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民间信仰学道随谈

最可怕的修行,其实是自认为在修行。

2017-09-07  本文已影响25人  华阳洞天
最可怕的修行,其实是自认为在修行。

首先我们来看一张图。

最可怕的修行,其实是自认为在修行。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更新到2015年的世界宗教信仰人数排名:

基督教21亿

伊斯兰教13亿

印度教9亿

中国传统信仰、道教、儒教等 (Chinese traditional religion) 4亿

佛教3.76亿

还不算其他在亿级以下千万以上的其他十来种信仰。(谁说现在是一个信仰丢失的年代来着)

数据还显示全球宗教信仰比例最低的是中国大陆地区,只有7%......等等!这和4个亿对不上啊,大概是因为大部分人也不确定自己到底有没有信仰或者信仰哪个好吧(等同于今天中午吃什么的世纪难题)。

完美的是,好在这完全不妨碍我们念经抄经。

在中国,我们普遍认同“经”是个神圣的存在,这无关个人信仰,也无可厚非。我们因为爱天后把“心经”当音乐欣赏,我们也抄经作为向往慢生活的实践活动,年轻人佩戴刻有经文的饰品作为自我态度的宣示,并成为一种潮流。

泡在互联网里的“终身学习青年”,一般还会了解下“经”的前世今生。(想对标自己适合读什么经或者避免抄经为了修行结果练了个字可酌情跳到下个模块)

“经“最古老的意思,是编连木简或者竹简的线绳,竖线叫做“经”,横线叫做“纬”。后世认为“经”是“经天纬地”之“经”, 因为它是天地间的准绳。因此一本书是否可以被称之为“经”,需要符合以下两个要素:

①无可替代(唯一性)、至高无上(公认权威);

②从自身的角度可以诠释一切自然或社会现象,放之四海而皆准(无可辩驳)。

这样的经,在西方被定义为classic,寓意权威、经典、典范、杰作。

宗教内代表如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古兰经》、道教《道德经》;非宗教领域则有儒家的《易经》、《诗经》,风水学派的《天玉经》、中医的《黄帝内经》、茶道的《茶经》等。

佛教典籍的对应定义则不同,是“sutra”或“sutta”。sutra是箴言的意思,记录的是佛陀的言行,就好比孔子的《论语》,通常也指佛教的全部经典。

部分佛教典籍的翻译:

Agama Sutra 阿含经

Avatamsaka Sutra 华严经

Vajra Sutra 金刚经

Saddharmapundarika Sutra 法华经

Surangama Sutra 楞严经

Amitabha Sutra 佛说阿弥陀经

Vajrasekhara Sutra 金刚顶经

佛教每支所依典籍不同,如南传佛教依《阿含》,藏传佛教依《大日》,汉传佛教支派众多,更是如此。且汉传佛教的典籍有没有,南传佛教也根本不会在意,因此没有一本佛教经典在佛教内具备无可替代的地位。

除了不具备唯一性,佛经诸多典籍为片段性的开示,不是体系化的阐述,很难诠释一切自然或社会现象,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佛教用“论”来统摄佛教典籍。

佛教典籍中有些论,如《清净道论》、《瑜伽师地论》、《中论》等涵摄了诸多佛教典籍,其权威性甚至在佛教典籍之上。

注:

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是综述南传上座部佛教思想的一部最详细、最完整、最著名的作品

瑜伽师地论Yogacarabhumi sastra,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

中论Madhyamaka Shastra,古来三论之一,透过空、缘起与二谛等问题显示中道。

现下,人们日常念诵的经,是广义的经,我们不仅读《易经》、《道德经》,也读佛经、《三字经》等等。

我们将经文分为三类,

以对应各位念经抄经的发心和可以达到的结果:

第一类经,是实修之经。


这类经的特点,经文本身就记载了修炼的方法,适合想学法得道的专业人士。

很多宗教都有这类经典,例如佛教的《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就系统讲述了出入息观、不净观等多种禅修业处(法门);《阿闼婆吠陀》(atharvaveda)和《瑜伽经》(Yoga Sutras)中也记载了各自的修行方法;摩尼教经文里也有呼圣的具体法门。

学习这些法门,不仅要懂得具体的修持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有传承力。


道教直到上清派才真正开始了以诵经作为修炼方法。上清派前几位祖师,如杨羲、许谧、许翙等,都是通过诵读《上清经》(点击了解作者:上清派及祖师魏华存)得道成仙的。

我们来看看上清派诵经的特点:

入室诵经的准备:需要一间静室,诵经前要焚香沐浴、束带严整、毕恭毕敬。

诵经前要心拜、叩齿、咽液、咽气、存思、诵念百神内名等术(妥妥的修炼中的具体步骤)。

诵经中要精神集中,同样伴随心拜、叩齿、咽液、咽气、存思、诵念百神内名等术。

并且,根据诵读经书的不同,对方位和时间有严格的要求。

类似的经还有《黄庭经》、《大悲咒》等,总体而言这类经典是不多的,因为念经只是修行方法之一,而且没有师父的指导,这类经根本看不懂,更可怕的是不明所以的小白还会招来祸害。

预警:

时下很多人念《大悲咒》和《地藏经》招惹了灵体,很多虚空过往(阿飘)听完了经就不走了,久而久之自己病倒了,脑子灵清的不敢继续念了,脑子肘的还以为是在消业障。(没有能力送走的千万别瞎念)

第二类经,是哲理之经


这类经的特点,层次很高,经文中对灵界、法界有诸多描述,也讲了很多修行中的境界,适合寻找内心安住,启发智慧的群众。

这样的经典代表有:

佛教的《金刚经》、《华严经》、《心经》、《地藏经》

基督教的《圣经》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道教的《道德经》、《玉皇经》、《三官经》、《北斗经》、《度人经》

要说它们是具体的修行方法,未免言过其实,但要说它们可以和实修的境界相印证,就很客观公允了。

对于不修炼的人而言,读这些经书也有好处,因为里面不仅蕴涵了很多哲理智慧,还能让人心系更宽广的世界。

所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道德经》的确包含了企业管理、商战兵法的智慧。但是,《道德经》不是一本修炼秘籍!《道德经》不是一本修炼秘籍!《道德经》不是一本修炼秘籍!

同理,如果没有传承力,念阿弥陀佛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不能去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没有传承力,一切念经灵验感应录(读后感)都是鬼道之术!一切念经灵验感应录(读后感)都是鬼道之术!一切念经灵验感应录(读后感)都是鬼道之术(点击蓝字回顾往期内容)

参悟以上所有的哲学经典,只能起到提升哲学素养和智慧层面的大贡献,和消除业障,驱魔降妖没直接关系。当然也不是人人都能达到参悟的境界,一般人收到练字的效果也算是追求慢生活的难得了。

预警:

如果一个丝毫没有传承力的人,通过念诵经文,起到了增运改运的效果,那一定不是沟通到了神佛菩萨,而是身边听经的灵体给予他一定程度的回报。但长此以往,灵体聚在身边不仅损耗阳气,甚至可能出现灵体会经常提醒信士按时念经的惊悚场面。


第三类经,是福报之经


适合所有发心向善的群众,包括信众和专业人士。

这类经书特别多,各个宗教都有,如佛教的《十善业道经》、《大法鼓经》、《了凡四训》等,有些经书甚至是为了劝善而造作的。

如《太上感应篇》就是托名太上老君所作,真正的作者无从考证,但里面的道理很深刻且特别有可落地的明确言行指导意义。

尽管是后人造作的经典,但经伪道理真。诵读这些经典可以诚心正意,使自己行善持戒,久而久之,即使没有拜入修行的大门,至少也为家人子孙积累了很多福报,自己也会心境开阔,诸事顺利。

最可怕的修行,其实是自认为在修行。

并不是《大悲咒》或《地藏经》有问题,而是现世的人习惯了拿来主义,不愿意费神思考求证可能看上去常识但普遍存在的问题。念错了与自己愿望和状态不匹配的经,后果有多很严重?念的人小心体会。

如果你身边的朋友有念错,传递给他们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常识,也不失为是一种行善积德。

本文为公号华阳洞天原创,作者微博:@华阳洙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