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程勇的善
《我不是药神》程勇的善
《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很好的反应社会矛盾现象的影片。从影片播出到现在,大概一年多了,但里面徐峥饰演的程勇一角仍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第一次选择偷渡卖药的时候,给我的触动没有那么大。毕竟他也是为了赚钱糊口,从中获取巨大利益的。但是,在他第二次卖药的时候,有一个病人问:“你这次卖多少钱?”程勇用淡淡的语气,却说出了让我的心为之一颤的话:“500。”
可以看出来,程勇当时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要知道,那时候列宁格勒的药被牟利商家告发,已经停产了。成本价从500元变到2000元,如果按500元卖,亏本毫无疑问的,而且不是一丁半点的事。
为什么?又是什么让一个本是商人的程勇,做出如此有违商人根本利益的举动?
从前面的情节看,最大一个原因是吕受益的死。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性格老实本分,却因为昂贵的药价苦苦挣扎与奔波。他最后因为无药可吃,被病痛折磨致死,只留下一对孤儿寡母!王传君把这样的角色演活了,活灵活现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没等程勇从印度买药回来,吕受益已经死了。
在吕受益那间狭小的家,程勇为他烧了纸。他拿出一沓厚厚的份子钱,递给吕受益的妻子,却被拒绝了。吕受益的妻子冰冷地说:“你走吧。”
从声音里,我听出了绝望与悲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病人脸上呆滞、毫无生气的目光。程勇从吕受益家出来,戴口罩的病人挤在狭窄的走廊上,用一种无法言语的神情看着他。走廊很长,像一个人一生走的路,但程勇在他们脸上,没有看到一点希望的神采!都是病害的!在卖药的过程,程勇见过太多太多的病人,他们因为昂贵的药使生活陷入绝境。
当程勇说“500”的那一刻,我想他的灵魂是伟大的!首先亏本不说,他还要面临同行药商的打压与法律的制裁。在巨大压力面前,他做出平常人不敢做,也不愿意做的决定。我相信那一刻,是一种不忍,是同情心,是责任感与真真切切的善意驱使着他做那样的决定的!我也相信,程勇身上人性的光芒会感染许多人,也会驱散有些人身上的黑暗!
其实,每一个有益的善举,都不是轻易做出来的。善举意味着自我的部分牺牲与舍弃,还不一定得到别人的认同。
比如程勇,因为卖的药没有生产许可证,最后还是被法律制裁而坐牢了。我们认同的善举,在法律上,仅仅为他争取到减刑的效用,仍然被法律惩罚。
这让我想到几天前看到的一个报道。一些志愿者开了一个食堂,为社会的流浪汉、无人照顾的老人、残疾人等提供便宜餐饮。这其中的善举显而易见。但下面有一个评论:“别看这样便宜,背后肯定有人赚几十万。”给这条评论点赞的人还挺多的。
于我而言,不管怎么样,这个食堂的初衷是好的。它的确是为社会上的一些弱势群体做服务!但从不同角度出发,就会有不同的结论。由此可见,并不是善举就一定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的。
看到程勇被监禁四年,我有过愤懑,也想过如果我是编剧,就把医改提前,免去程勇的牢狱之灾,岂不是大快人心?但现在我知道,那样不仅会毁了一部好电影,还会让它少了一份警醒社会的作用。国家在发展,在进步,也在做改变,发现问题即解决问题。我想,当大家都能合理地看待一个善举,一个奉献,社会也会更加安定,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