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

【心理学课】20180623 解读:《持续的幸福》

2018-07-10  本文已影响103人  鞍山孙勐

作者介绍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持续的幸福》作者,“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PERMA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

作品简介

《持续的幸福》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不再关注传统心理学注重的“如何减轻人们的痛苦”,专注于如何建立人们的幸福感,并让幸福感持续下去。《持续的幸福》书中的幸福理念是在《真实的幸福》一书的基础上扩充而来的,在书中,塞利格曼具体阐释了构建幸福的具体方法。他提出,实现幸福人生应具有5个元素(PERMA), 即,要有积极的情绪(positive emotion)、要投入(engagement)、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要有成就感(accomplishment)。PERMA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

作品序言

当我写这篇序言时,我的家人正忙着为我们在2012年11月第一次访问中国做准备。我最小的两个女儿,12岁的卡莉和9岁的珍妮,正在上中文课,而我的妻子曼蒂,正在筹划我们应该参观哪些旅游景点和历史遗迹。不过,我关于中国的思绪,远远超出了旅游。现在,我更在乎的是2051年的中国。

媒体评论

这本《持续的幸福》,是到目前为止塞利格曼最个人化的、最大胆的著作。这是应用科学的一曲赞歌,亦是如何将实验室观察所得的证据转换成真实世界体验的指导书……塞利格曼与其他作者不同的是,他为我们提供了详细且经过检验的解答,还有大量令人信服的论据。他向政策的指导者倡议:应将目光更多地聚焦于提高人们的积极情绪、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成就……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

——《自然》

塞利格曼为“真实的幸福”重新铺就了一条道路,在发掘并获得幸福这方面,这是本锲而不舍的积极指南。

——《科克斯书评》

为什么西方决策者会对塞利格曼提出的方法趋之若鹜?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方向,将旧有的人生课题扭转成有据可证的科学。

——《旁观者》

塞利格曼这本改变了我们对幸福观念的书,不再那么学术或偏重疗效,而是变成了一场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圣战。

——《新科学家》

塞利格曼倡导积极心理学运动十余年,他的方法吸引了全球的跟随者,包括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积极心理学的崛起风起云涌,过去人们追随塞利格曼那本《真实的幸福》……现在则是信奉《持续的幸福》──幸福1.0理论已经过时,幸福2.0时代驾到!

——《心理学》

塞利格曼这本有关积极心理学的书超越其以往的著作,书中阐释如何以掌控PERMA的5个元素来赢得幸福──积极的情绪、全心的投入、良好的人际关系、意义与目的,以及成就。塞利格曼详述其对个人的幸福所开的处方,并说明如何教导在军队中及职场中的年轻人拥有复原力,帮助他们在创伤后成长。那些想知道如何学习积极心理学,以及在不同立场上创造双赢的人,在读罢这本书后,都会受益匪浅。

——《图书馆杂志》

绝对好书!

——《出版人周刊》

塞利格曼的观点令人钦佩且振奋人心。他充满了使命感,将心理学从传统上减轻痛苦的角色拓展至积极心理学──借助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法,教导我们如何更睿智、更强壮、对别人更宽容、更能律己、更有能力应付危难和逆境……关于积极的态度为什么能带给人们帮助,这本书满是智慧箴言。

——《星期日泰晤士报》

塞利格曼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为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让人们远离消极的情绪,增进积极的心态……蓬勃,是令人愉快的人生状态。

——《金融时报》

塞里格曼可谓绝对的大家……他的某些洞见足以让我们的社会赢得更多的幸福。

——《赫芬顿邮报》

权威评论

世界上也许没有另一个词像“幸福”这样被诸多谈论,又有着如此多不同的含义。在英语里,它是happiness,也是well-being。前者强调快乐的情绪,后者则是身心和谐的状态。而我,更喜欢马丁•塞利格曼先生提出的flourish一词。它充满动感,是心灵之花的美丽绽放;它充满质感,是能看到、听到、嗅到、触到的生命体验。它让幸福这个抽象的词生动具体起来。“持续的幸福”,谁不想要呢?读读这本书吧。

——杨澜,知名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主席

我一直都认为,财富与幸福不是对等关系,我个人一直都是追求快乐的,财富从来都不是我追求的目标。在《持续的幸福》里面,我这个个人的意见已被心理学家通过科学方法证明了,但更有意思的是,塞利格曼提出了如何使财富与幸福同步的具体方法,想知道如何追求持续幸福的朋友,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

——林正刚,前思科中国总裁、刚逸领导力公司CEO、企业教练和管理专家

在一味追求GDP的今天,我很希望人们能停下脚步,反思一下,到底什么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感,并让这种幸福感持续下去。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告诉你,只有具备足够的PERMA,才能拥有蓬勃的人生,即,要有积极的情绪、要投入、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要有成就感。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持续的幸福》的英文书名是Flourish,寓意人生蓬勃绽放,令我想起每次我进入停车场时见到女管理员向我和每位司机挥手时的灿烂笑容。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累积怨愤和痛苦,也有人选择和学习积极面对人生,感染周围的人。本书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可信和有效的方法,让个人、社群、国家和人类拥有谋求幸福和丰盈生活的能量。

——张妙清,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主任、香港亚太研究所所长

我最佩服的是在理论之外,塞利格曼正面迎战人生不圆满的本质,那无时无刻侵袭我们的负面思考。他甚且发展出确切的实行方针,千锤百炼的问卷,以及简单容易的治疗步骤。不只是理论,也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实证,而是确实经过大量而普遍的施行之后,得到正面的,可以量化,可以被验证的科学方法。看他举例如何长期应用在美国军队与学校,提升学员在受创之后的复原力,而得到可以被测量的进步成果,的确令人振奋而充满了希望。

——陈怡蓁,趋势科技共同创办人兼资深执行副总裁、华人心理治疗研究发展基金会董事长

我们的确随时随地可以使自己快乐,因为生命的力量来自被爱,人际关系就是幸福的基石。当正向心理学的发起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被问到“请用两个字来告诉我,正向心理学是什么”时,他回答:“他人。”他人就是人际关系,快乐没有与人分享,就如锦衣夜行,快乐会少一半。……研究也发现做善事助人是所有测试过的各种可能性中,最有效、最能增加幸福感的方法。这世界不缺少美,只缺少看到美的眼睛。这本书会打开你的眼界,让你看到你周边的美,让你感恩原来自己一直生活在幸福中。

——洪兰,台湾中央大学任职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真实的幸福》译者

马丁•塞利格曼,这位世界上最顶尖的心理学家,运用他的智慧与经验,不仅致力于增强每个人的健康、复原力与幸福,还为国家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蓝图,以提升学校、军队的心理健康,并为医学实务指明了方向。这本《持续的幸福》清晰易懂,堪称积极心理学的里程碑。

——阿伦•贝克(Aaron T. Beck),认知疗法创始人

《持续的幸福》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它着眼人类的未来,与个人、企业和国家息息相关。

——谢家华,美捷步公司CEO,《三双鞋》(Delivering Happiness)作者

有史以来,没有一位心理学家像马丁•塞利格曼那样,发现并传播了如此多的有关蓬勃人生的要领。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许多能用来改变自己、改变人际关系及组织的具体方法。更重要的是,塞利格曼教会我们如何看待生活,看到可能性,不受生活所限。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持续的幸福》对每个人都会有所帮助。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得主,《象与骑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作者

也许你觉得自己了解幸福和积极心理学,但这本书会让你有很多新的收获。它融合了塞利格曼非凡的智慧、严谨的研究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将他学术生涯中的所有精华凝聚在其中。如果你喜欢《真实的幸福》,你会更加喜欢《持续的幸福》。它不仅是知识的来源,也是激励与启发的源泉。

——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积极心理学家,《幸福的神话》(The Myth of Happiness)作者

这是一本才华横溢、美好而实用的著作。只要遵从书中睿智的、具有突破性的建议,你就会拥有蓬勃的人生。事实上,你可以据此规划获得快乐圆满人生的路径。

——爱德华•哈洛韦尔,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分心研究者,《分心不是我的错》(Driven To Distraction)作者

积极心理学的传播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关键一步。书中讲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故事,还谈及了积极心理学在美国军队中的应用。

——理查德•莱亚德,伦敦经济学院教授,《幸福经济学》(Happiness)作者

《持续的幸福》是达到真正的蓬勃状态、发挥最大潜能、收获甜美生命的向导。它使读者能够投入地关心他人、关心自己,获得最丰盈的生活。它是每个人的必读书。

——约翰•瑞迪,哈佛医学院精神科临床教授,《5公里的快活与智慧》(Spark)作者

这本书太棒了!它是积极心理学的经典!

——雅科夫•斯米诺夫,乌克兰喜剧演员

核心内容

《持续的幸福》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280页大约24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5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持续的幸福》。幸福本身不是靠物质提供,而持续的幸福,作为幸福更深层的一种形式,它不同于瞬间的愉悦,也不是短暂的自我提升,往往更难获得。到底如何获得持续性的幸福呢?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持续的幸福》中给出了答案。马丁•塞利格曼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中走出来,不再只关注人性黑暗、脆弱与痛苦的一面。发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召唤——帮助普通人增加幸福感。 

重新思考幸福:你的幸福观亟待升级!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幸福,那幸福到底是什么?塞利格曼的研究发现,一个人想达到蓬勃幸福的人生,就必须有以下这些被合称为PERMA的元素:

第一是积极情绪(P)

这里的积极情绪有一个关键改变,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出发的情绪,例如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服等等,想要拥抱幸福,就要获得这些积极情绪。

第二是投入(E)

描述的是当我们完全沉浸在一项活动中,忘却了时间的感觉。我们每个人一天都有24个小时,可是真正能够集中精力做一件事的时间,却是极其少的。专心致志,付出努力,挑战自我,攻克难题,最终获得愉悦体验。这些高级经历的体验,叫作“心流”,也就是全身心的投入。

第三是人际关系(R)

科学家发现,在我们测试过的所有方法中,帮助别人是提升幸福感最可靠的方法。人类是群体动物,很少有人会在孤独的时刻仍然开怀大笑,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人生低潮最可靠的解药。那些出现严重适应问题或者人际问题的来访者,追溯他们的成长史,往往在童年时代没能和同伴建立和维持良好关系。

成年之后,他们或者无法和别人建立真正的联结,或者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或者无法学会拒绝和妥协,因而一直停留在不正常的人际交往模式中。哈佛四代心理学家还针对724位男性进行了历时75年的幸福追踪研究,他们中有哈佛学生,也有贫民区男孩。

心理学家在75年间,不断地对他们的生活状况进行追踪,看着他们从孩子成长为男人,进入社会各行各业,他们有的成了工厂工人、泥瓦匠,有的成了律师、医生,甚至有一位成为了美国总统。有的人从社会底层一路爬升到上流社会,而一些人却沿着相反的方向走过人生旅程。

从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学家们通过多项指标得出结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你走的更远,爬的更高,良好的人际关系才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事实证明,那些和家庭、朋友和周围人群连结更紧密的人更幸福。他们身体更健康,他们也比连结不甚紧密的人活得更长。

还有两个元素是意义(M)和成就(A)

想赢永远是多数人的追求,但为了赢而赢绝不是成就。比如,有些富豪积累财富,最后举办慈善活动或基金会,把自己大半的积蓄捐出去。洛克菲勒和卡耐基的后半辈子都在忙着把前半生挣的钱捐给科教文卫事业,他们的前半生就是所谓“为了赢而赢”,而后半生却创造了成就和意义。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打桥牌,有些人就是为了贏。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输了,无论他们发挥如何,都是一场灾难。但如果贏了,哪怕是不择手段的胜利也是好的。另一部分人打桥牌是为了提高、学习、解决问题、享受心流。他们觉得胜固可喜,败亦欣然,打牌的目的是感受投入,获得积极情绪,甚至是直接的快乐。

真正的成就元素就是指这样的成就。这些追求成就人生的人们,经常会完全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中,也常如饥似渴地追求快乐。你看,幸福也是有套路的,很多时候,我们不必过分纠结于原生家庭的问题、纠结于生活的缺憾,往前看,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PERMA元素,就能开启蓬勃的人生。PERMA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意、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

追求稳稳的幸福?

应用积极心理学了解一下,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沿用科学认知体系的研究方法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因此,积极心理学上任何结论的得出都是基于严格的试验结果。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都以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就是幸福的问题,甚至有人建议用“幸福学”来取代“积极心理学”,因为“幸福”是“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新观念、新方向、新运动,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传递心理学家利民利国的意愿。作者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先驱,曾经办过一些小课堂,一个名叫科恩的学员,在学习积极心理学期间还是个单身女孩。在课上,当教授们列举有关婚烟好处的种种研究时,她常常对自己的单身状态感到沮丧。

作者说,已婚的成年人,尤其是处在稳定婚姻状态中的人们,往往要比单身一族更健康,寿命更长。坐在满是幸福的积极心理学家的教室里,作为一个30多岁仍然单身的少数派,科恩追问自己:如何才能结婚?在系统学习之后,她决定将积极心理学知识付诸实践。并在这个时间段,遇到的现在的丈夫。

她是如何改变感情境遇的呢?

首先她开始写感恩日记,主动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快乐的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契合。她开始对未来使用目标设定法,想象自己想要的东西,写下清单,从刚开始的“我会找到一个男人”到后来的“我的丈夫将会是……”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会对她的个人前景和追求更有帮助。科恩说:“我运用了想象技巧,包括冥想与拼贴。我的拼贴中有文字和图像,表达了我向往的生活。

最后,我选择了我最喜爱的情歌,在遇见我丈夫之前的三个月中,每晚睡前我都会非常虔诚地听这首歌,仿佛是将爱情小夜曲带入我的生活。”这些都是她为了获得爱情所做的种种改变。那她现在生活中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她妥协得更多、拥抱得更多、笑得更多;她说和听到的“我爱你”更多了,按照积极心理学的传统,科恩和丈夫总会用某种方式来感恩。

2003年,曾有研究人员做过相关实验,他们将学生分成3组,并要求他们分别写下过去一周内发生的5件值得感恩的事、5件烦心事或者任意5件什么事。连续10周后,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第一组学生的幸福指数激增,健康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查尔斯•狄更斯说过:“思考你当下的幸福,而非过去的不幸。幸福,每个人都有很多;而不幸,所有人都有一些。”多想些好事,你的生活就不会太坏。

高质量的幸福离不开成就

叔本华说过,一般而言,人的幸福多半归功于健康的身心。有了健康,做什么事都会让人快乐。反之则失去了快乐;即便有些人具有伟大的心灵、乐观开朗的气质,往往也会因失去健康而黯然神伤,甚至出现质的改变。这一点作者马丁•塞利格曼也同意,但离开健康这个要素。在精神上,一个人想要获得幸福感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马丁在研究中发现,幸福往往离不开的是——成就。积极心理学认为,要让世界变得更好,可以通过消除恶劣的环境,也可以通过发现品格,更可以通过塑造成就来实现。而塑造成就需要这样几个素质。首先是执行力,执行力就是一种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从而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能力。执行能力的强弱因人而异,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去做,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这种能力从小就有端倪。众所周知,冲动的儿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越来越差。

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让孩子呆在一个房间里,给他们每人一颗棉花糖,再给出两个选择,立刻吃掉手中的这颗糖,之后就没有了,如果能忍住诱惑不吃,半小时后没有吃糖的小朋友又会得到一颗棉花糖。大部分孩子都立刻吃掉了眼前的棉花糖,只有小部分孩子忍住了诱惑,得到了两颗棉花糖。那些吃掉眼前一颗棉花糖的孩子,比那些愿意在等待几分钟后得到两颗棉花糖的孩子的表现要差,即使是10多年后,他们的学习成绩以及人生发展都比那些能够等待的孩子们要差。

棉花糖实验中,那些愿意等待的孩子,就是执行力很强的人。执行功能包括集中注意力、忽视干扰、记住并使用新的信息、规划行动、修改计划,并抑制冲动的想法和行动。其次是学习速度,学习速度是评判一个人学习能力非常好的指标,因为它表明了你有多少旧知识已处于自动化状态,可以在别人提及相关知识的时候快速反应。有一句很直白的话叫:你学习的速度就是你成功的速度。在这个时代,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速度更快,可能是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所以无论何时,都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让自己变成一个高效能学习者,保持学习速度,逆风翻盘。最后是自律,能够坚持自律的人,未来的成就往往会更高。最有名的相关理论是“一万小时理论”。莫扎特之所以能成为莫扎特,主要不是因为他在音乐方面有独特的天赋,而是因为他从幼儿时期开始就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练习他的天赋。如果你想在任何一个方面达到世界一流的水平,你必须有长久的自律,在10年内每周花60个小时来练习。自律虽然痛苦,但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也是拥有幸福的最佳途径。

你的情绪会影响你的身体

人的情绪会对疾病存在着很大的影响,人的喜怒哀乐会作用于身体健康, 研究证明,好的情绪保护了人们的健康,而悲伤的情绪具有伤害作用:假如你对着另一半直抒爱意,告诉爱人你有多爱他,这能够有效降低你的胆固醇指数。有报告指出,如果每周花20分钟写一些跟自己的爱人有关的东西,你的胆固醇指数便会在5周内有所下降。

如果你的身体已有所不适,但还和爱人吵上了30分钟,那么身体要比原来再多花上一天才能完全恢复。短暂的压力可连续数周提高免疫力并催生抗癌分子,但如果长时间压力过大,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人会记忆力衰退,思维不严密,免疫力下降,生殖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还有,女性在和丈夫发生冲突后忍气吞声,她们死于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的概率高出其他人一倍。

可如果一生气就放任自己大喊大叫同样会造成很多问题,哪怕只是几分钟的爆发也会让血压和心跳急速上升,使得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提高19%......积极的心理健康,成了健康的重要指标。作者把积极的心理健康定义为是一种存在:存在积极的情绪、存在参与、存在意义、存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存在成就。

当我们坚持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时,就会产生良好的情绪,从而保护你的健康。我们要规律生活作息,养成良好健身习惯。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作息规律,绝不轻易打破。以习惯为箍,控制生活的节奏。

坚持跑步或一项消耗性的运动

运动发泄的窗口。傍晚运动,有利于失眠的人夜晚更加容易入睡。比如说跑步,不必太剧烈,慢跑甚至慢到只需保持一个奔跑的姿态行进即可,40分钟~1小时为宜。不要暴饮暴食, 不抽烟,摒弃那些影响身体健康的行为,这就很大地减少了患与压力相关疾病的机率。除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方法外,还要给自己制定好的减压应对策略,生活中的小麻烦就不会因压力而生成大病了。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通向幸福的一个方式。

幸福需要行动力

幸福太脆弱了,总会被更高的认知和比较打破。长久的幸福?不存在的。就像古龙小说里的一段话:幸福,什么是幸福?我不能回答,可是我听过一个真正聪明人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心中真正的幸福,通常都是他还没有得到的或者他久已失去。似乎只有求之而不得的,是幸福,得而复失的,是幸福。似乎只有握不住的才是幸福。

然而,作者马丁•塞利格曼却给世人上了一堂另类的幸福课:原来贫民窟里也可以有笑声,别墅区里亦有哀叹,幸福不取决于财富,持久的幸福是存在的,只是你需要练习。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一昧抱怨生活的寡淡,情绪的低落,百无聊赖地刷着微博和朋友圈,却不肯抽出哪怕一天中的5分钟去尝试幸福练习,如果这样,也许这一辈子就只能陷在“没有行动”的泥潭里,离幸福越来越远。

很多时候,我们把幸福的主动权,交到了对方手上。总在抱怨为什么总是缺乏这样的幸福,缺乏这样的人在我身边。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不在未来,也不在一个看似完美的对象上。幸福就在你身上,你的手里。稻盛和夫说:人必须每天都要辛勤的工作,然后通过工作每天让自己的智慧增加一点,进而达到某种灵魂上的精进。

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行动,因为,只有自己是可以绝对信任的。也只有自己是随时都可以依靠的。更是只有自己才是你感受到所有幸福的根本来源。幸福不在远方,不在未来,也不在一个看似完美的对象上。幸福就在你身上,你的手里。你知道如何去获得持续的幸福吗?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持续的幸福》这本书是积极心理学之父的收官经典之作,理论非常实用,不仅仅是修炼自己的内心,还可以应用在家教、员工管理、两性关系的维系等很多方面。让我们都有一个蓬勃的人生!积极心理学的主题不应该是一种真实的东西,而应该是一个构建的概念,由若干可测量的元素组成,每个元素都是一种真实的东西,每个元素都能促进幸福,但没有一种可以单独定义幸福。

我觉得这不是一本寻求快速解决人生问题的“成功宝鉴”之类的书,也不是一本在心智上容易消化的书。它所提的各项“策略”都来自实际的例子,证据的检视和理论的分析都需要经过深思,才能欣赏“活力”的泉源和步步为营的自我建设。每个实例都值得仔细阅读,因为从一个又一个的案例中,你会发现为什么生命是那么值得活下去,而这些值得活下去的元素,就在我们的态度和意志力里。要生命圆满,不但要正向,要积极,要乐观,更要广结良善的社群网络,有了永续的活力,才能达阵!

塞利格曼的研究发现,一个人想达到蓬勃幸福的人生,就必须有以下这些被合称为PERMA的元素:

P=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

积极情绪包括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积极乐观的情绪,这些积极的情绪毫无疑问对于个人的幸福感是有贡献的,也可以理解是获得快乐的人生,包括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E=投入(engagement)

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能力。当我们专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这种感觉在时候回忆起来的时候是非常好的。它有点像积极情绪,但又不完全如此,由于是回忆,所以靠主观评估。

M=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

意义超越了主观感受,他可能是理性思考后的评判。我们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义,那么显然就应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尽管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但是很多事情的意义是相通的,比如坚持锻炼就有意义。

A=成就(accomplishment)

成就感是好多人的价值观词汇,为了获得成就感坚持不懈的大有人在,可能我写这篇书评也是如此。它可能是好多人毕生的追求。但是也要注意避免对于成就的误解,比如有人在玩游戏中获得成就,但是事实上显然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R=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

我们都是社会人,既然是社会人的话,就时时刻刻和他人建立关系,他人影响着我们,我们可能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人。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也可以帮助自己快速的成长。它对于幸福的贡献也自然不能忽视。本书着重教会我们哪些是可以改变的,哪些又是不可以或者说是很难改变的,对于自身可以改变的方面,我们不妨尝试着使它变得更好,对于自身不可以或者很难改变的方面,我们不妨试着去接受它,比如减肥,是不是总是出现瘦了又胖的情况?我们要学着接纳自己无法改变的这一方面,努力使自己活的更幸福。

这本书中的好多观点是第一次知道,也从书上的测试中第一次知道自己是如此悲观的人。我还没去探究这本书所定义的悲观是否是大家广义上的,大家平时所认为的悲观,我觉得本书对我们平时的认知还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他不是我们大家看烂了的"心灵鸡汤",是作者从60年代就开始的研究的科学,非常系统严谨,读来并不觉得枯燥。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这本书所列心理学方面等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幸福2.0的诞生

为了解释积极心理学的现状,我先是彻底重新思考了积极是什么,蓬勃是什么。不过最重要的是,我必须告诉你我对幸福的新想法。泰勒斯认为,万物都是水。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幸福。尼采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权力。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人类活动都是为了避免焦虑。

这些伟人都犯了一元论的大错,即把人类所有动机都归结为一个元素。一元论能用最少的变量做出最多的推导,由于符合“简约”的哲学观念,即最简单的答案就是正确答案,因此它们广为流行。然而,简约也有一个下限:如果用过少的变量来解释有关现象的微妙差别,那么最后往往什么也解释不出来。一元论是上述这4位伟人的理论的致命弱点。

在这些一元论解释中,我原来的观点最接近亚里士多德,即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幸福。其实我讨厌“幸福”这个词,因为它已经被滥用到几乎毫无意义。它无法作为一个科学术语付诸研究,也不能用做教育、医疗、公共政策,或是你个人生活等的实际目标。积极心理学的第一步就是,把“幸福”这个一元论概念分解成若干可以研究的术语。这远非文字游戏,幸福需要一个理论来解释,这一章就是我的新理论。

“你2002年的理论肯定不对,马丁。”塞尼亚•麦敏(Senia Maymin)在2005年第一届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班的“积极心理学入门”课的讨论中这样说道。32岁的塞尼亚是哈佛大学数学系的荣誉毕业生,能说流利的俄语和日语,经营着自己的对冲基金,堪称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典范。她的笑容甚至能使亨茨曼大楼(Huntsman Hall)巨洞般的教室里充满温暖——这可是被沃顿商学院的学生们称为“死星”的大楼。这个硕士班的学生很特别:35名来自世界各地事业有成的成年人,每个月飞到费城一次,来赴一场学习积极心理学最前沿研究和实践的盛宴。

“《真实的幸福》里的理论,照理说应该是一个关于人类追求的理论,但它有一个巨大的漏洞——它忽略了成功与掌控。人会为了赢而追求赢。”塞尼亚继续说。就在这一刻,我开始重新思考幸福。

10年前,在我写《真实的幸福》时,我想叫它《积极心理学》,但出版商认为,题目里有“幸福”这个词能卖得更好。我曾在与编辑的多场小战斗中胜利,但从来没有在题目方面获胜,于是这个词就硬塞给了我(我也不喜欢“真实”这个词,因为它与“自我”的关系太近,而“自我”在这个过于自我的世界里早就被用滥了)。这个题目以及“幸福”这个词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它无法充分解释我们追求什么,还在于现代人会由“幸福”立即联想到高涨的情绪、欢乐、喜悦、微笑。每当积极心理学上新闻时,那个可怕的笑脸就会被硬塞给我,着实恼人。

以前,“幸福”的含义并没有与愉悦这么近。当托马斯•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宣称人们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时,它与快乐或者高兴相去甚远,而当我发起积极心理学运动时,我的初衷就与此相去更远了。

从幸福1.0说起

我的初衷是,积极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的终极追求。最近在明尼阿波利斯机场候机时,我做了一次背部按摩,因为这让我感觉舒服,而不是因为它让我的人生更有意义,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常常会做出让自己感觉良好的选择,但也必须认识到,我们的决定经常不是为了感觉良好。昨天晚上,我选择听6岁女儿糟透了的钢琴练习,不是因为它让我感觉良好,而是因为那是我作为父亲的责任,而且那还是我人生意义的一部分。在《真实的幸福》中,我将幸福分为三个不同的元素——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这三个元素都比幸福更容易明确定义和测量。

第一个元素是积极情绪,也就是我们的感受:愉悦、狂喜、入迷、温暖、舒适等。我把在此元素上成功的人生称为“愉悦的人生”(pleasant life)。

第二个元素是投入,它与心流(flow)有关,指的是完全沉浸在一项吸引人的活动中,时间好像停止,自我意识消失。我把以此为目标的人生称为“投入的人生”(engaged life)。投入与积极情绪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因为如果你问一个正在体验心流的人“你在想什么,你感觉怎么样”,那么他们通常会说:“什么也没想,什么感觉也没有。”处于心流中,我们人、物合一。我认为,由于心流需要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因此它动用了我们全部的认知和情感资源,让我们无暇思考和感觉。体验心流没有捷径。要达到心流,你需要投入你最强的优势和才能。获得积极情绪则是有捷径的,比如手淫、逛街、吸毒、看电视。这也是积极情绪和心流之间的另一项差异。因此,你需要找出你的品格优势,学习如何更多地使用它们以达到心流(可参见www.authentichappiness.org)。

第三个元素,那就是意义。我在打桥牌时会达到心流,但在每次漫长的比赛后,当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时,我会担心自己是在虚度人生。对投入的追求往往是孤独的、自我中心的,而人类不可避免地要追寻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有意义的人生”(meaningful life)意味着归属于某些超越你自身的东西,并为之奋斗。为此,人类创立了许多积极组织:宗教、政党、环保运动、童子军及家庭。

“真实的幸福”理论可以总结为:积极心理学探讨的是幸福的三个方面——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这就是幸福1.0。塞尼亚的提问结束了我这10年来对此理论的教学、思考和检验,迫使我进一步发展它。从那个10月份在亨茨曼大楼的课开始,我对“积极心理学是什么”的想法改变了。我对积极心理学的要素是什么以及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什么的想法也改变了。

从满意的生活到蓬勃的生活

我曾经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是幸福1.0,衡量它的黄金标准是生活满意度,而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提高生活满意度。我现在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是幸福2.0,衡量的黄金标准是人生的蓬勃程度,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使人生更加丰盈蓬勃。这个理论,我称之为幸福2.0理论,与真实的幸福理论非常不同(参见表 1—1)。下面就是我的解释。

表1—1 幸福1.0与幸福2.0的比较

幸福1.0理论有三个不足之处。首先,人们已经牢牢地把“幸福”的含义与快乐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积极情绪是“幸福”的基本含义。有人中肯地批评说,真实的幸福理论武断地重新定义了“幸福”,把投入和意义拖进来补充积极情感。投入和意义都和我们的感觉无关,而且,虽然我们可能希望拥有投入和意义,但它们不是,也永远不会是“幸福”的含义的一部分。

幸福1.0理论的第二个不足之处是,对幸福的测量太偏重于生活满意度。真实的幸福理论中的幸福,由生活满意度来表示,具体测量方法是一个被广泛测试过的自我报告问卷,让你把你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从1(非常糟糕)到10(理想)

打分。于是,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也就顺势成为提高全球的生活满意度。不过,人们报告的生活满意度其实取决于回答问题时的感觉良好程度(超过70%),以及我们对未来生活的判断(少于30%)。

因此,积极心理学原有的黄金标准过多地与情绪联系在了一起,而这种幸福观被古人嗤之以鼻,被认为是粗鄙的,但我要把情绪拉下神坛的原因却不是出于鄙视,而是为了解放。如果幸福要靠情绪,那么全世界“低积极情绪”的那一半人就都只好堕入不幸福的地狱了。尽管这些低积极情绪的人缺少快乐,他们却可能比那些快乐的人有更多的投入和人生意义。内向的人远没有外向的人活泼,但如果公共政策(我们会在最后一章详细讨论)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情绪层面的幸福为目的,那么外向的人就会比内向的人获得更多好处。如果只考虑这种幸福,政策就会更倾向于那些快乐的人,从而决定建马戏场而不是建图书馆。一个不仅考虑积极情绪,还要考虑投入和人生意义的理论,对公共政策来说,会像民主那样带来道德意义上的解放。事实证明,生活满意度并没有计入我们的人生有多少意义、我们在工作中有多投入、我们有多喜欢与挚爱的人在一起。生活满意度基本上只测量快乐情绪,所以不应该在任何理论中占据中心位置,除非这个理论只是想建立一门快乐学。

幸福1.0理论的第三个不足之处是,积极情绪、投入、人生意义不能包括人们所有的终极追求。“终极追求”在这里是指一个理论中的基本元素,你不是为了其他元素而追求它。

这就是塞尼亚的质疑,她认为,很多人是为了成就而追求成就。一个好理论应该可以更完整地定义人们追求的元素。下面的新理论,可以解决以上三个问题。

对幸福的重新思考

幸福2.0是一个构建出来的概念,而幸福1.0是一种真实的东西,是一种可以直接测量的实体。这种实体可以被“操作”——这意味着一个可以定义它的非常具体的测量方法。例如,在气象学中,“风寒效应”由水结冰(和霜害发生)时的温度和风速共同定义。幸福1.0理论试图解释真实的幸福,因为它可以用从1到10的生活满意度来定义。拥有最积极的情绪、最多的投入和最大的人生意义的人们最幸福,而且对生活的满意度最高。幸福2.0理论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不应该是一种真实的东西,而应该是一个构建的概念,由若干可测量的元素组成,每个元素都是一种真实的东西,每个元素都能促进幸福,但没有一种可以单独定义幸福。

在气象学中,“天气”就是这样一个概念。天气本身不是一种真正的东西,而是由若干元素组成,比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每个元素都可被操作,因此都是真实的东西。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是在讨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而是在研究“自由”,那我们该如何科学地研究自由呢?自由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种真实的东西。它由若干元素组成:公民感觉有多自由、新闻审查的程度、选举的频率、代表与人口的比例、官员腐败程度等。这些元素不像自由那样虚无缥缈,是可以测量的,而且也只有通过测量这些元素,我们才能知道一个地方有多少自由。

幸福2.0在结构上就像“天气”和“自由”一样——没有单独哪一样标准可以完全定义它(“完全定义”的术语就是“操作”),但有若干东西可以组成它。对于幸福2.0来说,就是那些可测量的元素。相比之下,幸福1.0理论中的幸福

用生活满意度来操作,就像用温度和风速来定义“风寒效应”一样。重要的是,幸福2.0的元素们本身是不同的东西,它们不像幸福1.0理论里的积极情绪、投入和意义那样,都是关于想法和情绪的自我报告。因此,积极心理学的焦点主题不是生活满意度,而是构建幸福2.0这个概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幸福2.0的各个元素。

作品目录

赞誉

推荐序一 

你如何理解幸福 

推荐序二 

积极心理学的“登月计划” 

推荐序三 

幸福是一种持续的战斗力 

译者序 

幸福2.0缘起 

中文版序 

PERMA与中国 

序 

愿你的人生蓬勃绽放 

第一部分 

如何让幸福长久 

第1章重新思考幸福 幸福2.0 

幸福1.0 vs幸福2.0 

幸福2.0的5个元素 

被人爱的能力 

测量23个国家的幸福度 

第2章不反弹的幸福 有效的积极心理学练习 

感恩拜访练习 

三件好事练习 

突出优势练习 

第3章幸福可以持续改善打破65%的极限 

如何庆祝比如何斗争更能揭示婚姻的幸福度 

消极主动式回应vs积极主动式回应 

第4章接受幸福的感召 从盖洛普主管到《幸存者》的获胜者 

职场洛萨达比例3:1 

家庭洛萨达比例5:1 

课间活力运动对抗BRAC低谷期 

第二部分用积极铸就幸福的社会 

第5章幸福是教育的本质 积极的学习力 

减少抑郁的复原力项目 

让学生爱上学校 

最佳实践--澳洲顶级贵族学校中的积极教育 

帮助他人比什么游戏都爽 

facebook,积极教育的一支奇兵 

第6章幸福离不开成就 成就公式 

造成犯罪的不是坏品格而是坏环境吗 

学习不是越快越好 

自律与智商,谁能更好地预测学习成绩 

天才分布曲线与毅力测试 

第7章幸福是一种战斗力 积极铸就力量 

打造一支心理与身体同样健康的军队 

110万士兵参加的GAT测试 

发现自杀与杀人意念之前的关键事件 

上司下达罪恶命令时,是否执行的抉择 

第8章幸福是怎样炼成的将创伤转变为成长 

人生中可能发生的15件最糟糕的事情 

创伤往往能带来成长 

促进创伤后成长的5个要素 

营造寻求帮助的文化 

拯救复原力 

…… 

第9章幸福由内而外健康决定幸福,还是幸福决定健康 

第10章为幸福而服务积极的政治与经济 

附录了解你的突出优势 

致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