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坚持你的理想主义吗?
理性与现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如果说理想是诗和远方,现实就是眼前的苟且。
理想是一切的美好、和谐、随心、自由,
而现实却是时时刻刻都涉及投入与产出,成本与代价。
最近奇葩说的一道职场辩论题:
“老板明显不喜欢我,我要不要辞职?”
几位选手和导师的发言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职场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让我印象深刻,感慨颇深。
杨天真的表现非常亮眼,可圈可点之处也非常多,这个以后如果有时间值得再回看几遍学习。
而薛兆丰教授说的一番话让我感慨颇深,想特别记录一下。
在发言的时候,他说了一个朋友的例子。
两年前,有一次,他和那位朋友吃饭,聊到创业的问题。
然后,他在奇葩说的录制现场直接站了起来,还原当时朋友和他的对话:
“你要创业吗?” 那位朋友站了起来,弯下腰,指着他的头顶让薛教授看,“你看看这里”。
“头发都掉了”。薛教授一度哽咽地说。
那位朋友在当英语老师的时候,非常理想主义。后来出来创业做手机,也非常理想主义。可是,他的理想主义却遭到了社会狠狠的修理。后来,那位朋友改变了,对他的理想主义做了修改,去做了一些以前那个理想主义的自己可能不会去做的事情,比如直播卖货。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嘲讽他,数落他。
薛教授说,“但我不这样看”。
“人出到社会,是要被社会修理的。说好听一点,是洗礼和磨练。说难听一点,就是修理。”
“什么样的人最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象牙塔里的人,因为他们不需要付出代价。”
“在社会,你要付出代价。你要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他认为,比起那些坚持自己的理想主义的人,那位朋友敢于走出社会,在遭遇到社会的修理之后对自己的理想主义进行修改,仍然坚持勇敢地走下去,才是最值得让人敬佩的。
而学会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相处,是走出社会、迈入职场后的必修课。
对此,我颇有感触,也很认同。
踏入职场的时间也许还不算长,但对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距离还是有很深的感慨的。
曾经以为,
所有人都是非常靠谱的,承诺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结果发现,很多人根本没把承诺当一回事,说好做的事情,检查了几次还是没有任何进展。
曾经以为,
只要你善意地发出了任务,说好规则,给对方标好重点,对方就会接收到并且按时完成。
结果发现,发了无数次的善意提醒,还是有人会忘记。
曾经以为,
领导分配的工作都是合理的。
结果发现,有人早早下班,而有人却经常加班到晚上九、十点。
曾经以为,
自己的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
结果发现,
很多时候,学会处理好和各方的关系,主动沟通、反复沟通可能才是更重要的。
原来是我太理想了。
为适应社会,为适应现实,很多方面的理想主义也在一点点调整。
以前可能会专注于埋头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太留意身边的环境氛围,很少闲聊。而现在,为了不显得过于另类,主动去融入大家的交流,时不时搭上两句话。
当业务上遇到同事不配合的时候,学着去主动沟通。
有一些同事工作作风不是很好,错漏百出,虽然满肚子委屈,还是要多次想方设法变着法子善意提醒。心里不喜欢这种作风,不想和她们有过多的往来,但学着去和她们相处。
当上司安排了一些过于繁重的工作任务,小组内的工作量分配明显不合理时,学着去向上管理,主动和领导沟通。
和还是学生时代的自己相比,我的理想主义好像一点点地在修改。
是的,我变了。外在形式上变了很多。
但同时,我也没变。在那些内核上,始终在坚守着。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在适应社会和坚持初心之间,
在变与不变之间,
希望大家始终握着一杆秤,时刻衡量着那个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