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文海爱写作,爱生活!教师园地 孩子福地

教育更要丰盈学生的心灵

2017-12-12  本文已影响161人  拂柳低吟

                     

        总理在《聊教育里》曾经说过这样的两句话:“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我们的孩子不光要有分数,灵魂也要很丰满。”

       

        我们的家长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投入教育却是急躁的,总想急于求成。孩子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学各种数学,训练孩子的思维。暑假就更忙了,琴棋书画,各种舞蹈也样样学。生怕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直累得小娃娃们叫苦不迭。

    孩子读小学一年级,每晚得去老师家接受作业辅导。二年级的小朋友写日记曾可怜地问妈妈:“妈妈,你每天晚上都带着狗狗去户外活动,却把我锁在屋子里写作业,啥时候能带上我也出去溜达溜达呢?我要去看看晚霞、白云、田野……我要跟着你一边走走,一边与你说说笑笑。”

        是呀,孩子刚启蒙读书就抓得这么紧,上了初中,高中,家长和老师盯得更紧了。孩子整天除了学习,什么也不去做,什么也不去想,什么乐趣也没有了。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学生的分数成了老师获得高额奖金和名誉的手段,家长把孩子考取名校当作自己的荣耀,配合老师鼓励孩子使劲地学,把孩子当了提分的机器,学校成了增分的加工厂,至于孩子的心灵根本顾及不上了。

        孩子在高压线下,分数果然上去了,却失去了感受幸福的能力了。也没有时间去体会亲人之间的亲情,同窗之间的友情,更别谈如何去培育、维护这些人间美好情感。很多孩子如愿以偿考取211或985大学,几年后读研究生、博士生。可家长真的就幸福吗?身边的姐妹儿子在人民大学硕博连读,一次不甚出了车祸,儿子得知后连一个安慰电话都没有,更别说在身旁照顾了。可能是因为孩子之前向她索要两万元炒股,妈妈没给他,就跟妈妈赌气。妈妈还有幸福可言吗?

      回顾1994年清华大学的朱令,几次被室友集体投毒,如今导致生活失去了自理的能力,智力只能抵达上婴儿;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一连杀了四个室友,难道他不懂杀人偿命吗?难道家里几个姐不读书,只供他一人人上学,他不要感谢父母和家人为他付出的代价吗?有知识没心智对社会危害不是更大吗?2014年复旦大学的黄洋,即将读博,却被同样优秀的室友林浩森投毒身亡。这些无不给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给整个教育机制敲响了警钟!常言道:“前生回首今生缘,数载同窗情谊坚。”同窗之谊为何屡屡出现“同室操戈”现象?可怕的不是下毒,也不是拿刀杀人,是人心啊!本该是栋梁的天之骄子们,又是因什么走上了不归之路呢? 更有名校毕业生在五十岁左右都是正处级,进了监狱的人还少吗?芮成钢不就是典型的案例吗?这些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人的皮囊里缺的不正是真正的智慧吗?他们的灵魂是极度空虚的。如果他们的头脑里装着知识技能,心灵里充满善良和爱智慧,又怎能会做出那些扼腕痛心的事情呢?

        习书记曾说要潜心育人。潜心是一种境界。可现在有几个人能潜下心来做事?亚里士多德主张教育的中庸之道。他的观点不是说分数不重要,大家都知道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绝对不成立,但只谈分数而忽视人心灵的滋养,一定是有缺陷的。做教育如果偏颇了,必然会酿成后果。凡事不能过头,也不能不够。只要老师们摈弃浮躁、功利之心,潜心研究学生,不偏不倚的搞教育,把提分与研究学生的内心一起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孩子就不至于迷失了自己的灵魂。

        教育的本质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更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智,丰满的人格!当然,老师自己如果是个冷血动物,或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化,遇到不满或打击,容易偏激,经常说过激的话语,或作出过激行为,都不能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教师是杜绝学生心灵污染的源头。其次,中学的每周一次班会,每月一次主题队会不能全是励志篇,适当搞些文学作品交流会,好的音乐欣赏等看似与学习无关紧要的东西。这样努力的结果必然能培养懂得感恩,学会爱别人,拥有善良和智慧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操的学生。教育的速度也会慢下来,学生的心灵真正得以成长、强大。正如李克强总理说:“一个人灵魂深处有爱,善,智慧这三样东西,这个人今后即使技术差一点,才能差一点,又能差到哪里去呢?而恰恰这些东西是全世界普适价值,但现在很多人都忘了。”

        期待社会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学习同等关注。让学生心灵充满真善美和无穷的智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