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经典
2023-05-01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泉小生
前些天下雨,温度突然就降了下来,特别是晚上,冷的似乎回到了初春。户外活动的人数也跟着温度下降,整片操场上只有小猫两三只,显得那么空阔、寂寥。
这两天又回升的温度,恍然以为那是一场梦。烈日凌云的白昼,把人晒进了屋内。
晚上,照例打开电台带上耳机,听红楼。最近喜欢上看红楼梦,不是作为经典,只当作一本青春少年小说,毕竟,书里面那些主角,一个个都正处于十二三岁的年龄,最大的王熙凤也堪堪刚过二八年华。
只是流传了几百年,或许当年写书的曹雪芹都没想到,这本书成了经典,而经典……我一贯以为是要束之高阁的。
我不喜欢“经典”这两个字,太古板,也太典雅。面对经典,总是要庄重、严肃的翻开它,细细品读。我不喜欢。
书只是书,只是按文体分为诗、文,诗继续分为诗、词、曲、赋,文则继续分小说、散文、骈文……仅此,再给他们加上经典和非经典的区分,书会不会腹诽自己顶着的帽子太多了,头大。
也可能是小时候接受的思想的缘故,如果想阅读某部被列入经典的书籍,我会首先选择将它所具有的光环一一拔除,等它变回只是一部书籍,再翻开封页逐字逐句的去看。
或许也正是这个原因,我看书很慢,看经典更慢。
当然,经典和非经典的区分也是必要的,这一区分让我们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书堆时,敏锐的按照重要度分辨出等级。
不过这人世,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那么对待所谓经典的区分标准也不尽相同,也许甲将某书划入经典,乙却将之划入非经典。一切都看个人观点。
而个人观点又是可以经由第三方塑造的,所以同一文化背景下的群体,就会认同这一文化所认同的经典。
……
私以为,我们对经典的态度也许应该变一变,过于尊敬便会敬而远之,过于轻蔑又会丢失传承。或许平等视之,才是正确的态度吧。
说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