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遗泽 下启初心——海盐县成功举办楚石禅师文化论坛
梵琦楚石禅师简介
梵琦楚石禅师(1296-1370),俗姓朱,明州象山(今宁波象山)人,4岁父母双亡,靠祖母抚养, 9岁弃俗出家,入天宁永祚禅寺受经于永模衲翁师。16岁,梵琦楚石禅师到杭州昭庆寺受具足戒,赐法名“梵琦”,字“楚石”。29岁出世先后六坐道场,住持海盐福臻寺、天宁永祚禅寺(两度)、杭州大报国寺、嘉兴本觉寺、嘉兴报恩光孝寺等禅寺。元顺帝嘉其行业,赐梵琦禅师“佛日普照慧辩禅师”称号,亦被后人誉为“明朝第一宗师”。晚年退居天宁禅寺西斋,自号“西斋老人”。其一生著作等身,有《北游诗》、《西斋净土诗》、《六会语录》、《和天台三圣诗》、《和陶潜诗》等,所以亦被尊称为“诗僧”。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f3d8df32b48cd0c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aeadc49a03343496.jpg)
这不仅是一次对佛教历史文化的挖掘
也是一次对先辈祖师大德的纪念活动
更是一次弘扬佛教爱国爱教的活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4becf8c0b3833bae.jpg)
海盐县佛教协会会长、天宁禅寺监院晓明法师主持论坛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9edc09b553fda25c.jpg)
海盐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宗晓慧为论坛致辞,她表示,宗教的感召力在于宗教界人士的积极引领作用,楚石禅师以深厚的宗教造诣、高尚的道德情操,赢得了广大信教群众的尊重和爱戴,楚石精神能够引导我县佛教界人士弘扬优良传统,弘扬佛教文化契合时代的智慧,与全县人民一道汇聚起建设新海盐的强大力量,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576f888daeecbb4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d49ddb4d1ec05cd9.jpg)
七位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从楚石禅师住持诸寺考、与元末明初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了逐一论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b0bfe8124cb2c7dc.jpg)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冯国栋从梵琦六坐道场论述了禅师一生的功业行藏。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9aa7a3f0de640d9d.jpg)
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嘉兴市佛教协会会长、桐乡香海寺方丈贤宗法师从诗词偈赋解读了一代高僧禅净合一的圆融精神。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7417ecdc2fb8c1fc.jpg)
浙江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张家成从日本僧人入元“奔走(楚石)座下”之动机和诉求进行着重分析,揭示楚石禅师在元末明初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2b8e1f08debc3fb8.jpg)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讲师何松旭围绕“念”这一佛教基本术语,阐释禅宗法门之“无念为宗”。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5f5ade2e868c62e5.jpg)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博士、讲师郭敏飞以楚石赠日韩求法僧送行诗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诗作受日韩求法僧侣追捧的原因。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4a1084bc87122148.jpg)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张建民通过《楚石大师北游诗》再述其人其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0768065aa9cb3f6a.jpg)
海盐县博物馆原馆长鲍翔麟对楚石禅师与日本、高丽僧人交往进行深入研究,带领大家追寻楚石大师的足迹,领略了一代宗师的风范。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3805a7effd0b4372.jpg)
象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陈爱武表示“楚石禅师文化论坛”的举办,加深了象山、海盐两地佛教文化的交流,她希望今后两地能以“楚石禅师文化论坛”为纽带,进一步传承楚石精神,弘扬佛教正能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20cab2b6bbf6250e.jpg)
嘉兴市民宗局副局长陈林根代表嘉兴市民宗局对这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谈了自己对楚石禅师的认识,他希望海盐佛教界能以这次论坛为契机,发挥“楚石禅师文化论坛”的优势,加强与象山、内蒙、上海等地宗教界的联系,探寻楚石文化的当代价值,引导信众与时俱进,使佛教更好的适应时代的要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文化大繁荣发挥宗教界积极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d0f84cecda10b7b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bd490c1088553c4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ec84b50969443fa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f8535374734076c9.jpg)
本次论坛自9月初开始筹备和征集论文,得到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大学佛教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浙江金融学院、嘉兴市佛教协会、海盐名人研究协会等高校、协会的大力支持,共收到论文16篇。开启了海盐长期以来湮没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使大众对梵琦楚石禅师及他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重新认识,并且能够对其进一步研究和弘扬。
![](https://img.haomeiwen.com/i3203935/9fafee01ea0a2497.jpg)
“2017年楚石文化论坛”专家学者及嘉宾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