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人力资源工作理解的五个阶段
随着2020年疫情的突然而至,使得原本如白驹过隙的光阴变得缓慢而宁静。从事了5年人力资源的工作,享受过被称为HR的荣耀时刻,也承受过作为HRBP来自业务与管理的双重压力;做过从HR小白一路通关至HR COE的美梦,也因身体的压力止步于管窥之见的HR Superviser;管理上,带过不大不小的人力资源团队,也接过不大不小的业务团队,六大模块实操过,却也都浅尝辄止,论心得,偶尔也能谈上一二,专业术语,糊弄糊弄门外汉倒是没太大问题。然而,就是这不长不短的5年,站在不高不低的位置,做着人力资源的工作,却从未真正思考过,人力资源是什么?抑或准确说,人力资源于我而言,究竟是什么?过了零点,便是我的28岁,总觉得今年的生日于我而言,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于是,这篇文章应运而生,算是对于28岁之前的自己有个总结性的交代,也是纪念这不好不坏的5年人力资源工作。
当我还是5年前的人力小白时,HR这个身份于我而言是总也整理不完的档案,不停在汇总更新的人事台账,发出去又要收回来的员工卡,跑上跑下签批文件的陈旧楼梯,总之,一切事务性的工作(别名:杂事)便是每日的工作重心。每日乐此不疲的做着毫无章法和规律可循的工作,沉醉在与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员工的“密切”交流(唠嗑)中,觉得人生从未有过的充实,彼时是我对人力资源第一阶段的理解,总结来说是——“管家”,这种状态持续到了,我逐渐对这些事务性工作的时间管理技巧有了一定的掌握与心得,与此同时,正式接触了人力资源的招聘工作。
招聘的工作做了1年,1年期间,有过最简单的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通知面试的经历,也有过稍微难度大一点,薪酬谈判,入职跟进,试用期考核的经验,做过基本的社会招聘,也接下了项目制的校园招聘,少年心性的驱使下,让期间的困难变得无比渺小——招不到人被领导埋冤,没事,喝杯咖啡继续挖掘;校招经费有限,没事,住宿、交通、用餐用节省的方式,以便多领用一些物资;候选人爽约,没事,保持良好联系,期待后续有机会合作。彼时,鲜少听到自己的抱怨,更多的是满怀着天真与希望的努力,将HR视为企业的“咽喉”,谨慎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流露出想将企业最好一面展现出来的渴望。
而后,原本有着独立人力体系的营销中心,随着企业战略与组织架构的调整,也不得不接受人力资源总部的垂直管理,而总部人力架构也从六大模块,也转成了当下最流行的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我也由招聘专员转为营销中心的HRBP,开始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交流。但传统企业的通病,便是容易照猫画虎,靡不有初,很快,我们变成了顶着HRBP头衔的“人力资源部驻营销中心办事处”,原本应当属于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的职责被替换成了解决业务各种薪酬、绩效、入离调转等职能。每日,异常的忙碌,忙着打电话调解薪酬、调解员工关系、与合作公司沟通社保、忙着办理、催收各种资料,忙到加班到九十点才回家,却在一天结束后一度想不起来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但是又自大的认为自己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那个时候,我以为人力资源是与业务沟通的“桥梁”,而我一度以为我做好那个桥便足矣,但未想过,桥的质量与承载力亦是关键。直到副总裁无心问了我一句“XX业务线今年的销售额是多少”,我答不上来,才终于知道问题所在。原来,忙碌真的可以成为一种你仿佛在努力的假象,而这种假象也是舒适圈的一种表现形式。当你终日觉得自己能力卓绝的时候,也是你开始退步的时候。
HRBP做了一年,公司再次面临战略调整,新成立了分公司,而分公司的业务线属于全新的领域,意味着无论是人力体系还是业务模式,都像是一张白纸,可大刀阔斧的对旧有体制和模式进行改革。当时的我,面临着是去医药行业另一个500强领域继续做HRBP,还是去担起分公司人力资源工作大旗的选择,前者的平台和薪酬福利十分可观,后者面临的却是“先干再提”的岗位调动。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后者,当初的想法很简单,选择分公司的发展,是想去人力资源工作更深层去看看,想看看自己前3年的经验积累能否让我独立搭建起一个人力资源体系。于是,伴随着与分公司总经理、管理层、基层员工的多方磨合,开始独立编写、汇总、修订各项管理制度、梳理绩效考核方案、独立策划、组织、开展师带徒传承班培训工作,学会站在管理者与员工双向的角度去与员工沟通,总经理也举荐我去大公司运营管理部门学习、体验。随着根据经验和知识,独立搭建起人力体系时,我才知道,人力资源,是需要站在一定高度才能做好的事业。倒不是说人力资源的工作有多么崇高,而是如果想将人力资源在企业、在组织充分发挥他应有的功效——赋能,那必是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思考,才能将死气沉沉的制度规范流程落地成严肃而有充满人情味的管理工作。所以,为什么规模小的企业,常常是行政人事合并在一起,而在越具规模与发展的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与专业程度才会越高,因为规模小的企业,想的更多的是温饱,而颇具规模的企业才会想去突破。
当自己,开始作为一个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去看待问题的时候,才恍然大悟。HR与其说是一份职业,不如说是一种“修行”,修行贵在坚持与悟性,就像是,一开始做的事务性工作,不得章法的时候,总是忙而乱,若不思考,便一直会在这种忙乱中抱怨丛生,而当坚持下来、心静下来,于混沌中抽丝剥茧,发现时间管理的方法,这时便会游刃有余,当我们做一件事开始游刃有余,才能有精力去尝试新的挑战。就好像,坐禅中,武林里,只有突破了九重天,才能达到十重天的境界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明明自己有考虑开始做自己的瑜伽事业,却总在有猎头、用人部门打电话找我约谈人力资源岗位时,还是容易心动的原因吧,因为总觉得自己修行到了一半,心有执念。
疫情过后,有应届毕业生问过我,想从事HR的工作,问我有什么建议。我问他,你为什么想从事HR的工作呢,他说“因为简单轻松又体面啊”,细想来,当时决定做HR,一来也是得贵人推荐,二来也确实觉得体面,真正开始觉得自己理解这份工作,喜欢这份工作,可能是从我理解它为“修行”,也可能是从我发现我的思维方式更系统性让我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冷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简而言之,五年的人力资源工作,让我对HR的理解从“管家”-“咽喉”-“桥梁”-“赋能”-“修行”逐渐深入,对待这份职业的心态也逐渐发生着由稚嫩向成熟的蜕变,人生亦然,每段经历都是人生的不同阶段,而不同的阶段所包含的经历也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的前行、用心的感受,剩下的,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