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新意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不是我要写的开头,这么典型的开头,一看就是出自朱自清先生的经典散文《荷塘月色》。读书的时候对这个文章还是很有印象,因为课文后面第一行备注就是:要求背诵。我们当然是要背诵的,只不过是背诵部分节选,尤其对荷塘月色那段惟妙惟肖的描写倾注更多精力。其实全篇下来也不多,总共才一千三百多字,好多地方也是值得细细咀嚼。于是语文老师准备了差不多三堂课的时间和我们进行句句段段的讲解,可谓条分缕析,精雕细刻。
朱先生还是很有文化的,作为当时清华的教授,在写白话文的时候,还知道把外语的violin翻译成梵婀玲。那时候我大概知道,能在文章里弄几个外语—最好音译的—应该是很了不起的。但若只是在自己文章里杂糅几个外语,那也不会太让人称道。关键是后面,在写过荷塘荷叶后,他居然还能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赋》: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这个就是见真章的地方了!当时寓居一隅的我们,在小镇上接触的文学比较少,只能去小书店看看四大名著之类的。采莲赋这类的文学该有多么广泛的涉猎才能有的见闻,所以那时候看到这里,立刻肃然起敬了。采莲赋好归好,毕竟是古文,太拗口了。不过用来引经据典就恰到好处,发挥了它的特点,而且见多识广的朱先生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后来结尾处又来联想了,这次是《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文中只提了这两句,猜想朱先生那时只想起这两句吧,而这两句确实也是深得我心。尤其喜爱最后“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句,害羞的姑娘颔首低眉,装作在船边摘莲子,其实是看到自己暗生情愫的男子,脸上顿时扬起一片绯红,不好意思罢了。这两句读起来便觉画面感十分清晰,爱情的清新扑面而来。反复读来,我偏独爱结尾处的这两句西洲曲。因为太喜欢它了,我又查证资料,西洲曲应该是南朝乐府民歌名,收录在《玉台新咏》里。原来是那时的民间歌曲,怪不得这么朗朗上口。我就索性把整篇西洲曲都摘抄下来背诵了,这也算额外的收获吧。
自此之后,我开始对南朝乐府甚是感兴趣,四处翻阅。在阅览更多的文学作品,见识的也更多,包括后来的诗经、楚辞、元曲、唐诗、宋词等等,不一而足。每个不同阶段都会对古典文学有不一样的兴趣,再后面就是现代文学了。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徐志摩的一行诗,我也学学朱先生: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还有洛夫的《众荷喧嚣》:
众荷喧哗
而你是挨我最近
最静,最最温婉的一朵
... ...
我走了,走了一半又停住
等你
等你轻声唤我
大概清纯的莲花容易让人想起娇羞可爱的姑娘吧。这也应该是好长一段时间我对可爱姑娘充满遐想的来源。
这些年过去了,我仍然对这篇散文颇有好感,尽管那些精致的描写不是很对我的胃口,但是它却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慢慢指引我走向更广阔的文学世界,而我也一直保持对散文的情有独钟。
别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