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妇、男科的书法家:傅山
傅山(公元1607-1684年):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汉族,山西太原人。明诸生,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清康熙中举鸿博,屡辞不得免,至京,称老病,不试而归。因而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顾炎武极佩服其志节。傅山是当时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医学传世之作,在当时即有“医圣”之名。在一些武侠小说中,傅山还被描写为武林高手。
傅山纪念馆位于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内胜瀛楼的西南侧,是坐南向北的一座清代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553.5平方米,东西宽20.7米,南北深27米。馆内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构形与装饰,内有南屋五楹,东西配房各三间,前开屏门,别成院落,东北隅辟小门,东出别构小院。馆内四周连通,布展灵活方便,为回廊式的展厅,雕刻精致,油饰彩绘,雅致怡人。纪念馆是永久性陈列展览与收藏傅山书画精品、文献资料及对外文化交流,举行各种活动的重要场所。
傅山纪念馆原为同乐亭,创建于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清代书法家杨二酉在《同乐亭记》中记载:“里人岁时宴飨,来会于斯,无移樽择胜之劳,有少长咸集之盛,故颜其亭曰同乐。”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甲午科举人刘大鹏有联“同声相应,同会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1964年,经太原市政府批准,在同乐亭原址上,向西扩建三米,其名由同乐亭改为“山西历代书画馆”,后改为“傅山纪念馆”。
下图、傅山纪念馆大门门额:沙孟海题
楹联:萬竿逸氣爭栖鳳 一夜淩雲看籜龍傅山
下图、傅山纪念馆大门为古建筑中常见的垂花门。垂花门两侧的对联是沈鹏书写的:
五合五乖思虔禮 四寧四毋賞真山
下图、傅山纪念馆简介
下图、傅山简介
下图、傅山画像
下图、《东海倒坐崖》草书轴
關窗出海雲著被裹秋皓半夜潮聲來鼇抃鬱州倒佛事要血性此近田橫島不生不死間如何為懷抱宿東海倒坐崖一章玄老社詞兄政弟山 (注:此为五言诗)
下图、 左:草书诗轴:偏是兒儂會遇他看看月上石榴華分明炤見鄰床老深抱雲娘打大家 傅山
中:草书诗轴:霧柳霾花老眼憎雲陶隱睡撥雞鳴晉祠三日無吟興只憶觀瀾智勇生 傅山
右:临王羲之《伏想清和帖》轴:伏想清和士人皆佳適桓公十月末書為慰雲所在荒甚可憂殷生數問北事勢複雲何 辛酉秋日 傅山臨
下图、 左,草书诗轴:長樂遙聽上苑鐘彩衣稱慶桂香濃陸機始擬誇文賦不覺雲間有士龍 七十六翁傅山書 (此诗为七绝《赠孙绮新及第》作者:唐李商隐)
中:临王羲之《小园帖》草书轴:僕近修小園子僕殊佳致果雜藥深可致懷也倘因行往希見比二處處動靜 傅山
右:临王羲之《适桓公帖》草书轴:適桓公十月末為慰育故羸倪比健也 傅山臨
下图、楷书对联轴:傅山书
下图、左一,行书诗轴:農務村村急春流岸岸深乾坤萬裏眼時序百年心茅屋還堪賦桃源自可尋艱難賤生理飄泊到如今 松?老人傅山
左二,隶书诗轴: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誦詩聞國政講易見天心位竊和羹重恩叨醉酒深載歌春興曲情竭為知音 傅山
左三至左六:见下图。
右一,草书诗轴:心腐神皋日名爭鬼窟磷澄湖誰道溍夾擊頗知溱老去龍恬淡王前象比倫紛紛白草鹿一逐不揚塵 傅山
下图、草书《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轴之一、二
右起:晉公千古一快逢吉敬信朱晦翁獨論祧廟事不肯傅會可謂善爭道學者矣瞽路諤輩皆一節具足觀粟也難
矣抑之孝友無時不可亦不敢以時而廢之吾每見潛起兄弟之和花朝月夕百壺傾倒不醉不已敬而愛之(下接下图)
下图、草书《晋公千古一快四条屏》轴之三、四
右起:堅坐看君傾五字嘗擬贈之當其耳熱嗚嗚雜以譏嘲戲而不虐不知人世之所謂富貴尊崇者何事從旁扺掌視三歎之瑟九莖之芝真不值丰躐行腳也使須報早起寫此於杏花小亭前 代簡 七十八翁傅真山書
傅青主书豪迈不羁脱略蹊径晚岁作此真可谓志在千里 一九六一年春 郭沫若
下图、丁未秋日图轴
丁未秋日 小硯學長兄正 傅山寫
下图、这是“证节亭”前的汉白玉傅山雕像(1606-1684)
匾额:“證節亭”傅山书 对联:梧桐月向懷中照 楊柳風來畫上行傅山
为纪念傅山诞辰400周年,2007年8月9日,太原市推出20种相关图书并将其捐赠给中华傅山园、傅山研究会、太原市图书馆等单位。
这些图书包括《傅山文化丛书》8种:《傅山诗选》《傅山文选》《我们的傅山》《寻访傅山的足迹》《霜红龛集》水印本、《全国书法艺术展作品集》《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作品集》《傅山书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傅山故里系列丛书》4种:《傅山传略》《民间故事》《风光名胜》《民俗风情》;《中华傅山园丛书》3种:《三晋名人傅山》《傅山奇志》《傅山百方治百病》;其它5种:《傅山男女科》《傅青主》《傅山纪念文集》《傅山遗珍》《傅山书法碑刻精选》等。
下图、《傅山遗珍》中的“山水册页之一、二”。《傅山遗珍》220、221页。
附件
傅山生平
明末清初之际,地处山西腹地的太原府阳曲县(今太原市),出了一位博艺多才、重气节、有思想、有抱负的著名人物。他的事迹生平,不见于正史记载,甚至连专门记载地方历史陈迹的县志、府志,也只见廖廖数语。然而他的声誉和影响却是相当之大,相当之深,毫不夸张地说,在太原地区乃至三晋大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颇受人民群众拥戴。在整个山西乃至于全国也称得上声名遐迩,彪炳于后。他就是明清之际的志士仁人傅山-傅青主。
傅山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左传》、《汉书》,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傅山少时,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15岁补博士弟子员,20岁试高等廪饩。后就读于太原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袁继咸,是明末海内咸知的耿直之臣,提学山西时,以“立法严而用意宽”的精神宗旨,整顿三立书院学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他极重于文章、气节的教育,对傅山影响颇深,傅山亦以学业精湛、重节气得意于袁氏门下。袁继咸曾在朝为兵部侍郎,因为官清廉,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得罪权贵魏忠贤之流,被贬为山西提学。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魏忠贤死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捏造罪名诬告袁继咸,陷其京师狱中,傅山为袁鸣不平,与薛宗周等联络生员百余名,联名上疏,步行赴京为袁诉冤请愿。他领众生员在京城北京四处印发揭贴,申明真相,并两次出堂作证。经过长达七八个月的斗争,方使袁继咸冤案得以昭雪,官复武昌道。袁继咸得雪之日,魏忠贤的走卒——张孙振,亦以诬陷罪受到谪戍的惩罚。这次斗争的胜利,震动全国,傅山得到了崇高的荣誉和赞扬,名扬京师乃至全国。
袁案结束后,傅山返回太原。他无意官场仕途,寻城西北一所寺庙,辟为书斋,悉心博极群书,除经、子、史、集外,甚至连佛经、道经都精心览读,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傅山受聘于三立书院讲学。未几,李自成起义军进发太原,傅山奉陪老母辗转于平定嘉山。不久,起义军、清军先后攻占北京,明亡。傅山闻讯写下“哭国书难著,依亲命苟逃”的悲痛诗句。为表示对清廷剃发的反抗,他拜寿阳五峰山道士郭静中为师,出家为道,道号“真山”。因身着红色道袍,遂自号“朱衣道人”,别号“石道人”。朱衣者,朱姓之衣,暗含对亡明的怀念;石道者,如石之坚,意示决不向清朝屈服。可见,傅山出家并非出自本心,而是藉此作为自己忠君爱国、抗清复明的寄托和掩护。
人物气节
清军入关建都北京之初,全国抗清之潮此伏彼起,气势颇高,傅山渴望南明王朝日益强大,早日北上驱逐清王朝匡复明室,并积极同桂王派来山西的总兵官宋谦联系,密谋策划,积蓄力量,初定于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三月十五日从河南武安五汲镇起义,向北发展势力。然而,机事不密,宋谦潜往武安不久,即被清军捕获,并供出了傅山。于是傅山被捕,关押太原府监狱。羁拘期间,傅山矢口否认与宋谦政治上的关系,即便是严刑逼供,也只说宋曾求他医病,遭到拒绝,遂怀恨在心。一年之后,清廷不得傅山口供,遂以“傅山的确诬报,相应释宥”的判语,将他释放。
傅山出狱后,反清之心不改。大约在顺治十四至十六年间,曾南下江淮察看了解反清形势。当确感清室日趋巩固,复明无望时,遂返回太原,隐居于城郊僻壤,自谓侨公,那些“松乔”、“侨黄”的别号就取之于此后,寓意明亡之后,自己已无国无家,只是到处做客罢了。他的“太原人作太原侨”的诗句,正是这种痛苦心情的写照。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参加南明政权的昆山顾炎武寻访英雄豪杰,来太原找到傅山,两人抗清志趣相投,结为同志,自此过从甚密。他们商定组织票号,作为反清的经济机构。以后傅山又先后与申涵光、孙奇逢、李因笃、屈大筠以及王显祚、阎若璩等坚持反清立场的名人和学者,多有交往。尤其是曾在山东领导起义的阎尔梅也来太原与傅山会晤,并与傅山结为“岁寒之盟”。王显祚见傅山常住土窑,特为他买了一所房院,即今太原傅家巷四号院。
清初,为了笼络人心,泯除亡明遗老们的反清意识,康熙帝在清政府日益巩固的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颁诏天下,令三品以上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朕将亲试录用”。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推荐傅山应博学宏词试。傅山称病推辞,阳曲知县戴梦熊奉命促驾,强行将傅山招往北京。至北京后,傅山继续称病,卧床不起。清廷宰相冯溥并一干满汉大员隆重礼遇,多次拜望诱劝,傅山靠坐床头淡然处之。他既以病而拒绝参加考试,又在皇帝恩准免试、授封“内阁中书”之职时仍不叩头谢恩。康熙皇帝面对傅山如此之举并不恼怒,反而表示要“优礼处士”,诏令“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
傅山由京返并后,地方诸官闻讯都去拜望,并以内阁中书称呼。对此,傅山低头闭目不语不应,泰然处之。阳曲知县戴氏奉命在他家门首悬挂“凤阁蒲轮”的额匾,傅山凛然拒绝,毫不客气。他仍自称为民,避居乡间,同官府若水火,表现了自己“尚志高风,介然如石”的品格和气节。
成就
在学术和学术思想上,傅山的学问文章,都追踪当时的进步思潮,尤其是前半生明朝未亡之时,他的思想带有强烈的进步倾向,不重视当时学者重理学的倾向。他赞扬具有革命新精神,被明朝统治者视作洪水猛兽的李贽学术思想和刘辰翁、杨慎、钟星等节高和寡之士的文风。对明末的政治腐败,官场龌龊,具有清醒的认识。清军入关、明王朝灭亡后,傅山一反清初一般学者以经学为中心的研究范围,而是独辟研究子学的途径,冲破宋明以来重理的羁绊,开拓了新的学术研究领域,成为清之后研治诸子的开山鼻祖。至于傅山的诗赋,则是继承了屈原、杜甫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他主张诗文应该“生于气节”,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为衡量标准。傅山一生著述颇丰,可惜所著宏论,大都散失,只存书名和篇名,留存于世的仅《霜红龛集》和《两汉人名韵》(应为《两汉书姓名韵》)两部。
在诗、文、书、画诸方面,傅山皆善学妙用,造诣颇深。其知识领域之广、成就之大,在清初诸儒中,无出其右者。傅山的书法被时人尊为“清初第一写家”。他书出颜真卿,并总结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经验。他的画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所画山水、梅、兰、竹等,均精妙,被列入逸品之列。《画征录》(应为《國朝畫徵錄》)就说:“傅青主画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珂,以骨胜,墨竹也有气。”他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傅山在医学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他精通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且每科均有很高的技术,而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傅山极重医德,对待病人不讲贫富,一视同仁,在相同情况下,则优先贫人。对于那些前来求医的阔佬或名声不好的官吏,则婉词谢绝。对此他解释为:“好人害好病,自有好医与好药,高爽者不能治;胡人害胡病,自有胡医与胡药,正经者不能治。”
傅山作为封建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一生中处处表现了坚韧不拔的战斗精神。他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和气节,毫不愧对“志士仁人”的评价。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初,傅山的爱子傅眉忽逝,年愈古稀进入风烛残年的傅山悲痛异常,再也经受不得如此打击,不久则撒手人寰,与世长辞,时年77岁。
(本文来自百度网页,引用时仅对其中的错字进行了订正。)
全文完
2013-09-08 10:05:30 发
2018.12.05 阅读(981)| 评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