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老师“冤枉”,妈妈该做点什么

2020-05-27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滴水便是一个世界

我的孩子是一个活泼开朗,善于表达,爱看书的男孩子。10岁的孩子,看了多少书已经数不出来了。因为他热爱历史,所以对于中国史,世界史的书都有一些了解,幼儿园大班就独自完成了《西游记》全套小人书的阅读,尤其熟悉《三国演义》、《水浒传》、《哈利波特》、《明朝那些事儿》、《大唐兴亡三百年》……为此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不是强迫他读书,而是时不时的提醒的他:少看书,注意眼睛的休息!

前几天,放学回来儿子跟我说:“妈妈,今天语文老师因为我没看过曹文轩的书,说我孤落寡闻!我生了两节课的气,你说我对历史这么了解,她怎么能这么说我?”

看着孩子们表达出自己的情绪,我看看问题不大,稍加安慰了一下,也就算了。但我觉得自己不清楚当时的情况,所以决定了解一下情况,也顺便提醒一下老师,这样直接的表述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委婉的表达了一下孩子对于这句可能是老师的无心之语的反应。老师的反馈让我很满意,看到我的反馈后直接道歉。

我以为整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老师可能以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没有得到理解,第二天又有下面一组对话。

老师:昨天我说的话你生气了?

儿子:没有,我就是发发牢骚。

老师:你对北大教授的书,都不感兴趣,可真挑剔。

正好赶上那天晚上我加了个班,平常加班儿子从来不催我,这一天儿子看似有意无意的打了好几个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来?

回到家已经9点半了,平常这个时间儿子早就上床睡觉了。原来儿子一直在等我回来,而且要求今天晚上跟我睡。我问为什么?他回答:“妈妈,今天晚上就让我跟你一起睡吧,我想跟你说点悄悄话。”

我相信对于我还是儿子,这都是一个难忘的夜晚,我们快10点上床,儿子刚开始还在试探的跟我说着今天学校里跟老师最新一轮的对话。也许他以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家长会无条件支持老师的说法。但当他发现,原来他的妈妈是会无条件支持他的时候,他的话越来越多,他的想法也越来越多的表述了给我,他觉得他每天看那么多的书,几乎能说出整个中国史,对三国、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事件人物都很熟悉,结果老师就因为他没有看过曹文轩的书,而给了他一个“孤落寡闻”的名号。他很不服气,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而且他不喜欢读曹文轩的书,是因为他觉得曹文轩写的书没有主题。

作为一个妈妈,我表达了我的想法,我为我有这样一个能自己懂得选择自己的读书方向的儿子而感到自豪,我对老师不当的方法表述给予了儿子最大的支持与肯定,我们聊了足足有一个多小时,一小时间儿子流下了委屈的泪水,最后我们商定,不暴露他的想法,由我出面去跟他的老师谈谈,旁敲侧击的跟老师表达一下她这个教育方式存在些许不合理的地方,并且约定了时间。

也许,我有些表达方式可能有些放纵孩子,但我认为,当你的孩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连他的母亲都不能成为他最坚强的后盾,他还能依靠谁?还能对这世界存在期待吗?

孩子在这个世界,会犯错会受委屈,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支持的方式,有肯定有批评有界限有标准,对于孩子来说才是真正的爱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