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亦有道

态度的魔力

2021-04-28  本文已影响0人  迟玉龙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如果我们问自己“我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特别好玩的话题。

“是谁决定了我是这样的呢?”如果追问这个问题,我们就会追问到一个人的本质问题。那么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一生都在教育孩子,试着成为更好的父母,在把“态度”作为教育工具使用过程中,如果有深度追思的话,最后会追问到人的本质。人在本质上跟别的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人的本质最大的特点是人有自我意识,能够觉察到自己。这是关于“我为什么是我”这个问题,上帝给我们最好的回答,换句话说,人能够建立关于“我是谁”的概念。

一个孩子从2岁半开始建立关于“我是谁”的概念,开始能分清你、我、他。当孩子说出“我”这个字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开始在建构“我是谁”的概念了,开始拿起画笔,用一生的时间给自己完成一幅自画像。一生不停地画,不停地修改,有时候会苦恼,因为有的地方能修改,有的地方不能修改。有的孩子对自己的自画像特别满意,有的孩子的自画像,自己看着都厌弃。

我们是如何完成这样一幅自画像呢?

大家可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可以拿起画笔,闭上眼睛,想象着自己的样子,在桌子上的白纸上画自己的自画像,画完后,睁开眼睛看一下,可以看到闭眼画的自画像,可能鼻子画到额头上了,可能一只眼睛在上、一只眼睛在下,可能嘴巴都不知道画哪去了。再拿出一个镜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再画一幅自画像,就会好多了。

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人要完成自己的自画像,需要一面镜子,生活中完成自画像的镜子就是别人的态度。我们是借由别人看我们的眼神,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以及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做出的反应,借由这些东西慢慢理解了“我是谁”,拿着画笔,看着别人眼中的自己,一点点在描摹自己的模样,也在建构自己的未来,完成“我是谁”的概念。

我们没有办法闭着眼睛,不借由他人来完成自画像。孩子最初关于“我是谁”的认识,都是借由爸妈的眼睛来完成的,他画出的自画像不一定是真实的自己。不管他画成什么样子,都是他看到的自己,是他理解关于“我是谁”的概念。没人想画出一幅糟糕的自己,自己都不喜欢的模样。我们都借由别人的眼睛和态度完成了自己的自画像,我们无法闭眼独立完成自画像。

心理学有个“皮格马利翁效用”,可以说明别人的态度是怎么影响我们的行为的。1963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迷津实验。他把老鼠分成两拨,告诉一拨实验者,说他们领到的是聪明的老鼠,另一拨实验者领到的是笨拙的老鼠,让他们教会老鼠走出迷宫。领到“聪明老鼠”的实验者对老鼠比较有耐心,态度也好,很快就训练老鼠走出了迷宫。而领到“笨老鼠”的实验者气急败坏,对老鼠态度也不好,迷津实验效果就差,其实老鼠都是一样的。

这个实验说明,拥有一个先有概念,会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家长对孩子呢?当你看到孩子的时候,是把孩子当成“聪明老鼠”对待呢?还是当成“笨老鼠”对待呢?就看你先有概念是什么样的,如果当成“笨老鼠”,对孩子就很难有好的态度、足够的耐心,因为我们在脑袋里对于孩子是谁,也有一幅图景,如果是用对待笨拙老鼠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最后完成的自画像一定会跟我们期望的一致,最后活成了一个笨孩子。

罗森塔尔又在一所小学做了一个实验,随机挑选了十八名学生,他跟老师说,在做一个未来发展趋势的测验,跟老师说这批学生都极有潜力,对这些学生要特别关注,将来会成为了不起的人。半年后他又来到学校,发现这十八名学生在各方面都进步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罗森塔尔告诉老师一个先有概念“这些学生将来会很了不起”,老师脑袋里有了这样一个先有概念,他们就把这些学生预先当成了不起的人对待。当老师看到孩子的时候心里会琢磨“这孩子可能是未来的爱因斯坦,面前这个姑娘,说不定是未来的居里夫人”。导致这些老师把这些学生当成未来的大人物对待,结果这些孩子身上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老师对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这些学生,在建立“我是谁”的概念,在完成自画像的时候,画出了一个令自己喜欢的模样,然后,他在现实学习生活中,一言一行表现出来跟他画出来的模样是匹配的,这就是态度的惊人魔力。

我高中遇到两位令我印象深刻的老师。第一位是高二班主任,是退休返聘的老教师,他对待那些有期待的学生,用“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对待,希望这些学生有好的表现。他脑袋里预先拥有的概念,给人传递的感觉就是“这孩子是成不了钢的铁”。他没来之前,我的学习成绩挺好的,遇到他之后,经常被老师挑刺——我们没有办法直接觉察自己,是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的——老师不停地挑剔,导致我手忙脚乱地画了一幅“刺猬”的自画像,就跟他对着干,老师就更挑剔。当我有情绪,跟他处在拔河状态的时候,很容易帮老师按一个确认键,他就更变本加厉地指责,变本加厉提高要求,直到我完成这副“刺猬”画像。我就开始逃学,从一个好孩子到辍学在家,我本来想证明自己不是老师眼中的样子,结果却成了“刺猬”,导致整个环境中的人都把我当成差生对待。

第二位是我打工一年回来后遇到的班主任老师,我特别感谢这个老师,他特别尊重我,把我当人物来对待。我刚回到学校,无法坚持一周都学习,老师就给开绿灯,可以慢慢适应学习生活,并且领着我去找各科老师帮助我学习。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待遇呢?老师认为我很聪明,一定能考上大学。这个老师帮我完成了另外一幅自画像,画出来一个更好的自己,我从不适应环境到适应环境,从学习不自律、不自觉到自律、自觉。因为老师说我能考上大学,将来会成为了不起的孩子,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老师在现实生活中,在我身上完成了实验,我也没给他丢人,考上了本科。

他人就是一面镜子,当他人预先把你当成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无限潜能的人的时候,我们就能借由他人的眼睛和对我们的态度,建立了“我是谁”的概念,画出了一幅令自己比较满意的自画像,也借由这副自画像活成了不错的自己。

如果别人对我们的态度不好,就会导致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在他的戏剧《禁闭》中说的那样——“他人即地狱”。戏剧中描述三个死掉的人关到一个屋子里,屋子里没有镜子,只能借由对方了解自己。一个是邮政职员,叫因内斯,是同性恋。一个巴黎贵妇,叫艾斯黛尔,是色情狂,还杀害过婴儿,把自己说成把青春葬送在丈夫手里的贞洁女子,一个是报社编辑贾尔森,是个虐待狂,他把自己说成战争英雄。每个人都隐瞒了自己真实的身份,他们一方面封闭自己,不能让别人知道真实的自己,一方面又打听了解别人。报社编辑贾尔森喜欢因内斯,因内斯喜欢艾斯黛尔,艾斯黛尔喜欢贾尔森,三个痛苦的灵魂就像坐上了旋转木马一样,互相在对方的目光中,活得痛苦不堪。后来,他们在别人的目光拷问下,都露出了自己真实的面目,贾尔森痛苦不堪地说“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啊!”。

萨特借由戏剧告诉我们,假如父母跟孩子关系不好,孩子借由我们对他的态度,借由这样的镜子,每天都在画令自己讨厌的自画像,同时也活出了令自己讨厌的样子。父母也借由孩子的叛逆,孩子的不学习,画出了一个垂头丧气、无能,连自己都不喜欢的父亲、母亲的模样,同时也活成了这个样子。父母和孩子互相折磨的疲惫不堪,跟生活在地狱一样,最后我们活成失败的父母,孩子活成了“刺猬”,活成了一个连自己都讨厌的人。

这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和萨特的“他人即地狱”。跟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事,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现在明白了,对于子女教育,我们要深刻了解,人是如何建构自己的,我们脑袋中先给孩子画了一幅像,比如“恨铁不成钢”,用铁的态度对待孩子,他怎么能成钢呢?如果不了解这些,往往会南辕北辙,把自己和孩子都送进“他人即地狱”里,还互相指责对方,“是因为你不听话、不学习,所以你才成为这样”,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态度,脑袋里预先画了一幅像,导致孩子成为这样的。

伦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如何让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幸福,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幸福,要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发掘人性中人的一面,在社会化中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有道德的人。伦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前提是我们得先是人。先问问自己“我活的有自信,有尊严,有同情心吗?我爱自己吗?我欣赏自己吗?”这曾经也是伦理学的困惑,后来伦理学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你得先是人”,自己先活出人的精彩。想让孩子借由你的眼睛走向爱,你得先进入爱的状态,你得先是爱。

我们必须活在别人的态度里吗?我们能不能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呢?如果是孩子,答案是“不能”,因为孩子无法决定他是谁;如果是成年人,答案是“有可能”,你可以试试。

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把人描述成两个状态,一个是“非本真状态”,一个是“本真状态”,非本真状态是丧失自身,走向众人的人。孩子在最初是“非本真状态”,孩子为了安全感的需要,会放弃自己的想法,趋同父母的感受,听爸妈的话。因此放弃自己,和爸妈保持一致,取悦他们,讨好他们,向爸妈证明自己,喜欢着他们的喜欢,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天然的依恋关系,导致他们没有自我。本真状态就是根据自身的愿望筹划自身,能够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本真状态就能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不活在别人的期望里,不活在别人的态度里,拥有有意识活成自己的能力。

海德格尔把“人跟别人保持一致会更安全”叫做沉沦。大家都报补课班,我也得报,大家都这么干,我就这么干。曾经有人在电梯里做实验,电梯里有5个人,到某一层新进来一个人,这5个人突然抱头蹲下,新进来的人也跟着做,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他不知道,他看到别人这样,他也这样做,这就叫沉沦。因为这样做,在他看来是安全的,跟对错没有关系。狗咬我们一口,我们就得咬回去,我们就活成了狗,别人像泼妇一样骂你,你也骂回去,你也活成了泼妇,这是沉沦的人。

海德格尔说有三种表现形式可以让人沉沦。

1、说闲话,把闲谈当成生活方式,渐渐远离了谈话的具体内容,我小时候吃饭的时候,大家都端着碗到街上吃,一群成年人在闲谈。大家比谁的衣服好看,谁家的饭好吃,把闲聊天当成生活方式,而忽视谈话的内容。柏拉图说,“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如果要避免沉沦,活成更本真的自己,避免受别人态度和评判的影响,不要轻易就沉沦在别人的态度里,就要有意识提醒自己,闲言少叙,做一个真正有话要说的人,在跟人日常交流的时候,不要把方式活成内容。

2、浮于表面的好奇。对事物好奇,好奇心满足了马上转移到下一个事物。这里的好奇是指人用浮于表面的好奇代替探究生活的惊奇。哲学始于惊奇,这些科学家之所以成为了不起的科学家,是始于“惊奇”而不是“好奇”。我们追随这个好奇心很快就沉沦到生活中,就变成一个被他人态度决定、命运按钮交到他人手里的人,我们就沦为了他者,沦为了客体,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我们要有探究生活的惊奇,而不仅仅是好奇,在生活点滴中充满惊奇,这是避免沉沦的一种方式。

3、处在似是而非的状态,对待事物经常模棱两可的态度。这样说也对,那样说也不错。用这种似是而非的生活态度代替了对于知识、真理、对于确定性的追求。避免通过这种方式沉沦,最好的方式就是诚实,是什么就是什么,千万别说什么都可以。

回顾一下我们的处事方式,有的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沉沦”,失去了自我,被别人的态度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自画像,自己一生的命运都是借由别人来完成的。我们是什么样的父母,都是借由他人,借由这个群体的态度,借由孩子来决定,而不是我们拥有决定自身的能力,这是非本真状态,这是丧失自身,走向众人的人,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这种状态叫“醉生梦死”,跟喝醉酒的人一样,做了一场梦,人生就走到终点了,活成了连自己都不喜欢的样子,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参加博瑞智,走向学习成长道路的人,就进入一种新的状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有时候容易被他人态度影响,但是我们开始意识到,那是“沉沦”的状态,我们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是被人态度决定的,孩子是这个样子,是由我们的态度决定的。但是我们成年人可以摆脱沉沦,走向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做一个让自己和孩子都喜欢的人。我们知道,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真正的人,前提是我们得先是人。我们有了这样一份觉察,有了一份清醒,但是在现实中还是不免被别人态度影响,被孩子的行为干扰,比“醉生梦死”前进了一步。

然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命运不再交给别人手里了,有机会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有能力筹划自己喜欢的未来,画出令自己喜欢的自画像,培养出自己期望中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再是梦一场,掌握了“态度”的魔力,这种状态叫“向死而在”。在就是存在状态。人总会走向终了,名誉、地位、钱财都是身外之物,你唯一能完成的就是这个过程,教育就是一个过程,人一辈子活的是过程,不是结果。当人处在“向死而在”的状态,才真正有能力筹划自己的未来,有能力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不再受别人态度的干扰,不再进入“他人即地狱”,活出真实的自己,活成更有力量的自己。

有一天,我们会从“醉生梦死”到“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再到“向死而生,向死而在”。这是我们摆脱干扰,摆脱把命运交在别人手里的途径。

今天把“态度”背后的原理讲完了,把它当成“教育工具”该怎么用,当成“人生工具”该怎么用,借助这个工具如何完成自己,这一辈子要活成什么模样,如何活成自己期望的样子,如何培养出自己期望中的孩子,建构自己期望的生活,不受那面镜子太大的干扰和影响,真的有能力筹划自己,给自己画出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让自己走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你都可以用“态度”这个工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