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梓潼两弹城
今天是2022年农历正月初四,阳光明媚,是一个出行的好日子。
想起去年春节,小宝还在我肚子里,我们带上大宝和爸爸,谢孃一起去了都江堰问花村。
都江堰问花村2021正月都江堰问花村2021年正月
今年春节,转眼之间小宝已经半岁多了,远的地方、爬山的地方肯定去不了。
只好带着一家老小到梓潼县两弹城看看。
梓潼县两弹城2022年正月初四据介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苏两国关系恶化,一九六九年双方在珍珠岛和新疆边界问题上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几乎导致了全面战争,我国开始进入了备战状态。
毛泽东同志在庆祝国庆二十周年时,特别指出:“特别要反对以核弹为武器的侵略战争,从现在起就要有所准备”,由此全民备战,“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战备工作全面展开并逐步达到高潮。
在此背景下,我国核武器研制单位九院,从广袤的青海221基地转移到四川腹地902基地。
为防范有可能实施的大规模轰炸,特别是以核弹为武器的核打击,在建设基地的同时修筑各种防护工程,如在基地部建设了较大型防空洞,用于组织基地人员有效的防护空袭,并保证科研工作的不间断进行。
防空洞从长青山半山腰穿过,特殊年代里,防空洞不仅仅是防止空袭的地方,还是科学家们秘密(比如邓稼先)研究原子弹和氢弹的地方。
在群山环绕之中,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等科学家为首的两万余名“两弹人”在梓潼“两弹城”的23年中,先后完成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以及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内容,其中包括首次竖井地下核试验、首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试验、中子弹试验等,为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防空洞里陈列着战争年代的各种炮弹、飞机模型、机枪和子弹。制造原子弹、氢弹的各种设备和模型。
正因为有了“两弹人”夜以继日的无私奉献,研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铸牢国防,让老百姓避免了被敌人侵略。
穿过防空洞,山的另一面保留了60年代“两弹人”的办公大楼、故居、大礼堂、研究设备等历史物件,都在诉说着60年代那一段特殊的历史。
在展览馆里,一段3D电影还原了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日本广岛投掷了“小男孩”原子弹。
8月9日投掷了原子弹“胖子”,死伤数十万人,60%建筑物被毁坏。
最终日本政府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布结束。
3D电影、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让游客身历其境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提醒游客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参观完“两弹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很庆幸我出生在和平年代,长在新世纪,不仅能吃好喝好穿好,还能有书读,有时间还可以到处走一走,看一看。
我们的岁月静好,是很多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唯有珍惜,才不辜负了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