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拼西凑思人生
人要到
坟墓里去,
又暗又孤单的
坟墓里去。
然而好孩子
会长出翅膀
变成天使
就可以飞啦。
——金子美铃《蚕茧与坟墓》
女主播动情的朗读,一下子打动了我的心。其实打动我心的,绝不是女主播,而是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那简单而深邃的文字。
每个人的归宿似乎从一出生就确定好了。只不过这中间所经历的曲折大相径庭。面对看来无望的深渊,面对那个黑黢黢的洞口,不同思想的人们下意识的采取不同的行动。
有的悲伤,绝望,手提残酒,歪倒在经过的小船上任其随波逐流;有的淡定充容,平静优雅行走,顺便采撷一路上的鲜花和美景;有的野心勃勃,阴险狡诈,妄想称王称霸,玩弄他人于股掌之中;有的聪慧仁德,一身正气,渐渐成为大家的领袖和核心,分享自己的所见,甚至激励后来人效仿学习。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庄子·齐物论》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原来是守"艾"那个边疆地方的人的女儿。晋国的国君看到她美貌,就把她抢去当妃子。当晋国刚迎娶她的时候,她哭得非常伤心,眼泪把衣服都湿透了。后来她到了晋国的皇宫,与国王同床共枕,吃的是甘美的鱼肉,过着幸福的生活,她反而后悔当初的哭泣了。由此,庄子问人们:人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也许和这个姑娘不肯嫁给晋国国君一样,想不到的幸福。如果那样,是否会为当初那么贪恋活着而后悔呢?
《了凡四训》里怎说的?了凡先生幼年时遇到云南的孔先生,他推算出袁了凡入学宫的时间以及后来,县试、府试进学的名次,都应验了。因此,袁了凡又去请孔先生推算一生的吉凶。孔先生说:袁了凡某年应当补廪生,某年应当做贡生,某年应当到四川去做知县,在任只有二年半,到了五十三岁的八月十四日丑时去世。一生没有儿子。袁了凡先生就把他说的记录下来,以后考试的名次等,都应验了孔先生说的话。
后来,袁了凡拜访了云谷禅师。禅师告诉他,命运握在自己手里,完全是自己制造的,做了好事,就有福报;做了坏事,就有恶报,美好的命运,要靠自己去创造。积德行善,福报绵延。于是了凡先生发愿做好事行善并且发动全家认真实践。
第二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得第二,忽然考了第一。孔先生没有算他会考中举人,哪里知道,到了秋天乡试,竟中了举人。从此以后,了凡修德一天一天努力,功力一天一天雄厚。他有了自己儿子,他活到近八十高寿,完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是不是每个人都渴望自己长命百岁?印尼一位147岁的老人似乎被死神遗忘了。他一共有10个兄弟姐妹,娶了4房妻子,可惜都不在人世了。尽管长寿,但是老人活得并不幸福!老人感到孤单寂寞。他对别人说过:我活够了,真的。他以减去食量直至绝食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金子美铃认为,那个又暗又孤单的坟墓是限制不了好孩子的。好孩子总能从中发现亮光,变成天使,突围而去。
物理学家霍金虽然辞世,但他的黑洞理论的影响却很深远。传统观点认为,黑洞引力巨大,即便是稍纵即逝的光线,也无法从黑洞中逃逸出来。霍金却坚信,黑洞并不“黑”,一定有辐射外泄出来,也就是说,黑洞是有熵的,这种尚待证实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
还有许多像霍金一样的人们,肉体不再,灵魂永存。变成光,灯,照亮浑沌的路。
夜深了
天使一个人从上面飞过。
——金子美铃《草原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