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艺术美学的那一点想法

美是一门学问。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艺术不是竞技体育,无法通过竞争比赛分出强弱。那判断艺术好坏的标准由又是什么呢?可能有人会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艺术就是自我感觉好就是好!持这类观点的人十分普遍,在他们看来,艺术是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的。但倘若真是如此,那岂不人人都是艺术家了?

在这方面,我一直相信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我认为,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美最终可能需要符合某种自然规律。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生长在自然界,其思想必然会受到某些自然规律的支配,但人又是生物,在思想行为方面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在审美方面也会表现出强烈的个体差异。纵观古今中外,凡经典艺术作品都是极为严谨的,严谨到数学般的精度,就算是以意境取胜的艺术品(高度感性不注重形式严谨的那类艺术品,例如写意画、狂草书、浪漫主义音乐等等),在意境的表达方面也是精准无误,多一点就会有些神经质,少一点又显得情感不到位。正所谓:“技近乎道,止于至善。”艺术和科学在这方面是何等的相似!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曾说: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法国达索飞机设计师总裁也说过:凡是漂亮的飞机就是好飞机。一架飞行器的外观和科学的气动布局息息相关。当年叱咤风云的苏27战机就是以帅气和机动性能雄霸天下。

黄金分割是艺术领域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最早在音乐中被发现,后广泛应用于绘画摄影等领域。在数学并不发达的中国古代,一流书法家的作品在章法结构上竟然也到处都有黄金分割,这不能说只是巧合。前几年曾有人把圆周率写成了音乐,其美妙的程度足以媲美任何古典音乐。
我想,同样的事物,把他升华为理性就是科学,升华为感性就是艺术。在人的思想中,艺术与科学就是辩证统一相互缠绕紧密联系的。

而我们今天,不管学习任何艺术说到底都是都是在学习艺术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在学习阶段都是在学习他们的共性。而个性风格等等任何主观性的东西待基础打牢根基成熟之后自然就会有,若在初学阶段就要强调个性表现自我那就无异于揠苗助长走弯路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作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