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启微录——道家育人术
――来源于留余
以上所说,我们是站在比较幽微的理论上来谈的。所谈的内容,估计会有朋友不以为然。当然,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我们也不妨可以像下面这样理解。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学过《易经》的朋友肯定会觉得这两句有点眼熟。这两句与《易经》中的“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是一个意思。前面讨论“五贼”的时候我们已经提到,《易经》与《阴符经》关系密切,都是在讲世间万事万物生成、发展、变化以及消亡的规律。而世间一切事物的生成、发展、变化与消亡,是“阴”与“阳”相互生克消长转化产生的现象。用“变易”的眼光,用“五贼”的规律,去看待时空与万事万物,那么,无论什么事物的盛衰演变、新生旧亡、生生灭灭……等,都可以理解,都可以把握,都可以预先估计到。这个估计到,是唯物的。不是丢几个铜钱来预测,那是唯心的。毛老人家有定论,道家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唯心的。当然,其实也可以说是“唯心的”——“人心,机也”,这些道理,总还是要依靠“心”来“施行”出去的。
按“宇宙全息论”的说法,“一粒尘中藏世界”,“芥子纳须弥”,宇宙当然就可以浓缩于手,万化当然就可以体现于身了。“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其实也就是“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道家一个重要的法术——“五雷轰顶”,通过调动内在的阴阳之气,来对外界产生感应,导致外界阴阳之气也随着我们内在阴阳之气的变化而变化。显然,这个“五雷法”的原理,其实就是“五行理论”与“天人感应”两套理论的综合应用。
“万化生乎身”——这又会回到我们前面讲过的“群龙无首,吉”上面来。我们的身体,哪个部分是最主要的部分呢?哪个部分是主导呢?心吗、肝吗、脾吗?都不是嘛。需要的就是各个器官相互间的和谐协作,所有器官的“万众一心”、各司其职,我们的身体才“正常”嘛。各司其职,就是“群龙无首”的状态。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相互间是这个道理,我们面对的整个世界,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道理是相通的。
那么,“五贼在心,施行于天”这一句,讲的是我们明白了五贼的道理之后,应该怎样“用”,究竟怎样用呢?比如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是用克生消长转中的哪一个?一味溺爱?一味打击?一味逼迫?一味地“不去管他”?……这是非常需要眼力的。探讨一下道家的育人之道——“浸”。就一个字。所以,“不去管他”的那种“无为式”的教育,并不是道家提倡的。道家的 高明,就高明在“浸”这个字。M《阴符经》后文说“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这个浸字,就是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之中,对事物产生影响。比如说,我们从小长大,身体从几斤长到几十斤,百来斤,我们能感觉到这个增长吗?感觉不到嘛。这个,就是天道在无形之中,对人产生作用、产生影响。如果用一句诗来概括的话,就是杜甫说的“润物细无声”,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对事物产生的影响,就已经改变了事物。
像水一样的浸润,并顺势利导,就是道家将要“有为”,将要想“有所为”时,所采取的方法与态度。下面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接触过道家术数一类的东西的话,将不难看出这个故事中的妙处。这个故事是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讲的,他与他哥哥小时候的故事,内容如下。
大概4岁左右,他们家大人,跟他们说话的时候,经常会有意重复他们说过的话,有意将他说过的话,说成“反话”。比如,娃娃说的是“我喜欢吃面”,大人就会说成是“面喜欢吃我”,“我面喜欢吃”,“吃面我喜欢”,“喜欢面我吃”等……大人经常用这种方法来“逗”他们两兄弟玩。而且他家大人经常考他们两兄弟“反义词”。比如黑白,明暗,多少,粗细,大小,长短……折两根树枝,一人拿一根,然后问,你的长还是我的长?把长的折断一半之后呢? 4岁多到5岁这个年龄段,成天教他们兄弟两说绕口令,用我朋友的话来说,跟他哥比谁说得快,经常绕得舌头晚上睡觉都还在发酸——大人就是这样陪娃娃“耍”……
5岁多点,大人开始成天跟两兄弟“猜谜语”玩,农村里面这些谜语本来就很多,从简单的开始,就是常见的一些东西,被编成了谜语在猜,后来两兄弟就开始自己学着编谜语,大人来猜。
6岁的样子,他家大人开始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物拿出来,让他俩说这两件事物的“共同特点”。开始还比较简单,比如说“树叶与笔有什么共同点?说十个。”两兄弟会说,都有颜色,都有形状等等,后来问题越来越怪,越来越难,比如问“拖鞋与云,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而且要求说二十个。不要以成年人的思维来看儿童的思维,我们成年人可能觉得要说出十个共同特点很难,但儿童却很容易,比如,他会说,这都是世界上的东西,两个东西都有名字,两个东西都对人有用处,两个东西都有颜色等……两兄弟相互出问题来考对方,也是越来越离奇,越出越有兴趣……
再大点,6岁多,大人就开始教两兄弟玩“覆射”。即,就在家里的堂屋里,大人说一个东西的外观,让娃娃猜。比如,说一个东西是圆形的,白色的,外圈有花纹的,放在桌子上的……显然可以猜出来是“碗”。开始的时候,每件事物说七八个特点,然后逐渐减少。把两兄弟教会之后,两兄弟就自己玩。据说后来,他们兄弟俩到了只要说“猜”,另一个人连特征都不需要说,就可以猜出来对方想的是什么东西。
7岁的样子,大人经常问他们--比如说,菜刀,除了切菜,还可以用在哪些不可能的地方?除了刀刃,刀背有些啥用呢?刀把呢?刀刃、刀背、刀把、刀沿的尖角,哪个部分用处最多?菜刀是“好的”还是“坏的”?苍蝇有些什么用处?……纽扣,能够想出有多少种不同的用法?……我朋友不无得意地告诉我,经过他和他哥的归纳,他们最后一共想出了纽扣两百多种不同的用处。什么做棋子呀,烧化了粘东西呀……之类。
还有一个不是游戏的“游戏”,从两兄弟四岁时开始,一直不间断“玩”到十二三岁,这个游戏是强制性的,不玩也得玩--某天,他家大人拿碗舀了满满一碗黄豆放在桌子上,然后放个空碗在窗台上,对两兄弟说,一粒一粒地拣。把碗里的豆子拣到窗台的碗里面去,一个人拣,另一个数数。完了就两人交换任务,重新再来一次。说完规矩,他家大人就搬凳子坐在旁边开始监督。两兄弟开始只能数到十,那就只数到十,后来能数到上百、上千了,就一直数。数错了或者不是一粒一料一地拣的,则立即一顿好打。完全没有情面可讲。不过有时候也不是数黄豆,而是数麦草或者油菜杆。院子里扔一地,然后同样,一个拣,而且要求必须蹲下来拣,拣起来立着竖到墙边,另一个数数。完了,同样交换任务,再来一次。拣黄豆的规则,也变过多次,开始随便拣,后来只准左手拣,再后来必须大指头分别与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循环着拣……。
我朋友说,他跟他哥逆反心都很重,十四五岁时非常逆反,但后来逆来逆去,虽然有逆反心理,但自己已经养成了“反向思维”的习惯,自己“震荡来、震荡去”没过多久,还是又重新回到“常规”的路线上来了……。
举一件我记忆非常深的事,大家品味一下这样从小训练所得的效果。
那个时候,放寒假或者暑假我们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经常四处晃荡,今天在你家明天在他家后天在我家。有一次到我这位朋友家,他妈妈买了鱼回家招待我们这伙人,用菜刀在院子刮鱼鳞。菜刀大了点,左手按住鱼尾,鱼头向外,右手斜着拿刀,逆鱼鳞的走向刮。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这样刮鱼鳞,非常不方便。他看着他妈妈刮,那场景,现在我还记得非常清楚——我看到他突然站在那里,“愣”了一下,大约就两三秒钟,然后走过去,从院子的地上捡了一个啤酒瓶的盖子递给他妈妈,说,妈,用这个刮试下呢?果然!鱼头向里,左手按住鱼尾,右手拿啤酒瓶盖从外向里,刮起来非常方便。这事儿很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味道。朋友们当时都很感兴趣,问他,你咋想到的?他说,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刀大了点,握住刀柄不好使力,短一点就好了;第二个,是锋刃要斜着进入鱼鳞里,如果是L形的,肯定比用刀要方便些,手捏住L的长柄一方,那就要方便很多。两个要点合起来,“联想”一下、“观想”一下,把有这样特点的东西在脑子里过一遍,啤酒瓶盖,就是其中之一。
我想,如果没有他打6岁起就开始进行的“找共同点”、“覆射”、“找用处”游戏训练而成的“联想力”,是不可能具有现在这样的本事的。这种本事,确实是“学”不来的,是“练”出来的。别人想偷出偷不走——比如我们大家现在都知道了这种训练方法,但是否就有我朋友这样的能力了呢?
故事就讲到这里,不知道这故事对大家有没有启发?
像这样培养长大的孩子,就算他没有读过大学,没有啥专业知识,但只要把他放到社会上去,让他自己去打拼,他一样的可以会做出一些成绩来的。他所具有的思维方法与耐力等,不是通过我们常规所谓“学习”能够获得的。像现在这种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只要有个三五年没有更新,你就肯定落后,但像这个样子培养出来的素质,那是永远也不会落后的。说得再明确点,这样训练出来的能力,是别人“学”不来的,是没有谁能够偷得走的。整个的这个过程,家里的大人陪着两兄弟玩,看似什么也没有“学”到,其实真正要命的东西已经在这样的游戏之中,让两兄弟“习得”了……。
这种教育,这种育人的方法,重点只有一人字“浸”。或者说“润”。慢慢地来,慢慢地影响他。这就足够了。大人,只是陪他玩玩而已,也不会很费心。这样教育,没有一个必须要教他怎么怎么样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玩”,玩游戏,并没有教他任何东西,但他在这个玩的过程中养成的能力与素质,则是其方法无法达到的。这个,就是道家的教育方法,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润物细无声”式的。事实上,在玩的过程中,作为道家对人精神上两个方面的要求,就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方面,是道家所谓的“识神”,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的智能、智力;另一个方面,是人心的定力、耐力。这两个方面的修养,可以说,是道家其它一切修养、养炼之术的基础,有了这两个方面的成就,那么再学习其他任何方面的东西,可以说都是非常容易的。
以上讲的这些,就是道家的育人之道,就是道家的育人之术。不像儒家,需要私塾,这种教育法,只要大人陪着儿童玩玩,就够了。想必如果我告诉大家,这两位朋友其实就是道教某宗的传人,大家也不会有什么太大意外的——后来,两兄弟学道家的内炼,我听了那个方法,觉得如果不是从小就数黄豆,早就把心数“死” 了,早就已经“死心塌地”了的话,恐怕是没有谁能够把那方法坚持得下来的。另外,两兄弟学“术数”,也完全没有问题,通得很,基本上是长辈一讲,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识神(思维)的扩展性、逆向性、发散性、批判性、创造性、创新性乃至独创性等等,早就已经具备了啊!联系上述两兄弟成长过程中已聊到的所有游戏,大家不妨想想,这些游戏都分别让两兄弟形成了哪些能力或者素质?两兄弟二十岁出头,家长让他们玩了最后一种游戏之后,两兄弟就“满师”了。这最后的游戏,是与外人真刀真枪的,赌博。好啦,这个故事就讲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