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多打一分吗

2018-08-28  本文已影响16人  阿姣擦擦嘴

你有没有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哎,我最近有点不太好”,“这个东西感觉还不错”;当别人问你可不可以,觉得怎么样时,你是否这样回答:“总体上还行”,“我已经尽力了”。

哎哟,不错哦~

我们的语言是非常模糊的,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什么叫不错?什么叫不太好?什么叫还行?什么叫做已经尽力了?

最近我有一个同事向我抱怨领导的不公平,开始她只是诉说最近很难受,而我也只是敷衍地说一些“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啊,想开些”这类话来安慰她。后来,当我学会度量式提问后,我试着问她:“你觉得你承受不了的难受是10分的话,现在是几分”。她说:“9分。”我才意识到她的情绪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马上认真开始帮她分析情况,她说她已经整晚整晚睡不着觉,经过好几天开导和她自己的调节,她才慢慢想通恢复过来。

同一件事情,对不同人产生的影响和激发的感受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而人们在描述一件事情时,语言又是具有模糊性欺骗性的。同事认为非常难受的事情,可能在我这就不算什么大不了的,很难感同身受。别人描述的“很难受”,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有多难受。同一个词汇,在不同人心里冒出来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出去吃饭,别人叫你美女、帅哥,你还挺高兴。结果发现这个服务员把所有来吃饭的客人都叫做美女和帅哥,还有比如所有玩淘宝的人都被叫做“亲~”。我们很容易在这种语言中失去焦点和判断

再比如,当下属来汇报工作,你觉得不太好,于是你问他:“你自己觉得怎么样?”他回答:“我自己觉得还可以。”

当聊天聊到这里时就很麻烦了,虽然你不太满意,但是术业有专攻,或者你因为时间精力各种原因,似乎目前也不能清晰指出问题。而且如果你提出的建议,对方不认同,也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执行。

于是你可以这样接着问他:“如果这个方案特别满意是10分,你觉得现在是几分?”

“大概7分。”

“那如果要再提高一分,应该再加点什么?”

“应该再把主线清晰一下,让看和听的人更明白流程,知道重点”

“好,现在是8分。那如果再增加一分呢?”

“嗯,太难了。我觉得可以试试添加背景音乐,让别人真的感到应急演练中的那种紧张感,同时演的时候动作和语言也更加紧凑。最后一分,应该留给团队随机应变。当场的表现要足够熟练和有气场,这样领导可能才会觉得:完美!”

“好的,那你再去重新调整一版。”

完美~

这种提问叫做“度量式提问”,这是一个打磨目标的提问,它其实明晰的是一个程度问题。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对方开始评估的时候,你们两人就大概取得了一个共同的基准,比如上面例子中的“承受不了的难受是10分”,“特别满意是10分”,而不会被类似“很难受”,“还不错”这类形容词所限制。正面评估和负面评估都是很好用的。

什么叫做把英语学好,什么叫做用心工作,什么叫做让自己成长?这些都需要一些“度量式问题”来问自己。首先设立一个10分的基准,然后问自己“如果提升一分是什么情形,我该做什么?”。这个问题会逼迫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其实成为更好的人并不是我们的本性。人生有两种最原始的动力“苟且”和“生存”。活不下去就发奋生存,稍微好点就开始苟且。但在今天,如果想要更好,就要做得更优秀。如果不断游荡在生存和苟且之中,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大坑。

如果你完全享受当下的生活是10分,现在你给自己的生活打几分?你能做什么提升一分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