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你竞争的资本是什么
参加学校单独招生,做了两天面试学生的工作,期间不乏表现优秀,阳光,基础知识扎时的优秀学生,但也有一些学生让人怜惜,心疼,但也无可奈何。
有一个从地州农村来的考生,在自我介绍时说很想来我们学校读书,家里有个姐姐在读中专,父母很想让他能考上大专,想通过上学改变家里的现状。几句话勾起了我的同情心,觉得这种穷人家的孩子基础知识应该不错。当时几个老师问了他几个问题,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有的问题回答错误,有的问题直接没有思路,只好说:老师,我在这方面不擅长。我问他,”你有什么特长?”他说”没有”。”那有什么擅长的?”,答:”没什么擅长的。”我有点不甘心,想他只是不善于表达,就问他,”你最喜欢哪门课?”,他犹豫了一下,说”数学吧!”问平时考多少分,他说70多分吧(满分150分)。这下我彻底死心了,他不是不善于表达,而是因为确实各方面都不行,而缺乏自信。
中间休息时和几个同事聊面试的学生,对于这种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和城里的孩子相比,往往没有明显的特长,缺乏自信心。但这也没关系,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专门招特长生的学校,你基础知识应该掌握一些吧!如果你什么都不行,那你凭什么来吸引面试老师?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在面试过程中一般把考生分为三类,一类是各方面表现不错的,这类当然是优秀的学生。第二类是可以教出来的学生,他们有某一方面吸引了考官。或脑子灵活反应快,或头脑清醒,条理清楚,或基础知识扎实,所问的问题基本都能答对,或有某方面有特长等等。第三类是没有特点的学生,他们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出色。对于这类学生,往往让人觉得心疼又无奈。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们也知道靠读书改变命运,但就是学不进去,即使被录取了,成绩也很难上去。而且因为家庭经济问题,需要申请贫困助学金,却往往与奖学金无缘。且因为不能有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各种活动参加的也少,到了大学也只是混个文凭。
其实,学校不怕收贫困生,现在有各种助学成才的渠道,但怕的是贫困还不爱学习的学生。无论哪种形式的助学金,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求学的,而不是让学生拿来混日子的。我也是从农村贫困家庭考学出来的,每看到农村考生来面试,心里是有种同病相怜的情愫的,但看到这些孩子基础那么差时,真的觉得好心痛。农村的教育条件确实不比城里,你可以没有学过唱歌、跳舞、画画、篮球等艺术类和体育类课程,但不可以连教材上的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吧。一般来说,农村的孩子多以朴实,勤奋好学,不怕吃苦为标签,即使是这样,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想脱颖而出仍然是不容易,如果丢掉了自身这个优点,你拿什么出来竞争?
俗话说,没伞的孩子学会了快跑,可如果没伞的孩子自己不愿意跑,社会和学校又该怎样来拯救这样的孩子?难道就那么静等着好心人送伞么?还是就甘愿被雨水淋透?我想这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要想改变现状,得从自身出发,找出自己竞争的优势,冲破枷锁,展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