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5:我的反省

2019-09-25  本文已影响0人  JC金晨

不管做什么事,都讲究个输入、信息处理、输出。

写作更是如此。

输出就是你的结果,输出的越多你的收获就越多,别人对你了解也就越多。

这也是一个扩大公开象限的过程。

关键是输入应该是输出的两倍才能保证不断的向前。

前几天,定了个小目标。

写作频率,周一到周五,拆书。周六随笔,周日休息。

本来我还以为这样的频率不错。

直到被一位朋友点醒,拆书都是直接概括一本书的精华,而你这完全是用你的语言复述了整本书。

这分明就是读书笔记,哪是什么拆书。

我一看还真是,但是真正的拆书搞我不会写。

他给我发了一篇别人写的如何写出好的拆书稿,我一看这么高级的拆书稿,我写不了。

因为,我本身积累就不够。

不过,我知道我的写作频率是反了。

应该是,周一到周五,随笔,周六一篇拆书稿,周日休息。

当然一周一篇拆书稿,我可能也写不及格,但起码像那么回事。

而不是把拆书稿写成读书笔记。

最近,阅读量就大幅下降,原因就是被“读书笔记”占用了大量时间。

换句话说,输出大于输入,顺序反了。

说实话,我写“读书笔记”是比较轻松的,选择一个观点,摘抄一个案例,很轻松就能完成今天的任务,甚至不需要动脑。

但是,用处不大。

因为这种输出没有经过“信息处理”,也就是说我在输出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的东西。

所以,相当于没有输出。

不过,具体怎么写,我也不知道。

我又迷茫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