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之有益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讲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驾驭天下最坚硬的东西。没有形态的东西可以进入没有间隙的东西当中。我因此知道无为的好处。
这段话我有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无为,而是无为的好处是什么。
首先说无为的好处,文中提到的好处就是能够“驰骋天下之至坚”和“入无间”。这说明好处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主体,他们的目的不同,所以所需要的好处也不同。那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有益。
这个讲起来就大了,真正的有益得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以及所遭遇的状况来看。一个人饿了,那么对他来说热腾腾的食物是真正的好处;一个人累了,那么一个舒适的住所也是舒适的好处。对于饱腹之人,再多的食物也是累赘;对于身体健康之人也意识不到健康的重要。
深入到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工作的人来说,拿下一个大单,升职加薪便是有益;对于学生来说升学,满分便是有益;对于年轻人来说,寻觅到真爱也是有益。
人们追求的东西太多了,对人们来说所需要的也太多了。人们的欲望无止境,那么所谓的有益之物便永无止境。
那么道德经说无为之有益,是否做到了无为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有益之处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无为到底是什么,怎么做才能算是无为。
按照现实来讲,我们不曾见过好吃懒做的人获得什么切实的益处,反倒是失去的越来越多。所以道德经所谓的无为绝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无为。
无为即不去做那些对自己无益之事的无为。
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想要的东西,可以有目标,有梦想。不管多么大的目标,多么大的梦想。然后朝着这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做就好了,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东西就得为此让道,就得舍弃,这就是无为。
一个人想要财富,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为了得到这个你需要做些什么,而人凡是做了些什么,就必须得舍弃其他的什么。你为了工作,也许没有办法陪伴家人朋友,也许为了工作,没有办法按时吃饭睡觉,锻炼身体。这就是选择的无为和有益。有益得是想要的财富,无为的是其他舍弃的东西。
而那些舍弃的东西是否真的是你不需要的呢,而财富是否真的是你必须的呢。这都是每个人自己需要思考的问题,和应该做出的选择。
所以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得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此能牺牲什么。简单的说有舍才有得。一人什么也没有办法舍弃的人最终一无所有。这一点是公平的,也是世界的法则。
我们都需要弄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或者某一阶段的目标,并且清楚为此需要做出的牺牲。然后就按照道德经所说无为就好。去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所需要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为了达成目标必须舍弃的事情。那么最终就能获得无为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