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长国学与传统文化

怎样用《心经》的智慧,走出心理困境(一)

2016-09-26  本文已影响5185人  盆小猪

1.心理困境:从烦恼困惑到画地为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身似征蓬,落木难留。

谁不曾身不由己?谁甘愿随波逐流?

烦恼如恒河沙数。世界好大,让心迷失了归途。随岁月长河流逝的梦,今又在何处?

喜欢凝望夜空遥远的星辰,仿佛随目光飞向天空的是自己的灵魂。

然而身体仍躺在冰冷的天台。漫漫红尘,何处方外?心有多远,现实就有多真。

人生,或许有无数烦恼。

生活的艰辛,工作的压力,爱情的纠结,婚姻的痛苦,都会带给人内心的困惑。

困惑,是生而为人,所不可避免的心理体验。

当困扰我们的事,让我们难以寻到解决方法,让我们迷惑而不知所措,让我们陷入消极悲哀的情绪不能自拔时,我们似乎会把世界当做樊笼。

我们为自己画地为牢,举足不前。

于是,我们陷入了真正的心理困境。

心理困境:由外界困难的刺激引发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在情绪干扰下,产生困扰和迷惑,进而难以寻求到现实困难的解决方法。由此,升级为心理困境,使外界真正被当做困境,将人困住。

2.《心经》与心理学诞生前的心理疏导

但,人生,本不应在烦恼中虚度!

人,当怎样走出心理困境,走进更美好的生活?

作为心理问题的心理困境,在心理不良状态阶段,需要自我调节,以免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在心理学诞生之前,世界的宗教哲学往往承担着心理疏导和治疗的社会职能。

其实,有心理问题的人,是他自己的心理有问题,而不是心理医生(咨询师)。因此,我一直认为,心理医生只是辅助患者,让患者自己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也只有自己,才能自己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

所以,与这种理念最契合的、前心理学阶段的自我调节方法,就是佛教哲学里面的方法了。

《心经》的心理自我调节的意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和验证。

接下来,我将详细的讲解《心经》与走出心理困境的自我调节方法。

《心经》文本怎么来的?
《心经》讲的是什么?
《心经》为什么能有自我调节的心理学效用?
《心经》教导的自我调节方法是什么?

本文将抽丝剥茧,结合现代自然科学对宇宙的探索,也结合文化人类学的巫术与炼金术研究,更融入现代中医养生学对人体奥秘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力图阐明《心经》表达的佛教哲学的真实内涵。

本文一定能带给您一些触动,但本文绝对不是鸡汤和干货!但,本文会很有趣!

敦煌文献:宝塔《心经》手抄本。敦煌文献中对抄写《心经》带来的心理治愈功效多有记载。资料将在下一章详细解读。

3.《心经》不是肤浅的唯心主义!

洛在家乡小城任教。去年娶妻生子。拿出了小城风俗的三十万彩礼钱,就囊空如洗。

好在洛生性乐观,工作拼命。

当老师是干事业。洛也不愿意给自己的学生搞家教赚外快。

当教导主任和副校长,你一支烟我一支烟地走向校门外的小酒馆,洛守着班上好学的穷孩子,细心的讲解。

然而,今年评职称,洛排不上号。

一个经常陪副校长喝酒,陪主任抽烟,陪校长聊天的老师,评上了。

那天在电话里,洛借着酒劲,砸烂了陪伴他十年寒窗的旧书桌。他哭到哭不出声。

洛对我说:我厌恶这儿了。想走。没门儿。

我说:人在做天在看。相信会好起来!

洛长叹,说:石头就绊在你脚下。你默念它不在,可是一抬脚,就能踢到它。

心理问题,有心理层面的原因。心理困境,却是由外界因素的刺激引发。

如果人们认为,把造成自己心理困境的外在困难当做“空”,然后无视它,就能摆脱心理困境,那就大错特错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心经》里面被用到烂俗的话。也是国内主流学界把《心经》批判成唯心主义思想典籍的依据。

但是,不论人的心里怎么想,外界困难都是客观存在,不以人心中所想为转移。

如果,人无视外界困难,不去解决问题,问题的雪球就会越滚越大。最后,心理困境会持续恶化成心理障碍,最终成为心理疾病。

所以,我讲《心经》,首先就要说明,心理困境需要人们去面对,去解决!

如果您听了某位高僧鼓吹“五蕴皆空”,然后教你把外界的困难当做不存在,那么,你可以拿块豆腐拍死他了。

《心经》,绝对不是被烂俗化的心灵鸡汤,更不是那种肤浅的唯心主义!

那么,《心经》到底是什么?

4.关于《心经》,你应该了解的冷门知识

(1)《心经》是伪经!

什么是“伪经”?《佛光大辞典》“疑伪经”一条,有解释,指出:“盖自印度即有不少假托佛说之经典,蓄意混乱佛陀所说之教理。”

佛经多以“如是我闻”,标榜经中言论来自于佛祖的讲述。《心经》没有这句。

《心经》在国内,有两种译本流传最广。一为玄奘译。一为鸠摩罗什译。玄奘译本只有正宗分,称为略本。罗什译本补足了序分和流通分,称为广本。

不论略本还是广本,《心经》讲解的都是观自在菩萨的般若心得感悟,而非佛祖直接所说的自己的佛理。

梵本《心经》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向知一切者(佛)致敬。佛不可能向自己致敬。汉文译本没有翻译梵本《心经》的这句话。

论典的开头,往往有向佛或向三宝致敬的《归敬颂》。说明本论作者所作,是为了弘扬佛法,绝无违佛之意。

所以,《心经》是伪经。

《心经》,国际学术界认为,是产生于印度的《般若经》的“别生经”。是古印度某人根据《般若经》着作的概要性论典,是《般若经》的内容提要。

《心经》是伪经这一事实,不影响《心经》所著的佛学精要的真实性。国际学界认为:

The Heart Sūtra, belonging to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 (Prajñāpāramitā) category of Mahāyāna Buddhism literature along with the Diamond Sutra, is perhaps the most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genre.

《心经》,伴随《金刚经》一起,是般若系典籍中最具代表性的经书。

佛学,并非只是佛祖释迦摩尼所说的佛学。释迦摩尼的佛学是原始佛教时期的佛学。

原始佛教时期提出的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是后世佛学之所以成为佛学的参考依据之一。

所以,《心经》是伪经,但《心经》是佛学。

关于其他的知识点,本文会带入到接下来的章节中,随着解决心理困境的方法的深入,来详细解说。

作者盆小猪抄写的《心经》部分经文

5.《心经》智慧:走出心理困境的第一步

在人类历史的第一次轴心时代,古印度哲学思想与新宗教(非原始宗教)蓬勃发展。局面如中国百家争鸣。

现存的古印度六派哲学典籍,除《瑜伽经》和《梵经》侧重“定”与“三摩地”相关联的内心修行外,其他,如正理派,数论派,都推崇“因明”的学习。

因明是古印度的逻辑学。

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之前,曾遍学古印度当时的哲学和新宗教思想,以求解脱之道。释迦摩尼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学习因明学。

佛学具有逻辑学的基础。

第一次轴心时代的逻辑学,不论古中国的名家,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还是古印度的因明学,都确定了逻辑学三大基本定律中的“同一律”。

同一律,即A=A,A≠﹁A。

如果违反同一律,就会犯偷换概念,偷梁换柱的逻辑错误。

《心经》是般若系经典。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多,是到彼岸的意思。般若波罗蜜,是大乘佛教六度波罗蜜中,用智慧脱离苦海的修行方法。

《心经》中的般若智慧,有其特殊含义。对比,本文接下来几章,会详细论述。

但是,《心经》的智慧的基础,首先,必须是符合逻辑学的。因为佛学的基础之一,就是逻辑学。

千万不要小觑逻辑学对于智慧的意义,更不要无视逻辑对心理困境的积极改变作用。

逻辑学的同一律能帮人走出心理困境吗?

能。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困境产生的机制,再作说明。

人的本能是一种心理能量。它的心理机制来自于人类一代一代的传宗接代。本能,会被压抑。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能是本我,本我的欲望被自我和超我压制。这种压制,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中的道德和法律。

这幅图大家看看就行了~

当外界环境为人带来客观困难时,人的一些本能,例如,性本能,求生本能,攻击本能,进取本能等,会被激发,并引发某些情绪,例如,沮丧,亢奋等。

本能被激发时,人就具有了心理能量。

当情绪产生时,心理能量就具有具体意象。

当人对自己说:老板给我压力,我在困境中,我要辞职,我想揍他!而自我和超我就会对自己说:工作压力很正常,揍人是违法的。

这时,本能带来的心理能量就会被压抑。

如果这个客观的外界困难不能得到解决,这些消极情绪就会干扰人的理性思考,让人陷入心理困惑,对辞职与否犹豫不决,对怎样解决压力找不到途径。

这时,外界困难会被心理活动放大,心理困境真正产生。

外界困难的现实性被心理活动放大。人的心理感受会逐渐脱离现实性。

由此,不良心理状态会升级为心理障碍。有的人可能出现自闭,有的人可能表现出强迫。

这时,如果压抑转换为沉溺,情况会更让人头疼!

人对自己说:怎么办,老板越来越不想搭理我了!另一个声音对自己说:可不是,你解决不了这个困难,谁会理你!于是,人对自己说:是啊,我什么困难都解决不了。

由此,人彻底沉溺于心理困境中!

这时,走出心理困境,首先需要明确,外界的困难,不是心理困境!这个过程,就是寻找A=A。

所有具体的外界的困难,都有方法解决。这种困难,需要理智冷静的思考办法。心理的情绪只会干扰思考,误导解决方案。

当然,这不是那句“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所表达的内容。

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因缘而起”。任何困难,都有其内因和外因。只要找准,解决的办法也就呼之欲出。

所以,《心经》的智慧,能帮助人走出心理困境,首先,就是要明辨外界困难不等于心理困境。外界刺激,不等于心理反应。智慧需要逻辑思考。逻辑思考,先要明辨对象。

6.关于佛学的心理学视阈

原始佛教产生的时代,是古印度人普遍陷入心理困境的时代。众生皆苦,既是对当时人的生活状况的描述,也是对当时人的心理状态的描述。

所以,古印度的哲人才会寻求解脱出苦难的方法。

在心理学的现代学科诞生之前,前心理学阶段的心理关怀和治疗,多存在于古代医学和哲学、宗教中。

佛学,就包含一种古代心理关怀的智慧。

从心理学的视阈,更能理解佛学的真正意义。这也是本文除解决心理困境问题外,要论述的另一观点。

《心经》,作为佛学智慧的浓缩,是很恰当的切入点。

后文将讲解禅定的修行和“定慧合一”的现代养生学原理。

希望我的文字,能带给您关于佛学的不一样的理解。

下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