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

牛思

2024-01-06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木三石

原文: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网译:孔子评价仲弓时说:耕牛生的小牛犊长着红色的毛皮,整齐的双角,虽然不想用来当作祭品,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因孔子此一说,便有了后人两说。
孔子一说可东可西,后人附会两说也似乎没有不妥。

孔子一说一。
冉雍因为出生贫贱,且有个不争气的爹,所以总是受人嘲弄,搞得自己总是感觉低人一等。
孔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孔子教学经常有场境感。一次孔子和弟子们在外面看到一头“骍且角”的小牛,全身赤色且角长的饱满,就像是祭祀用的天选之牲,只是小牛之牛父或牛母为犁牛,就是干农活的,而不是专门饲养来准备祭祀牺牲的。于是孔子现场教学,把情绪带入,让大家讨论,虽然小牛出身为犁牛,是不是可以用作祭牲呢?春秋当时,祭祀山川是大事,“骍且角”之牛,专饲不出,就用民选山川之神自然不会嫌弃不享。
经过孔子如此这般,其他弟子不再嘲笑冉雍,冉雍从此也有了做人的自信。
只是这一说,似乎站不住:冉雍之父亦是冉耕、冉求之父,耕、求无虞,独雍有虞?在孔子大学中,没多少学生,耕、雍、求都在那里求学,哪家的小子不开眼去讥笑冉雍,不是自找不痛快吗?冉氏祖上本是周文王,到了三冉之父,前脚颜氏刚死,后脚公西氏就嫁入且生子冉求,这三冉之父果贫且贱吗?还去偷了东西?
昔颜氏将颜徵在妻叔梁纥,是以叔梁纥祖上之德,从而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颜父看重这个,所以三冉之爹能娶妻颜氏也是与其祖上为周文王不无关系,即便到了公西氏续嫁,且能把三冉从两百公里以外送到曲阜孔子学堂读书求功名,公西氏之慧自不在颜氏之下。
孔子这一说一站不住。

孔子一说二。
冉雍有才有志。
仕季宰三月回,且有自己简恭之思,孔子誉有“南面”之才,于是更加留意,更加悉心教导,以期未来。
“骍且角”的小牛还是那个小牛,场境还是那个场境,讨论的题目还是那个题目,但是配方变了,冉雍是那小牛是可以用来为山川之神祭牲的。
于是孔子就随缘劝道,竭力启导,“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孔子大意是,天降大任于斯人,英雄不问出身,只要“骍且角”,即便为犁牛所生所养,也是可以堪当重任的,即使是山川之神都不会嫌弃,而况人乎?
孔子预冉雍有“南面”之才,就此授他日揽降人才之道。
这应该是孔子的正意。
只是孔子所谓“犁牛”非特指三冉之父而是耕于野的人,“之子”亦非特指冉雍而是耕于野的人之子,后人自错意了。
孔子讲道,非特适冉雍,谓冉雍,在场的弟子都可以会意,以成书,后世之见者都可以用意。
是为孔子为学之道,至于能不能为用,就是知行能不能合一的另一面了。一如冉雍,虽孔子期可以“南面”,孔子死后,虽有机会为相,但未再仕。

然,孔子一说还有三没说的。
“骍”之牛为祭牲天选,是周朝礼制,而商则为白,夏则为黑。
礼制是可变的。
孔子研礼,此不可能不知,一如研礼于泰山的林放,再如为哀公说木的宰我。
孔子与弟子外出,看到的是红牛,如果是白牛或是黑牛呢?
老子出函谷关骑的是青牛。

续然,孔子一说还有四不能说的。
孔子之所以开门办学,基本动因是因为自己积极入世,为政,行有不得,还要养家,还要申志,于是办学。
孔子办学主打的是入世为政求干禄,天下学子千万里赴鲁国曲阜求学就为此。
在春秋的天下,千里牛易见而千里马不多。
孔子说犁牛之子,说骍且角之牛,说山川之神,说人从天选,但是那骍且角之牛是怎么想的?
譬如林放、原宪、颜回、公冶长,还有孔子寄予厚望的冉雍,甚至是临死之际把手伸向空中呼喊孔子的子贡。
约言其类,这些还都是孔门一花,另外那春秋九十九花呢?
那骍且角之牛并不是人人都想为之的。
孔子所教授的那功那言那德,在牛那里,且不论是红白黑还是杂,对于那天选的祭牲,或许是唯恐躲避不及的。
以孔子之多慧,自然可思,可知,故曰因材施教。

是为牛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