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第一、二章读书笔记

2020-05-06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微成长记

【重点摘抄】

1.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2.耐心地、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3. 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4..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5. 有目的的练习: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专注。反馈。走出舒适区。

6.. 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这种方法需要导师或教练的一个原因。有些人已经熟悉了你可能遇到的障碍,于是,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7.. 大脑就像肌肉,越练越大。

8.. 对于刻意练习,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发掘自己的潜能,而且要构筑它,以便从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变得可能做到。

【我的想法】

1. 情景练习能更快的提升自己。就比如我们一个人看书收获的就只有作者的想法,但是如果我们和同频的小伙伴建群共读一本书,一起输出笔记,一起讨论,你收获的就是很多人的想法。你更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学英语就经常提到要情景练习,只有在情景中才能学得更快,更容易理解。

2. 我们花费时间耐心的进行刻意练习,掌控自己的人生。很流行这样一句话,你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不可能做到,其实可以的。通过刻意练习做到我们以为做不到的事情。

3. 练习要有目的。首先就要有明确具体的目标。比如你的目标是减肥,一定要具体自己需要减肥多少斤达到目标。然后做事的时候要专注,专注能提高自己完成事情的效率。有反馈很重要。你要减肥可以通过别人的评价和体重秤给你反馈,知道自己目前处于什么情况,有什么不足,才能督促自己更好的去改正,更快的成长。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下一步行动】

走出自己的读书舒适区,设定自己的明确的阅读目标,选择一个情景进行练习,有反馈督促。我的阅读目标一周至少阅读一本书,并和周围的伙伴一起讨论书中的观点,大家互相提建议,帮助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