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再考研,晚了吗
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4期“晚”专题活动。
最近,身边的一些同事朋友问我现在考研难不难,考上了边工作边学习会不会很辛苦,在职研究生含金量会不会很低,研究生毕业论文难不难写,毕业后对工作收入有没有帮助,等等。其中,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工作几年后再考在职研究生,比起那些全日制研究生,会不会有点晚了?
听到这个问题,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去三年的在职研究生生涯。多年前大学本科将要毕业的我,也很想考个研究生继续求学,无奈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里人都希望我先出来找工作,减轻家庭的负担,于是考研的念头一直搁置了好几年。直到工作上遇到了瓶颈,再加上连续考了几年司法考试也没过,家人就鼓励我尝试考一下在职研究生。也许他们更多的是从功利的角度考虑的,但这并不妨碍我重新点燃多年前考研的激情——带着这种激情,我第一次就通过了研究生考试,开始了别样的研究生生涯。
考研和考证不同,考证成功了拿到相应的资格证书就完事了,而考研成功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上课、写作业、考试、写论文。相比起全日制研究生,不仅花费的金钱更多,专心学习的时间更少,学到的知识更少,毕业论文得到的指导更少,而且毕业后得到的待遇也不一样——在职研究生毕业后,一些地方单位并不会相应地提升你的职级或者收入。总的来说,这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为什么我还是坚持读下来了呢?
想起去年在职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有过一阵迷惘,很长一段时间看对工作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但经过半年的历练和沉思,我才逐渐明白自己追求的不是学业结束后获得了什么现实收益,而是学习的过程本身。哪怕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不多,哪怕校园生活的时间少之又少,只要这段求学的经历给我带来美好的回忆,为自己几十年枯燥的工作之外带来一段璀璨的时光,不就够了吗?人生路漫漫,与其在一眼望到头的工作中追名逐利,不如从无涯的知识中探寻生命无限的可能。
所以,如果你问我,在这个年龄段考研晚不晚,我的回答是在任何年龄段都不晚,如果考研是出于功利那就另说。如果完全出于功利,其实考证更有用——一个证书的获得,代表自己在这方面的专业度,证书越多则证明自己知识越渊博,收入待遇很可能随之增加。而考研呢,当我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我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学识有多么渊博,而是越学越觉得自己的知识十分浅薄,还有更多自己未触及到的知识领域——这让我有更多的动力去学习不同的知识,无论是校园里还是工作中的、书本上还是书本外的。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无论职位升迁快慢,停止学习才是真正的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