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生命,不一样的教育
2019年3月, 翻开了生命教育课程的新篇章,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带领孩子们遨游在“生命教育”网络课堂中,体验别样的生命之旅。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5778e66f59f70aa2.jpg)
刚开学时,学校没有及时开通网络,错过了这一课的直播,回顾课上,安妮老师为孩子们介绍很多空间站的同学们、很多空间站学校的景色,还让孩子们想象2035年后的样子。2035年啊,孩子们赶紧掰起手指,忙着计算起自己的年龄来,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样子,我笑道:“不要算了,发挥想象,说说那时你的样子吧。”稍许安静后,教室里像炸了锅一样,孩子们七嘴八舌、唯恐落后地喳喳起来,有要做老师的、有要做宇航员的、有要当画家的、有要做医生的……最有趣的是董涛同学,他说他要成为第二个马云呢。对于未来的学校,孩子们更是天马行空,有的说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大花园,有的说未来的学校肯定建在某个星球上,各星球的孩子可以在同一间教室上课,有的说未来的学校应该是智能化的,学生需要什么就会出现什么,还有的说未来的学校一定是没有很多作业的……孩子们对未来充满憧憬,我告诉孩子们未来的畅想不是不可能实现,只要我们珍惜时间,把握现在,脚踏实地的学习,一切皆有可能。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d513ded00702844f.jpg)
《献给妈妈的歌》 ,应时应景,这次别开生面的课程由四位美女老师唱响,什么是“妇女节”,它的意义何在?为了更准确领悟这节课程的内涵,课前我简单地向孩子们做了介绍: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是全世界劳动妇女团结战斗的光辉节日……
课上,一首小诗,一束花,一首歌满满的都是爱,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小诗,用心画一束康乃馨,用情唱一首“虫儿飞”,尽情渲泄内心独特的感受。几个孩子没有妈妈,就把诗歌改编为“奶奶的爱”、“姥姥的爱”、“老师的爱”,听着孩子们稚嫩的诵读声、歌唱声,看着一束束精心绘出的康乃馨,我的内心满是感动,只有生命教育课程才会传递给我们这样的感动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a3f3a4feb8b1c77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7ddc124ee220d18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4b77ddc2bd9b162d.jpg)
美丽乡村生命教育课程迎来了一位新老师,她是行动亚洲生命关怀教育陈怡伶老师,是行动亚洲生命关怀教育资深公益讲师,来自中国宝岛台湾。她带来的《生命之网》告诉孩子们这个世界是一张神奇的生命之网,紧密相连,我们都是其中的一份子,缺一不可,缺少了谁,这张网就破坏了,所以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来说是如此具有影响力!课上孩子们还学会了“爱的鼓励”,1-2-123-1234-12,这可不止是一段整齐有节奏的鼓掌,还有对他们真诚的鼓励,孩子们是需要被鼓励的,当然也需要不断地去鼓励他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认识到在自然界里,各种生物之间,就这样组成了一条“食物链”,如果没有了蝴蝶,很多植物农作物都无法靠蝴蝶传递花粉,就无法生存,会渐渐消失,没有了植物农作物,人类及动物就没有了粮食,很多动物也会逐渐消失。植物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生命之网,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怎样做才能保护地球、爱护环境。
感谢陈老师带来的这节意义非凡的课,让孩子们可以在体验中学会如何去表达爱,如何和世界万物和自己更好地相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9ef63d52c669090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c2832a23926ef86c.jpg)
环境在哪里呢?环境就在我们的身边,陈老师举了许多身边环境的例子:同学们主动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就是干净的环境,不大声吵闹,不骂人也是好的环境,孩子们一下就理解了。课上陈老师带领孩子们复习了“爱的鼓励”,还教会孩子们另一种鼓励方式“爱的泡泡龙”,孩子们特别感兴趣,边跟老师说边做动作,学得可认真了,他们把“爱的泡泡龙”送给认真听讲的自己,送给了认真听讲的同学,还送给了我。接着陈老师带给孩子们一个关于“kiki寻找环境的故事”:kiki早晨起来就开始寻找环境,屋里屋外去寻找,怎么也找不到,恰好遇到了小松鼠,小松鼠告诉他环境无处不在,还让他进行深呼吸来感受周边的环境。陈老师也让孩子们跟她一起捏着鼻子,使劲儿吸一口气,感受周围的环境,让孩子们谈感受,之后又让大家体会不捏鼻子呼吸的舒服感觉,通过对比体会环境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知道教室里的一切都属于环境的一部分,生活在清洁的环境中,学习、生活都是愉快的!陈老师还向孩子们介绍了好土壤的特质,以及土壤的好朋友——蚯蚓,孩子们了解到蚯蚓给土壤松土,它会让土壤更有营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明白了环境无处不在,环境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爱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01561c84ae45f3f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af59987e37cc200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7f469639eb1190f5.jpg)
《我在互联网修盲道》 是由深圳市残联主席团委员、深圳市盲人协会委员、南山区盲协主席郑锐老师主讲。课上,郑老师分享了一个孩子们没听说过的词——残障群体,先天的或后天的生理机能受损,导致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遇到许多障碍,这些人被称为残障群体。中国大概有1700万视障群体,这些人可以用听的方式代替看的方式操作手机和电脑。我们认识的信息无障碍指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方便、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
郑老师还分享自己的经历,艰难坎坷的生活,曾经害怕出门,而现在不用家人帮忙,自己可以拿着手机或在电脑上上网购物了。信息无障碍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郑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人工智能如何跟信息无障碍结合,互联网与语音识别技术相结合,这样可以让残障人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有质量,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无障碍。做信息无障碍的远景就是希望所有人平等便捷无障碍的去生活,让所有人都能平等享受现代化科技带来的便捷,过上有品质的生活。
这节课让孩子们不仅学到知识,还从郑老师身上学习到身残志坚,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郑老师的精神激励着孩子们努力学习,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祖国做贡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c99528c35d35afd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186621/9c796175211eb232.jpg)
这就是“生命教育”,课课都充满了正能量的教育,它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文化的熏陶,更是对生命的理解与敬畏,一节节课的精髓慢慢地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的心灵更加充实、丰盈起来,从而逐渐成长为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一个坚不可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