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已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3950757/f414cf730ef094cd.jpg)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乐观,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市场萎缩,世界经济低迷,尤其是个别大国打着以本国优先的旗帜,肆意挥舞制裁大棒,随意关闭贸易通道,再加上俄乌战争久拖不决,对世界格局冲击极大,也给全球化带大巨大挑战,甚至出现逆全球化的现象。有人据此得出了“全球化己死”的结论。
全球化“死”了吗?我觉得没有!不仅没有死,而且有着强大的、内在的发展动力。以历史的眼光来观察,人类最终走向大同社会是历史的必然,除非人类自取灭亡。大同社会,实质上就是彻底的全球一体化。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制度,在追求世界大同这一点上没有区别,有区别的只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和路径实现大同目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有着磅礴的内在驱动。
我以为,全球化就是全球一体化,一体化却并非一样化。一体化允许差异,尊重差异,主体多元、功能各异但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一样化是人为强制消除任何差异,极端的情形就是某个标准、某种模式一家独大、唯我独尊,这毋庸置疑是违背客观实际的。
如果一定要扣上全球化已死的帽子,我觉得也应当加上一个限定词“美国主导的〞,也就是说“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已死”!不管你承不承认,当前我们讨论的全球化,实质上是以美国为首的美欧西方国家提出来并主导推动的这一进程。这一进程表面上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背后暗含着把后发国家永远置于从属地位,维系发展中国家只负责原材料供应和低端制造的分工格局。
参与全球化,中国既是主动融入,也是被动接受。主动融入的过程中,参与到了全球产业链条和国际分工体系;被动接受的过程中,一步步痛苦地适应国际规则,建构起符合自身实际又对接国际规则的制度体系,主动与被动双向协同,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利用全球资源的路径和能力,并逐步向产业链和分工体系中的更高层级稳步迈进。
我国的迅速增长,逐渐让美国感受到无形的威胁,并产生焦虑,进而不择手段的遏制打压,甚至妄图纠集“小伙伴”与我脱钩。美其名曰“脱钩”,就是要将我国排除在全球产业链条和国际分工体系之外,实质是要试图彻底孤立我们。但这些做法,与美国最初倡导和主导的全球化的基本原则大相径庭,是在开全球化的倒车,阻碍全球化的进程。
正是因为上述这些现象,才出现了“全球化已死”的言论。而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至少是偏颇的)结论。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在后来事实上已生变异,偏离了全球化的正确轨道。前述的种种现象,不但不是全球化的终结,反而表明了真正的全球化动力逐步得到唤醒,并走上正确轨道的过程。全球化在经历痛苦的调整之后,一定会重新焕发蓬勃生机,我们完全有理由充满信心,充满期待。
![](https://img.haomeiwen.com/i3950757/1d96118c1f0a6b6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