葛、萧、艾等野生植物的姑娘。原歌共三段: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第二段“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那一句,后来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对朋友或对相爱的人殷切怀念的心情,说作“一曰不见,如隔三秋”,或“一日三秋”。——短暂的分离,便觉得好象隔别已久,何况互不见面确有很多时日了。

南朝梁人何逊给他妻子的信中,曾写道:“路迩人遐,音尘寂绝,一日三秋,不足为喻。”

“三秋”,形容时间长。究竟多长呢? 三种解释。 一般认为,一秋三个月,三秋因此是九个月,也就是三季。有的说,三秋是指秋季的三个月, 同三春、三夏一样,等于一个季度。也有的说,每年有一个秋季,所以三秋就是三年,例如“千秋万代”的“千秋”,就是千年的意思。

这三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从原歌来看,第一段说一日不见如“三月”,第三段说一日不见如“三岁”,那么第二段说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当不宜重复为“三月”或“三年”,而以解释为“三季”较妥了。

当然,作为成语,“三秋”二字,只是形容长期不相见的苦恼(一天长如三秋),至于三秋究竟等于多少日子,并不是主要的。

一衣带水

南北朝末年,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改国号为隋;自立为帝,即隋文帝;建都大兴,即今西安,这时长江以南,还是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天下。隋文帝为了南北统一,于是兴师攻伐南陈。

据《南史•陈本纪》载,当时隋文帝杨坚曾对仆射高顈 [jiǒng](隋时仆射略同于宰相)说:“我为百姓父母,岂可 限一衣带水而不拯之乎? ”

“限”,阻隔的意思。“一衣带水”,象一根衣带似的那么一条窄窄的河流,指长江。隋文帝自诩为百姓的父母,宣称他的南征是为了拯救江南百姓。他说:一条小小长江怎能阻挡得了我!难道因为隔了这“一衣带水”我就不能拯救他们了吗?

北宋初年的将领潘美,也曾说过类似这样的话。那时,宋太祖赵匡胤〔yìn〕派潘美为统帅,攻取江南的吴越(今浙江之地和江苏的一部分,国都杭州,吴越王钱镠[liú]。据《宋史•潘美传》,起初,宋军还没有充分准备好渡江用的船只,但是潘美决心很大,信心十足。他说:“美受诏(皇上之命),提(率领)骁果(骁勇果敢)数万人,期在必胜,岂限此一衣带水而不径(直捷了当地)渡乎? ”

这里说的“一衣带水”,也是指长江,说它并不宽,很容易渡过。

后来人们把“一衣带水”作为成语,用来泛指江河湖海之隔不足为阻。例如形容中朝两国人民亲如近邻,交往极便,不过是“一衣带水”而已。

一丘之貉

典故

貉[hé],类似狐狸,锐头尖鼻,日伏夜出,是一种丑陋可厌的小兽。“一丘之貉”——生长在同一个山丘里的貉子,当然是一个样子的。意思是比喻彼此一样的坏,没有什么区别。

这句成语,出自《汉书•杨恽[yùn]传》。

杨恽,字子幼,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的次子,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司马迁的外孙。他读了他外祖父的《史记》,获得了很多知识,人又聪明,结交了不少文士,所以出名较早。汉宣帝时,他因功受封为“平通侯”,并担任过“光禄勋”的官职。据说此人“为官清廉,轻财好义”,曾把父母遗留的家产,全部分给亲属。但是他对人要求过高,往往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朝廷中頗有些人同他结了怨。

“太仆”戴长乐对杨恽的私仇最深。戴长乐被人告了一状,疑心是杨恽告的,便也上书控告杨恽,列举了好几条罪状,其中一条是,“杨恽诽谤当今皇上”,大意说:

……从匈奴投降过来的人,说起他们单于(国王)被杀的事情,杨恽听了,就发表议论道:“这种无能的国王,不听取大臣的忠言善计,当然该死。从前的秦朝也是这样,一味任用小人,杀害贤良,结果导致了灭亡。假使秦朝能信任有才能的大臣,说不定今天还是秦朝的天下。‘古 与今,如一丘之貉(古时的和今天的不肖君王,都是同一类的蠢家伙)!”杨恽如此恶毒地借古讽今,实在太猖狂无礼了!   

这一次,戴长乐和杨恽的纠纷,闹得很大。结果,双方都被削职为民。杨恽就回到了老家(华阴,在今陕西省),可是心里还很不服,在他写给朋友“安定太守”孙会宗的信里,发了很多牢骚。汉宣帝知道了,非常生气,便处以腰斩的死刑。

“一丘之貉”后来流传为成语。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中国历来的文坛上,常见的是诬陷,造谣,恐吓,辱骂……我们的作者倘不竭力的抛弃了它,是会和他们成为‘一丘之貉’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