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婚姻家庭篇好文推荐

一个不愿回家的男人,心里是怎么想的?

2018-10-04  本文已影响17人  情感咨询师_木兰

1、

昨天和一位男咨询师朋友聊到这个话题,他用亲身经验诠释了为什么传统中国家庭会出现“缺席的丈夫”“缺席的父亲”。

他母亲是个想要紧紧抓住儿子的高压控制型母亲,一般控制型的父母,焦虑水平非常高,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来安抚自己的焦虑。

控制型父母不允许孩子的分离,为了不让孩子从物理和心理上离开自己,他们会用各种情感操纵的方式留住孩子。

朋友说到,在他进入叛逆青春期时,他妈妈严禁他发展自己的自我,不许说不,一不听话就打压,如果朋友闹厉害点比如要离家出走,他妈妈就声泪俱下,用脆弱性来绑架孩子情感。

所以朋友压抑了很多愤怒,这种愤怒让他在成年后的一段时间感到特别抑郁,生无可恋。当他表达对母亲的愤怒,母亲就会用老母亲的眼泪成功操纵了朋友的内疚感,这让他的情绪就跟一团麻线一样纠在一起,有愤怒,有内疚,有罪恶感,也有无力感。

2、

到他成了家,母亲的控制欲更强了,在他的家庭里,母亲和媳妇抢儿子,不允许儿子偏爱媳妇。那媳妇肯定有意见了,媳妇就跟朋友抱怨控诉。

在这纠缠不清的家庭关系里,朋友一下就被情绪风暴击垮了:既要处理母亲给自己带来的负面情绪,又要处理和媳妇的关系,还要调和婆媳关系。

他说:我也知道调和婆媳矛盾,男人是关键,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要求对男人来说超纲了……

因为不想处理也处理不了这些纠葛,他选择了逃离。物理上的逃离,则是不想回家,心理上的逃离,则是回避交流。

可就算这样,也逃不出母亲高控制的如来神掌,如果朋友故意很晚很晚回家,不管多晚,母亲都不愿意睡直到等他回去。有过这种被情感裹挟经历的人,都知道这很抓狂。

3、

朋友作为心理咨询师,对情绪的察觉、接纳和处理已经算是在中国男性里做得非常非常好的了,而他还是没有办法处理因边界不清导致的家庭纠纷。

高压控制型的妈妈,依赖抱怨型的妻子,不管是母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单单处理某一个都要耗费洪荒之力,更何况还加个千古难题的婆媳关系。朋友这还没孩子,要是有孩子,关系的复杂程度更是能压死一只骆驼。

所以,男人,从家庭里逃了出去。先是情感逃离:我给你钱不就行了,你不要问我要情感。再是行为逃离:逃到工作里,游戏里,酒精里,或者逃到外遇里。

4、

以前,我一直站在女性的角度,控诉男人在家庭中的不作为,对缺失的父亲、缺失的丈夫这一现象义愤填膺,认为中国男人太没有担当没有智慧。

听到朋友的故事,我改变了看法,对男性也多了很多同理心。一个家庭的问题,不单是男人的问题也不单是女人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这个系统需要清晰的家庭边界,需要每个人都成长自己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

而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中国家庭,几乎每段关系都是剪不断理还乱,父母不允许孩子发展自我、不允许孩子离开自己、对孩子不信任不放手,就算孩子已经长大成家立业,在父母心里仍然没把孩子当成有独立意识、有自主需要的成熟个体,他们仍要控制、仍要入侵孩子的自我。

5、

原生家庭的介入,扰乱了正常的家庭秩序,原夫妻关系的经营就需要两个人漫长的磨合,但上一代母子共生关系的入侵,带来了地震般的破坏力,男人因无法处理跟妈妈、妻子的三角关系,逃出了这个家,成为缺失的丈夫。

因为抓不住丈夫,妻子的焦虑感得不到安抚,就转移到自己孩子身上。女人的潜意识想着“反正男人也靠不住,至少还有孩子”,通过牢牢控制孩子,让孩子替代一部分丈夫的功能,于是新一代的母子共生关系又产生了,男人便成为缺失的父亲。

就这样,母子关系代替夫妻关系,成为一个家庭的核心首要关系,边界不清的家庭文化就这么一代代地传下来,如果家庭成员不成长,这种母子关系阉割夫妻关系的模式还将一代代传下去。

要改变这样一个混乱的系统,每个人就要各安其位,该分离的母子关系要分离,该融合的夫妻关系要融合,将夫妻关系摆在家庭最重要的位置。每一个人也都要为自己负责不甩锅,把边界划清了,一个家庭才能焕然一新。

就像朋友所说:过段时间,我决定让我妈回老家,再这样下去我和我爱人都要疯了,心理上还分离不了的,至少物理上得分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