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为什么你学啥都不会,就会埋怨,重要的是缺少向他那种好学不倦的精神

2018-01-10  本文已影响5人  2b0e8f8eae51

好学的人终究有一天能出师,下面是一副学琴师襄图,乃周景王二十二年,鲁昭公十九年,西元前523年,孔子这时候29岁,在向师襄学习古琴。孔子他当时十天都不曾经更换新的曲子,就一部曲不断的在刻苦演练学习,更多的时间去细心的来体会推求,体会曲子的节度和志趣,以及体会作曲者的形象和为人。

就这么有耐性的孔子,最终悟出了“非文王,谁能为此也”。最后使得师襄子大赞叹圣人的智慧。然后高兴的就告诉孔子说,这部曲子确确实实为《文王操》啊。

在这幅画中左边中央坐在席子上穿着红色大褂,秉着一副稳重态度,额头宽阔,留着山羊胡须,拱手向师襄子回礼的那个人就是孔子。

摆在孔子面前的古琴,似乎看着是刚弹完精彩绝伦的《文王操》了。当时就惊动了乐师师襄子,师襄子起身上前去给孔子作礼赞叹。此图那个在前方行拱手跪礼的一位长者,就是乐师师襄子。

在孔子身后有一副高山流水图,表徵琴音,而左边的一颗苍松,代表着孔子的君子志节。右边的杏树表徵着孔子得到了乐曲的传承。则右上方松树下站着的两位童子,正在窃窃私语,猜想一定是师襄子的意外之举,出乎了两位童子的意料从而感到很惊奇。

在孔子的右边席子上面,正坐着三位来听曲的贵客,他们一样和大家见到弹完这绝伦无比精彩《文王操》曲子的一幕,也都不约而同的拱手称赞。

则站在一旁手持着剑的童子,也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这发生的时刻。《文王操》是缩讲的,全名而是叫“文王受命琴操”。“操”是曲的名称,意思就是说文王以有德的君子,承受天命,成为一统天下的君王。

历史上的文王,武王以及周公,都是孔子最为敬佩赞叹以及学习榜样的圣者。这一首《文王操》,孔子不仅能够弹出了文王的情操和气度,更加的让我们能够见识到好学而不厌倦的崇高精神,值得大众们效法于宣扬。也是值得我们当今每个人在生活,工作,等等最佳学习效法的好榜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