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随笔散文散文

何处安放一张宁静的书桌?

2018-07-10  本文已影响4人  孔己乙
(图片来自网络)

早晨骑了单车往公园深处去,意欲觅一处宁静所在,潜心读几篇周作人的小品文。这本集子买来有些时日了,只是偶尔睡前翻上一两页,还没认真捧读过,有时间的时候没有环境,有了环境又没得空闲。自然没有好的心境去读。

读书是要有绝对空闲的,挤时间读,即便能专心去看,也必所获有限。只有时间足够充裕,精神完全放松,这时候去读书,往往有如神助,每读必有大收获。常得书本之外的益处。当然这种是需要十分安静的环境,若得空静之地,最妙了。十分安静并不是说一丝声响都没有,虫子的叫声、鸟儿的鸣啾、溪水的流动……常常能愉悦心境,很自然走进书的世界。要不得的是人的嘈杂、汽车的鸣笛、机器的轰隆,是要命的噪音。汽车鸣笛、机器轰隆单调无味,是最无趣的一种。人的嘈杂,虽然花样繁多,却也最入不得耳。这些常使人生厌,提不起读书的兴趣来。

在单位是不能读书的,领导的指挥命令声,同事喋喋不休的抱怨声,会场上老同志的鼾声,无一不扰人心神。更何况有那么多繁琐的工作、人际关系要被迫去处理,是不得闲儿了。

在家也是不能读书的,没完没了的家务,女人嚷着要陪逛街,孩子嚷着要陪玩耍,总是搞得昏头脑胀,再无心绪拾起书本。

又没有闲钱在外置一处安静的书房,放一张宁静的书桌。爱读书的人大抵不通经商之道,不明宦海沉浮,每有些许散钱,必去路边书摊购书,直弄得穷困潦倒方才罢了。安静的书桌只能是幻想里的享受。

不过总还是要去开发一些可供读书的地方,于是便寻到一处树丛深处。微风,阳光正好,只是无可坐处,不过也就罢了,能觅此一宁静处已属不易。于是翻开那本小品文集,渐渐地,神思清明,竟进入了佳境。正愉悦间,躲进来一对情侣,在不远处站定,旋即亲热起来。他们并不在意一个书呆子的存在,在他们眼里,书呆子懂什么呢?不过同那鸭儿、狗儿一般罢了。

无法,只好选择退避。他们似乎并未注意到我的离开,完全地投入中。于是想,如果读书能像与情人亲热那般投入,岂不境界全出。终于又觅得一处所在,接续前面的内容读下去。正读得有些欣喜处,斜刺里冲出一辆小车来,车门打开,走下四五男女。下来就开始忙碌,先后搬出桌子、麻将、烤炉、木炭、果蔬、肉串之类,呼呼隆隆弄了一大堆。我知道这里又不能久呆了。

片刻之后,麻将相互碰撞之声,女人惊叫声,烧烤的男人大呼小叫的吆喝声,使这片土地上的宁静荡然无存。鸟儿也嫌闹,一呼飞走了。蚂蚁也怕烦,正拼命地向外跑。我合上了书本,想,还是离开罢!

我没有再去寻觅,心境全被搞砸,读书的兴趣也被搞坏。更何况,寻到哪里去呢?哪里还不是这样子!

在战乱的岁月里,有学生疾呼,偌大个中国,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而今呢?而今我们就能觅一处宁静所在,安静地读书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