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热博热评bot#の第3期 】
【#电商热博热评bot#の第3期 】
时间:2019年03月05日Ⅰ星期二
Repo:关注各种电商Ⅰ市场Ⅰ营销Ⅰ思维
1、@新张利 のhttps://weibo.com/3505920073/HjuktBGSZ?from=page_100505350592007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伟大的导师列宁同志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大社交媒体深谙此道,集中资源扶持大号,树立榜样,给大家造成错觉,这个平台真牛逼,真能出货,然后大家纷纷伸着脖子、哭着闹着要当韭菜,被割过后才发现真正普惠的、好用的媒体还是微信,甭管啥新玩意直接转化都挺难,都得搞到微信中转化!
2、@新张利 のhttps://weibo.com/3505920073/Hjjuzt5gw?from=page_100505350592007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天天原产地能为小供货商带来什么?1、持续的销量,帮供货商招代理。2、持续的现金流,代理拿货直接给供货商,而且是先款后货。这两点恰恰是大平台给不了或不愿意给的。
3、@种斌Marco のhttps://weibo.com/1887312183/HjuFc870U?from=page_100505188731218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一个不争的现实情况:随着互联网的无处不在,让更多的人进入到电商这个行业,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市场上大家基本上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想要的获得用户的信任,第一是要把服务做到极致,用服务体现出差异化;第二你能照顾的消费群体必须单一,渠道VS用户;否则贪大必失!
4、@种斌Marco のhttps://weibo.com/1887312183/HjsyJis47?from=page_100505188731218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如今的手机市场,像级了曾经的PC市场!]之所以说像,虽然我们的技术和制造水平提高了,但是我们市场思维依旧不曾改变,“以私利而为之,以私欲而行之”。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PC时代的国产电脑三大巨头不!联想,实达,长城,当然还有清华同方,方正这些,不过当时风头最劲的还是三大巨头,掐的最厉害的也是这也是这三家,大浪淘沙去,坚持下来的也就剩联想了。
唯一的不同当时的互联网并没有如此的发达,线下成了主要战场,抢渠道商,相互的拆台,找媒体写黑稿,品牌之间互撕,记得有一次在一个经销商哪里,三家的销售拿着代理合同,不停的许诺,又是给返点,又是给账期的,就因为这个经销商在当地的人脉不错,就差喊爷了。
如今的手机市场,又是三足鼎立,上演着跟过去一样的戏码,相互的拆台,你方撕完我来怼,今天你踩他,明天他踩你,真有这个精力好好的琢磨自己的产品不好吗?用户真不愿意听你们这么撕来扯去的,只想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产品,可以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服务,至于选什么谁的产品,真不是你们口水决定的,而是看自己的钱包的。
也看到有网友说拍手称快,撕的好,撕的越凶越越有利于用户,你以为这些厂家傻呀,愿意做赔本的生意吗?主动权依旧在他们的手中,在哪里动动手脚也能剩出个块儿八毛的。他们真的想做百年品牌吗?同仁堂这么个金子招牌还做还出劣质产品呢,相信他们?这帮家伙坏的很。
大不了这个产品不做还可以做其他的,赚到钱了才是最重要的,谁家还没有一个产品生态链?
5、@种斌Marco のhttps://weibo.com/1887312183/HjtmpuLlp?from=page_100505188731218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服务没有条件,只有做到极致才有效果!]我现在理发总是去固定的一家,固定的理发师,选择这个店这个理发师唯一的理由,就是没有给我推销乱七八糟的东西。专心做自己的服务!
这两年白头白头发突然多了,去别的店的时候不管洗头的小工还是理发的师傅,总是会乘机推销一点东西,洗发水呀,染发服务什么的,如果拒绝他们,他们的态度会明显的变化,感觉特别的不舒服,我花钱来买服务,还要听的唠叨,被动的接受你的推销,我冤大头呀?
话说你这里的东西真的如你说的这般完美吗?好的我也不是没用过,起码比你这的来路要正,效果不是一样该白还是白,也没有让我的秀发变彻底的黑了。理解你们要业绩,要提成,千万别把这个当提供服务的条件,起码我还有选择权,开理发店的又不是只此一家。
做商业提供服务是一个商人的本分,老话说的好,来者是客起码的职业道德还是要有的,因为消费少就掉脸,你多大的买卖呀,既然选择了这个行当就别装什么大瓣蒜,消费者可真不待见你这一套的。
你明码标价,用户实打实的掏钱,买的就是你这个服务,你这里亏的起就卖,亏不起就下架,搞这么多弯弯绕,只会让用户讨厌你,敬而远之!推荐可以,买卖自由,大家开心的商量着交流着,能成表示一下感激,不能成也别给别人贴标签。没准人出了门在不会回头了。
商品同质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商家拼什么?不就是你的热情,你的服务吗?应承了就开开心心的去做到最好,用户眼不瞎,下回谁卖,心里跟明镜似的!
6、@种斌Marco のhttps://weibo.com/1887312183/HjjnGb2G6?from=page_100505188731218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想法太多的时候,就让自己休息休息吧!]创业这几年来,我自己认为唯一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就是,当想法太多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休息一下,放空一下自己,当然我的方式是摄影,一个做减法的活动。
大家总是在谈“不忘初心,励志前行”。初心是什么?直白点说就是你开始去做一件事的目标,是这个目标让你踏入了一个你未知的历程,这里有坎坷,有诱惑,当然也有喜悦,这些因素不断刺激你的欲望和企图心,熬得住你走的是直线,熬不住你的路就是曲线。
而这个历程中,外部的因素其实并不可怕,毕竟看待外部事情的时候人一般都比较理性,所以可怕的是内部因素,是你自己的思维和思想,人一般思考一件事情久了,注意力一定不会集中了,这个时候就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呢?思维发散!会被其他的事情所吸引。
这种情况下人一般就处于一个很危险的状态了,当不够专注的时候受到外部的刺激,容易激发新的欲望出来,当这个欲望不能被控制的时候,你的路一定会跑偏,比如说很多男女谈恋爱一样,谈着谈着就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喜欢对方了,被别人身上的有点吸引了,没有鹿晗帅了,没有迪丽热巴漂亮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幸福的开始悲剧的结束。
这个也就是大家为什么常说的,创业者一定要懂得放空自己,学着去做减法,放空是放空因为思维发散而产生的欲望,做减法是把吸引你注意力的无关因素减掉。可以曲线救国,但是不能南辕北辙。
7、@种斌Marco のhttps://weibo.com/1887312183/HjjO9k9cr?from=page_100505188731218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自建粉丝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给自己挖口井!]自建粉丝池一定是电商必须要做的,不管你是平台电商还是社区电商,如果你没有这个池子,你所有的努力会大大折扣。但有必要提醒的是别光顾着建立池子,还要给自己挖口井。老天不给水的时候,别让你的鱼都干死了!
这个井挖成什么样,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体量来的,深了未必有力气把水提出来,浅了未必能养活住你的鱼。
如果你的体量足够大,建议你可以学学小米的玩法,挖一口深井,用自己的水来养活自己鱼,这样不管你什么平台,什么社交工具,没有你我都可以跟自己的粉丝玩愉快的玩耍,有你只是多了一个玩耍的通道,不影响我的本身。
反之你的体量如果很小,那就建议你可以你的井就尽可能的线下吧,同核心的关系人,核心的用户建立一个用户档案,这样你就可以放心的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了,不用放心这些大佬们断你的水,即便断了你也有自救得办法。不会让你的辛苦付之东流。把根留住了,依旧可以开枝散叶,重新来过。
利用别人的资源虽然可以降低你的成本,同样会提高你的风险,咪蒙的商业王国不是说给抹平就给抹平了,当然我以为咪蒙不会傻到连一条后路都不给自己留,只要她的那口井在,她的池子一样可以有水源有鱼吃。
当我们把自己变成了寄生物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你没有了独立性你也就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权。
8、@爱心哥2 のhttps://weibo.com/5404628222/HjmFZ3eeR?from=page_1005051887312183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行业口碑不好,是行业里的人自己太作】
一个行业口碑好不好,不是取决于别人的认可,而是这个行业的人是怎么做的。你做得好别人自然认可这个行业,你做得不好,甚至是乱搞,那别人就会骂这个行业。
9、@帽子哥-胡南方 のhttps://weibo.com/5148717495/HjmNDxQDd?from=page_1005055148717495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一批新概念,必坑害一批人】几年前我听过一位号称史上最无敌的“专家”的试听课,所讲的理论一套套的,列举的”成功“案例也是一摞摞的,加上一些新名词的光环,熠熠生辉,沉默一段时间,专家换了一批新概念和新案例,最近又在山东出没”行骗“……迷信权威,是中国特色的产物,中国社会从家教到学校,始终把“听话”和“顺”从,当作主要基调,各个学科的所有题目,都会告诉你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从教育流水线和底层社会出来的人,判断辨别力极弱。于是乎,骗子们就有了市场。社会上总有这么一些”老师“,专门靠制作、贩卖新概念为生,比较典型的是以“极致、专注、口碑、快”为代表的”互联网思维“新名词,曾一度被演泽成各种版本,大肆兜售,玩忽悠的大咖赚得盆满钵满,而听者,效法者,好多被坑。常识告诉我们:出钱买不来“经念”,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每个”大咖“后面都有一个花木掩映的陷阱:看上去很美,踏上去必坑
10、@帽子哥-胡南方 のhttps://weibo.com/5148717495/Hj1V370Et?from=page_1005055148717495_profile&wvr=6&mod=weibotime
【成长必付代价,试错要趁早】非洲草原上一个狮群中有个小宝宝,皮得很,有一天它独自到了危机四伏的水池边耍,险些葬腹于鳄鱼河中,还好,结果并无大碍,只是折断了一条腿。大自然像这样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人类社会也同样,创业圈也是如此。那是成长的代价。只要你出来混,你就必须付出代价,没有谁能躲过。付出代价,越早越好,早,你年轻,你有大把时间试错,改错。我经常讲,想创业,一定要从大二开始下手,国内的大学教育,你念的“书”,学的课程,90%的内容对90%的人都没球用!别等到结了婚有了孩父母也老了浑身都是羁绊,你再去创业,再拿数倍的精力和代价去拼,转身看看人家,已把你甩过了几条大街。机不可失,好时光,转身已成往事。
—By:坚持打卡第3天,我觉得通过这种文摘方式收集整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话会对自己的思考有帮助,我也经常看别人收集整理的,但泛碎片化太严重了每天被各种毫无营养的信息充斥,不如自己认认真真的去一条条看,所以我也学习别人每天坚持打卡,定时或不定时的给更新留下几句话,时不时的看下学习下,干货也好,湿货也好, 这都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结缘的方式。没有固定内容条数限制,取决于自己看到的,至于个中体会自己去感受,感谢各位博主的创作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