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拖拉拉原来就是没有给自己设立期限

2022-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超级大苹果

一定要善于给自己定最后期限。

很多人一直认为,只有报班考试、公司下达任务才会有最后期限,也只有报名考试才能督促自己学习,并且出成绩。

这样做我非常赞同,起码我认为的是,报班考试是充分认识到了自己是有拖延症的,或者是不想在无尽的人生中浪费时间,想在短期内出成绩,把自己的价值趁着某段自己认为精力好的时间段发挥出来。至少这么做在思想认识上是主动的。

那么没有报班考试就不主动了吗?

非也,却有一定的道理。人的大脑运行方式遵循的原则即为省力,学习是需要大脑大量参与的一种方式,和大脑的原则是矛盾的。就好像脑袋里有一个人和一只猴子,人代表理性,掌控着大脑运行的方向盘,而猴子则代表大脑不想按规矩来,想要玩,想要捣乱,甚至是想要把方向盘控制在自己手里。

大部分时间里,理性是掌控着方向盘的,因为没有让大脑大部分参与的操作。而每当有任何的动脑筋的活动,猴子就要出来捣乱,试图让大脑不好好工作。大脑中还有一个怪物在沉睡着,猴子和代表理性的小人争执不下,或者猴子逐渐占了上风的时候,怪物就会苏醒,把猴子吓跑。

这个怪物就是最后期限。平时它都是在沉睡中,无论猴子和理性如何闹腾都不会醒,这就体现在人们为什么在生活中,时而上进,时而颓废,时而立旗,又时而放纵自己。这就是斗争的结果,猴子有时候会抢到方向盘,有时候理性胜利,似乎不是经常发生。

为此,有的人就采取了策略,报班考试,做公司任务,把那个怪物弄醒,吓跑猴子,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但考试终归是暂时的,不可能时时刻刻保持考试状态。

没有了最后期限,猴子就没有了被威慑的可能,怪物沉睡不会醒。我们需要的是自己建立最后期限,让怪物在自己设计的时间内醒来,确保猴子不一直捣乱下去,方向盘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掌控在理性手里。

关键在于,人们总希望在某个时段产生点价值,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拖延而让心中良久的愿望落空。

更何况,人生虽然长,却有一个限度,依然是一个最后期限摆在那里。真到了那天,都归于尘土,那才是一切成空了。

因此,最终的最后期限没有到来之前,主动改变自己的认识,为自己设立阶段性的期限,珍惜时间,提高效率,把自己能产生的价值放大,愿望就会实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