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泡馍

2019-05-19  本文已影响148人  然去乎
泡馍

泡馍是陕西的一道小吃,到陕西来的人,都慕名要到坊上尝一尝。

陕西人吃泡馍,倒没有那么多讲究,坊上的自然味道不错,但是去散落在各处的清真饭馆里吃泡馍,也是一样的解馋。

冬天吃泡馍最惬意。下着大雪,穿羽绒服都觉着冷。可是一进泡馍馆,那热气腾腾的劲儿,瞬间就能让人暖和一大半。时间要是充裕,一定得自己掰馍才行。这馍,是烫面饼,得掰成黄豆般大小的粒,和熟肉、原汤一勺烩,才入味。有急脾气的,馍掰得大些,反正自己吃,也不计较。

和三五好友一起吃泡馍,掰馍的时候聊着最近的见闻,自己的开心事,或者烦恼的问题,相互排解着。馍掰好了,就交给跑堂的师傅,领了牌子,安心等着叫号。

要是一个人吃饭,掰馍的时候经常会想心事,或者独自发会儿呆。难得有这空闲时间,没人打扰,可以好好理一理最近的心情,琢磨琢磨需要打理的事情。领了牌子,还可以刷会儿朋友圈。

跑堂师傅叫到自己的号,这时候不管是在热火朝天聊天的,还是低头想心事的,或者是看手机的,都会大声应答,“这儿呢,在这!”

热气腾腾的泡馍一端上桌,肠胃就立马精神起来,喉咙也跟着动,嘴巴也抿一抿,拿起筷子开吃。通常和泡馍一道端上来的,还有一小碟糖蒜,一小碗原汤,桌上还备着一罐豆瓣辣椒酱。这辣椒酱里是有盐的,要是吃不了太咸,就不可多放。

泡馍最上面是几片烧得烂烂的牛羊肉,然后就是浸在肉汤里煮得烫嘴的馍块,雪白透亮的粉丝,翠绿的葱花、香菜,还有黄花、木耳,加上红红的辣椒酱,那颜色,那卖相,叫人直流口水。陕西人吃泡馍,除了原汤,一定要喝冰镇的冰峰或者酸梅汤,那酸爽刺激才够味!

只要馍一端上桌,不管刚才在干嘛,大家就低头开吃,话也少了,听到最多的就是连吃带喝的呼呼声。陕西人豪迈,吃饭没有秀气那一说。细嚼慢咽吃泡馍的,几乎看不见。哪怕是写字楼里的白领,这个时候也吃得热火朝天,只有筷子夹起糖蒜的间歇,才会和小伙伴说上一两句。

不管刚才聊的什么话题,一碗泡馍下肚,立马底气十足,精神百倍,什么烦心事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出门就是不系上外套的扣子,也丝毫不觉得天冷。

可是,你要是因此就认为这泡馍只适合冬天吃,那就太不了解泡馍了。大夏天的,泡馍馆依然生意火爆,有时候还要排队等候。大热的天,吃一碗泡馍,出一身汗,真是痛快!

要说这泡馍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未得志时,流落到西安街头,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实在无法下咽。恰好,路边有一羊肉铺正在煮羊肉,他便恳求一碗羊肉汤好把馍泡软了吃。店主见他可怜,让他把馍掰碎,在馍上浇一勺滚烫的羊肉汤,再泡了泡。赵匡胤吃得全身发热,头上冒汗,饥寒全消。赵匡胤后来当了北宋的开国皇帝出巡长安,路经那家羊肉铺再次吃到店家做的泡馍,大加赞赏,随即命随从赐银百两。这事不胫而走,传遍了长安。

于是来店吃羊肉泡馍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长安的独特风味食品。泡馍的汤用优质的牛羊肉、牛羊骨,配以花椒、大茴香、草果、桂皮等调料,煮烂备用。煮馍时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吃完回味无穷,又有暖胃的功效。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为羊羹”的赞美诗句。

而“三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泡馍喜气洋洋”,也成了陕西人的生动写照。到陕西,要是没吃到泡馍,你一定会遗憾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