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诗享天下随笔春花秋月(精美文集)

龙洛汤锅

2019-05-23  本文已影响76人  龙泉迷茫一代

        洛带古镇因距离成都市区很近,天气稍好点,游客便是络绎不绝的在老街上穿梭,可谓行人如织。老街上,小吃店的生意异常兴隆。大伙儿走累了,坐在街角来一碗伤心凉粉,一串何姐天鹅蛋,一碗五朵金花羊肉汤,小资点的,宰一只张记烟熏鹅,美味下肚,尽扫疲劳。有小盆友的,到店上买几两毛麻花,边玩边吃也是乐在其中的美事。

        周末的午后,我们到新华文轩广场捡一个僻静角落,泡一壶红茶,一起品品茶,看看书,聊聊家常,伸懒腰时瞧瞧老街上来来去去的游人,这才真正的体会到了古镇的韵味,及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混合着袍哥人家的懒散之风。

        小盆友们坐在小板凳上,认认真真的用不一样的泥巴做陶艺,一旁系着围裙的老师随时恭候小盆友们的求助。老师随手捏来的一个动作,小盆友们实践时却走了样。一两小时后,小盆友辛苦的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陶艺作品。随即,又不嫌辛苦的跑去文轩书店看书去了。

        五点多,街上的行人渐少,商家慢慢的收拾摊位上的小商品,极少的店主高声贱卖的吆喝声犹如一块薄荷糖,提神醒脑。我们顺着老街的石板路朝下街走去,一群长衫老者走在前面说着亲切的客家话。

        我们来到步行街的龙洛汤锅店,围着木方桌,懒懒的坐在长板凳上向二姐点了一锅腊蹄汤锅。二姐的这家店原先在燃灯寺庙下面的一个小店,僻静而鲜有人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带到二姐的店上,点了一锅普通的菌汤,吃罢后我大呼过瘾。汤的鲜美让我印象深刻。从此,二姐汤锅便成了我们常去的地方。一次,听同事周说,二姐要将店迁到其他闹热的乡镇去,我大为吃惊。我央同事周说,一定留住二姐,二姐离开了,哪里还能品到如此美味啊!因为地处偏僻,知道二姐汤锅的食客并不多,加之古镇晚上游客稀少,除了回头客,到店里喝汤的人门可罗雀,因此二姐动了搬走的念头。后来,在同事周的努力下,给二姐在这个小吃街找了两个店面,因为味美而价廉,加之二姐为人实诚,现在的龙洛汤锅生意便兴隆起来了。

        二姐一家人是重庆武陵的土家族人,没有做生意之前就是地道的农民,后来随弟弟到洛带开了汤锅,便在洛带定居下来了。

        很快,腊蹄汤锅端上来了,砂锅里的汤慢慢开了,隔着锅盖,浓浓的香味飘了出来。儿子馋得留口水了。揭开锅盖,我们争先恐后的夹干豇豆、鲜菌、腊蹄、排骨往嘴里塞。顷刻间,桌上堆满了吃剩下的骨头,小盆友嘴上糊满了油。我们舀了一碗深褐色的鲜汤,往碗里洒几颗芹菜,一口喝下,味美醇厚,汤里含着战友般浓浓的深情,好似一碗人参熬制的浓汤。我们往砂锅里倒下碧绿的豌豆尖、秋天的菠菜、二姐亲手做的粉皮,以及儿子点的绿色小面,很快这些美味尽入肚中。我亲睐于滑滑的粉皮,小盆友却对小面情有独钟。我们都吃好了,儿子还连连喝下了两碗鲜汤,我们相视而笑。小盆友一边喝汤一边说,蘸碟的味道好极了,香辣酱一定是老板秘制的,此家独有啊!

        曾经有同事对二姐汤锅味道的鲜美提出了疑问,同事周立即给我们解疑答惑道,汤为何如此地道,不是往汤里偷偷的添加了大家闻之色变的添加剂,而是二姐花三千元一斤高价收购来的家乡大山里的晒干的野菌的功劳。我们喝的汤便是这是宝贝熬制出来的。二姐的腊排、腊猪蹄、红薯等许多材料都是老家发过来的,老家的东西生态,吃了放心。

        汤锅为何如此香浓,那是锅里装了满满的农民的实诚!

        汤足饭饱。

        我们离开古镇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静默在夜幕下的屋宇,店铺外挂着的红灯笼发出的亮光照着的石板路,背着手慢慢踱步的行人构成一幅美丽的画。

                            龙泉剑客

                二O一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