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兰迪色的“高级”运用
“世界上没有或只有极少新事物;重要的是不同的、新的立场,在这个立场中,艺术家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在考虑和观察所谓的本质,和超越其自身或令其感兴趣的作品。”
——Giorgio Morandi
莫兰迪色系,也就是“高级灰”色调,多为低饱和度的灰色调和中间色调
莫兰迪,这个情史一片空白的艺术家,在他去世半个多世纪后,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阵“莫兰迪色系”的审美风潮——就像莫兰迪本人和他的画一样,让人联想到“极简”、“禁欲”,还有“性冷淡”。
并且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莫兰迪”风格——“高级”
首先我们就从形式上来理解一下。
莫兰迪非常崇拜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大师,比如乔托(Giotto)、马萨乔(Masaccio)和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o),也就是从这些大师们的作品里,莫兰迪提炼出了自己的莫兰迪色系:灰色、米白、粉橘、灰蓝、橄榄绿……每个颜色就像画在石灰打底的墙上,渗入了灰色和白色调,失去了各自原本高饱和度的颜色。而且这些被掺杂了灰色和白色调的色彩,相互之间无论怎么搭配都会显得很和谐。
文艺复兴早期时候的画,颜色都是这种灰突突的…
莫兰迪对色彩的这种处理,隔离了颜料原本的光泽,让每种颜色都蒙上一层中性的灰调,同时又不会让整个画面显得过暗。
这种灰色的调子再加上被莫兰迪扁平化的物体,都削弱了物体原本的锋芒和尖锐,在观者这里达到了一种情绪上的舒缓和平衡,继而又生发出冷静感。
这个时代对“高级”的审美早就不是繁琐的堆砌,像暴发户一样的炫富,而是藏而不露、化繁为简。
总之,要含蓄,要冷静,要矜持,要有一种高贵的疏离感,这才高级。
其次,我们必须明白,莫兰迪色系的莫兰迪本人,就是一个纯粹得很高级的人。
前面提过了,这个出生在意大利波隆那(Bologna)的男人终生未婚,作为一个艺术家,并且还是意大利的艺术家,生活居然会无关风月,一辈子都没留下一个字的情史,绯闻记录为零。
莫兰迪终生定居在故乡波隆那,长期住在封达查街(Via Fondazza),一生只旅行到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等意大利城市,为的是去看古迹、美术馆与展览会,仅有一两次走出意大利边境到瑞士。这种清心寡欲的生活,让莫兰迪有了“僧侣画家”的绰号。
莫兰迪的生活很寡淡,就是宅着,然后画画。画的东西,大家也都知道的,家乡的风景,还有房间里的瓶瓶罐罐,偶尔画点花儿来换换口味,别的就没了。
莫兰迪画作衍生的雕塑静物
继此前推出基于乔治·莫兰迪作品设计的限量系列蜡烛后,sonia pedrazzini
此次又将这位艺术大师画作中的静物转化为一系列真实的陶瓷花瓶,并将其命名为“le
morandine”。这些小型家居雕塑可以被排列成无数种组合,为使用者提供利用多种组合方式进行实验的机会,正如莫兰迪本人在提笔作画之前所做的一样。
莫兰迪色在家居领域运用
莫兰迪色对建筑摄影的影响
莫兰迪色系的高级感到底源自于哪里?其实说白了它的技巧点在于,在每一个色度里都添加了一点灰度,制造一种高级灰调的视觉平衡感,让原本鲜艳明亮的高饱和度变得舒缓雅致、冷静自持,再通过几种相近莫兰迪色调的叠加创造出多层次的高级质感和温柔氛围,借以达到抚慰精神和心灵的视觉语言。
J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