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形式 ——《滕王阁序》
2014年7月,柳州小伙子樊晓霖,在看了一篇关于“问题豆芽”的报道后,决定推出传统工艺泡出的“无添加”豆芽。
豆子经过消毒,定时喷洒纯净水,不使用任何添加剂营养水。这样发出来的豆芽,根须很长,芽茎瘦小而柔韧,不易折断;下锅后,有豆子的清香。
樊晓霖想,这样的豆芽,该很受欢迎吧?
然而,这些又瘦又难看的豆芽,在别家白白胖胖的豆芽前,完全没用竞争力。消费者根本不关心豆芽是否使用添加剂,而是“以貌取芽”。健康?有豆香?看不出来,大家看到的是不好看。而且,由于没使用防腐剂,这些无添加豆芽离水见光后,3个小时就会变色,卖相更差。
每天下午6时,樊晓霖都要抱起一堆堆卖不出去的豆芽,扔到三轮车上,再拉往柳州市百饭路的垃圾处理站,倒掉。为什么大家不喜欢他的健康无害的豆芽,而喜欢外表好看,其实加了防腐剂营养液,不香的豆芽?樊晓霖怎么都想不明白。
我们更喜欢漂亮的形式?其实并不在意内容?食物也好,艺术也好?
伍迪·艾伦的名言:“人们对我最大的两个误解是:他们仅仅因为我戴眼镜,就认为我是知识分子;他们总以为我是艺术家,因为我的电影总是赔钱。”话说得轻松诙谐,其实是无奈自嘲。赚钱和艺术,是对立的关系?好莱坞电影,注重外表漂亮,商业化娱乐化,票房是最重要的标准。你问问周围的人,哪部片子好看?那部啊,听说票房突破50了,还不好看!据说伍迪老头子从不给好莱坞面子,从来拒绝领奖,拒绝参加颁奖典礼。带点艺术味道的戛纳电影节,还肯屈就参加。
在一些艺术家看来,内容与形式,是没法调和的矛盾吧。电影界另一个老头子,基斯洛夫斯基,或者文学界的普鲁斯特,看他们的影片小说,简直,你好像听得到他们在自言自语:你们想看什么,与我何干?我拍我的片子,我讲我的故事,爱看不看。
我们希望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发个豆芽拍个影片,叫好又叫座。内容与形式兼美,秋水共长天一色。能做到的,不多吧?《滕王阁序》那样的铺排,辞藻,得有王勃的才,王勃的情方能驾驭得了。读读今人模仿的这个赋,那个赋,徒有其形,集恶俗之大成。
每天下午六点,都是樊晓霖痛苦的时候。他痛心地把卖不出去的豆芽倒掉,幻想着明天,人们会抢着买他的豆芽。他不能像那几个老头子那样,为了艺术而艺术;他卖豆芽,是生存。来自忻城的小伙子樊晓霖,眯缝着眼睛,看看远方六点钟的夕阳。那正是南国7月的太阳,仍然热辣辣,却已经渐渐沉下去了。
内容与形式 ——《滕王阁序》备课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