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关系与情感依赖》读书笔记(五)焦虑——回避型陷阱
当一对伴侣的亲密需求完全对立时,他们的关系就绝不会是充满甜蜜的乐园,而是遁入了一段充满狂风暴雨的艰难旅程。
她和他在一起生活了八年多,近两年一直在为买洗衣机的事情争吵不休。他要买,她反对。她一般会在周末,到姐姐家去洗衣服,一待就是一整天。她是典型的回避型依恋风格,因此一有机会就撇下他单独行动。这对于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他来说,对洗衣机的要求,可就显然是另有所图了——他只是想和她待在一起而已。
关于洗衣机的分歧,仅仅是本质问题的一个表象,问题的核心在于,随着亲密关系的建立,共同生活的持续,他和她的依恋需求简直是背道而驰。
就像是否应该把前女友从社交网络删除,是否应该保持联系,在恋爱原则中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一样,是否应该在男友外出社交的时候,不停地打电话给他,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在某些情况下,冲突根本就不在于问题本身,根本的分歧在于,对亲密关系的要求,以及双方亲密度背后意义的理解完全不一样。回避型依恋风格,想和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因此就会使用各种去激活策略,比如隐藏自己的行踪,或是明知对方不能接受,还要和前任保持联系。而对方则一心想要打破他设在两人之间的这些界限。
每当其中一方努力拉近距离,另一方就愈发地感到如坐针毡。这在伴侣其中一方为回避型依恋风格的时候是非常常见的。
当伴侣双方在恋爱中的亲密需求上产生分歧时,这件事情产生的威胁,会遍布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而这种情况就是所谓的“焦虑——回避型陷阱”。两人都充满了不安全感,焦虑型的一方紧紧追赶,回避型的一方尽力躲藏。一方的激活机制向对方的去激活策略步步紧逼,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亲密关系遁入危险地带。
在焦虑——回避型亲密关系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典型现象:
1.“过山车”效应,跌宕起伏。
2.情感“跷跷板”
焦虑型伴侣在依恋机制被激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感到“低人一等”。而回避型依恋风格的人感觉自己独立自主、充满力量。
3.长久不稳定,一直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4.争吵只是假象,真正的问题在于,双方对亲密程度的不同要求。
5.落入亲密陷阱,成为最亲密的敌人。
我们与宠物的相处模式,能够为我们的亲密关系提供一些启发。
事实上,我们与宠物的相处模式,正是生活中安全型相处模式的绝佳范例。我们对于宠物的态度总是充满着安全感的,不会担心它们故意伤害。即使它们乱吃东西,或是把家里弄得一团糟,也不会过多责怪。依然会在回到家时给它们一个亲密的问候,即使在外面经历了糟糕的一天也不会迁怒它们,总之,我们会对宠物们,给予无条件的爱。
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机制”,是逐步建立安全感的当务之急。充分了解以后,你才能进一步辨别出哪些思维、感受与行为范式,才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
通过建构自己的依恋风格目录,我们会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对过去亲密关系的总结。透过依恋风格目录,我们可以反省并改变一些附着于特定记忆中的无效信念,从而建构起一个更加具有安全感的工作机制。
一旦安全感建立,对于亲密关系中的两人就形成双赢局面:焦虑型的一方,可以获得一心渴望的亲密感,而回避型的一方也可以享受到更多独立性,满足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