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心理散文

桃花源记

2022-09-27  本文已影响0人  左岸云烟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东晋太元年间,一位渔人以捕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花草新鲜美好,落花铺地。渔人对眼前的景象十分惊异,继续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山有个小洞口,洞里隐约有点光亮。渔人下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得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宽敞明亮了。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草地,一排排房舍肥跃的田地,美丽池沼,桑树,竹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口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声。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小孩个个安闲快乐。

村里的人看见鱼人都非常惊讶,问他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回答。村里人就把他邀请到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就同外界的人隔离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向桃花源的人详细说出,听完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把渔人请到家中,拿出酒饭招待他。渔人停留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临别时,村里人对他说,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按照旧路回去了,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桃花林,但是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文章借武陵渔人的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的不满,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安宁生活的愿望。

我们生活在21世纪,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要好好学习知识,报效祖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