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解~士为知已者死
今天娃自己听课的,学了黄庭坚的书论。等我回来发现,人家居然在和老师语音互动呢。这娃,学书法太认真了,真的让我很惊喜。
黄庭坚的书论,追求道德学养与艺术的统一。黄庭坚是苏轼的学生,是苏门四学士。也是大文豪,只不过他的字,有些人特别喜欢,有些人就不喜欢,苏轼说他的书法是枯藤缠死蛇。最有名的书法是《松风阁》。是江西的人,他是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他一直是追随苏轼的,苏轼是他的老师,苏轼的政治观点,也是他的政治观点,属于保守派啊。王安石是改革派,他们是反对王安石改革的,所以说他跟着苏轼也很倒霉的。这个保守派跟改革派容易发生斗争,,王安石变法你们知道吧,苏轼和黄庭坚是反对他的变法的,苏轼和黄庭坚每次都被他们贬值,贬的你没地方去,这两个人在政治上,是保守派,在艺术上是文豪,他们的关系就像亲兄弟一样的,但黄庭坚也是非常尊重苏轼的,是他的老师嘛,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好的,有点像梁启超和康有为。康亮变法嘛,他们的论点,和各个方面都很相似,都是文化特别高的人。书法里的苏黄米蔡,黄庭坚排第二。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黄庭坚说的。黄庭坚书法的论点,主要吐出了三大点,其一,学术首重学养品格,这是当前很多书法家非常重视的一点。哇,老师,黄庭坚好厉害啊,那肯定的啊,他是宋四家里面的,你想一下那是非常厉害的苏黄米蔡,这是中国行书四大家,现在还有很多人学黄庭坚的字,但是我不主张学他的字啊,他的字和王羲之的还是有差异的啊,他也是改革创新派的。
士为知己之死。在我们讲这个学术首重,学养品格里,他提到了一个士,这个士,社会的中间阶层,一种比较高超的文化人,是社会的顶梁柱,品格非常高,有一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士,就是了不起的人。士,是高尚的,有信仰的,高度负责任人的人。老师,字为知己者写。是的。士,君子啊,士是比君子还要高一点的人,要付社会的责任,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己任,具体可以百度一下,这是古代文人一种非常高的要求。他高于君子小人,什么士大夫,就是我们做人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自己要达到这个要求,为了国家要敢于献身,他有一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就是外国人说的贵族精神。这个贵族,就相当与我们的士这个词。笔墨不减原常,遗少。原常就是中药,遗少就是王羲之。黄庭坚认为你只要达到士的标准,你的胸怀才能很高,你才能够脱俗,也是非常有道理的啊。写字最怕的就是俗,必须要脱俗。气质要不素,一定要高雅,写的字才好。如果你的字很俗,那你的笔法墨法再好都没有用的。
从入神到无法,这个我们以前讲过,黄庭坚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他就说要入神,比如我们现在临摹学习古人的字,我们主要要入神,学习他的神采,而不是学习他的外形。我们现在有很大的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要先学形,形似才能够神似,形准才能神似,其实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不一定形准啊,神就能死,也就是说,入神是非常重要的。
后面的这个无法,他是在有法的基础上啊,不能为法度所囧。就是说,你不能完完全全的在书法里面生存,你必要创新,他是要学习他的神采的这一种法度,这样去学习书法,去创新的,这样子就坐到了入神,就是非常好的书法。
黄庭坚的第三点就是强调倡导“韵胜”。韵胜是相对于气来说的,气韵生动。韵,到底是什么,韵就是柔,气就是刚,黄庭坚这里就强调韵,也就是说,不能太钢了。之前的唐朝不是太刚了嘛,外刚内柔,全部都是骨头外漏的这种,是不是啊,没有韵,肯定是不行的,像魏晋时期的王羲之,二王他们就是以韵为主,以刚为辅。唐代是以刚为主,以韵为辅,就是外刚内柔,唐代,近代,都是外刚内柔,也就是说气,要少一点韵。到了唐代以后,以气势为主,笔力雄强为主,,慢慢地,都把这个韵简化掉了,所以说退化了很多。黄庭坚也是根据这个时代来的,当然针对我们现在来说是意蕴生动,要有韵形,光有韵没有起肯定不行,光有气没有韵也不行。韵味是来源于音乐里面的,节奏感的韵味u,他是一种和谐柔美啊,这一种韵,跟重视骨力是一样的,骨力和韵,是相对的,骨力相当于气,韵相当于柔,相对来说软一点的这个感觉。
老师,要统一,柔情似水,是的,老师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