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给予的写作宝典
五年前,我在网上写家乡一个民国大教育家的传记,看了海量的资料,包括地方志,人物传记、同时代相关人物生平及社会背景,然后是构想书的结构,拟定章节。定下来后,就想着,开头部分如何写,不能像别的传记那样落入俗套,一开始就写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然后如何如何求学参加科举……
想不到写一部10多万字的人物传记,要花费那么大的精力。他的重孙辈都在上海,而且在著名高等学府,愿意提供第一手宝贵资料,结果也因为越写越觉得疑惑,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他?我所能看到的资料与他这个人的真实性能等同吗?尤其是在当下,写一个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意义大吗?
后来,我利用熟悉的资料,写了一篇文章,发在一本省级文学杂志上,当地报纸的名城专栏也有整版刊登。但体裁已不是人物传记,而是一篇随笔。
2020年12月28号,去省里开了三天会,见到了两位省报退休的总编辑,他们在办一本全国统一发行的文史杂志,力邀我写一篇关于城市文脉的文章。因此我又翻出了收集的乡先贤教育家的资料,重新揣摩,并搜索有关于这位大教育家的报道文章。
还好,不是颗粒无收,一篇约2000字的由叶兆言先生在南方一家大报开的专栏文章里提到这位大教育家,但时间与事件与权威资料有一点差异,毕竟他不是专门研究这位大教育家的。
为这篇文章,我等于前后花了六年时间,目前一篇7000字的人物传记已刊登在某省刊。
最近收到一本杂志,是中国作协主办的《作家通讯》,没有插图,全是作家们探索如何写作的经验文章,刚开始没怎么注意,静下来细细品味,才知道它是一本含金量高很实用的很用心的有用的杂志。
比如,这期有《动物——张炜的文学的八个关键词之二》,很长篇幅,说的是一部作品,如果完全避免了写到动物,那这部书一定是不好看的。
让我深感兴趣的是王安忆的文章《是叙述令生活变得更有趣》。她说日常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是叙述令生活变得有趣。2020年开始,王安忆开始在复旦大学开设“非虚构写作实践课”。作家们走进高等学府讲课,已是一种风气。把文学经验作为知识来传授是具有先锋意义的。
王安忆说:文学有时也像科学,重在发现。
我开头举的例子,就是从一大堆资料里去发现有用的东西。这种发现,为叙述提供了新的可能。这种方法与我们写学术论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表达的路径各异。
王安忆在复旦大学开设的非虚构写作,“为人物找环境”始终是她文学写作教学实践的核心内容。
这话怎么理解?就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掌握什么要领?
为人物找环境,首先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设定一个地标,然后实地去走几次,实地探访,然后以此地为背景,虚构故事开头。这样人物与故事就登场了。
为了让人物更加鲜明,王安忆除了给学生开中外作家非虚构经典作品书单,还给学生布置作业,比如,查阅自己出生的那一年,发生在家乡的一个事件,并进行调查。在分析《冷血》这部著名的非虚构开山之作时,她在黑板上画出了美国中部地图,公路、铁路、河道,并列出故事发生的外部世界的政策、教育、婚姻方式等。据说,学生们觉得这种写作范式非常可操作。
巧的是,我花了几年时间,写出的家乡民国著名教育家,也有一张民国古城城市地图,时代背景及人物关系图。以后写作同类题材,会少走一些弯路。
与非虚构文本对应的是虚构文本,虚构文本最代表的就是小说。小说无关帝王将相,一切皆可凭空杜撰,甚至是越离奇越好。正如《长篇小说选刊》的副总编辑付秀莹所说的,虚构是在没有树的地方,生造出一棵树。
散文属于非虚构范畴,需要大量的调查,生活积累,而最灵魂的是真情实感。所以大作家张炜说过:华丽的堆砌的好词好句,也完全帮不上忙。散文必须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