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杂谈哲学之光读书

儒家十讲之儒家人物-孟子(Ⅲ)

2019-05-20  本文已影响120人  穆翕

    我想诸位对于性善论的内容一定十分了解了,也就是人天生懂得仁义礼智这样的美德,需要后天的保持与深化,因此,我也就不多加赘述了,对比其相对简单的含义,我更关心其内在的逻辑以及联系,所以,今天我就着重来谈谈孟子宣扬性善论的原因以及内在逻辑。

   我认为其最简单的内在逻辑,就是孟子运用了心理学观点来进行论证: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

    简单地说就是在看到一件事情之时就会有不忍之心,这不忍之心又外化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种形式,也就分别对应儒家最为传统的四德仁义礼智,这四德可以说是儒家先贤观察社会生活得出的结论,在《孟子》之中,曾有这么一则形象的比喻“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通过许多类似这样的社会现象,孟子便总结整理成了四德。其内在逻辑大概是有着道德色彩的真理,与物质世界之中,类似于人都要吃饭这样的判断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将这四德进行整理,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那就是四德=善。因此,正是因为四德=善,人天生又有四德,则人天生就有善的美德,故孟子得出了性善论。

    孟子的理论看似严谨,是从人世的主要构成,人的日常表现进行推导之后,得出的结论。但是,我们若要仔细进行揣摩,便发现实际上孟子这种推导思路是存在问题的。首先,我们有理由认为孟子在进行社会调查时(这里我将孟子观察社会行为的过程称为社会调查)的方法是有问题,其观察人类行为的方式趋近于自我导向性,也就是观察一个或许多个自主的社会行为,并依据主体的自我导向以推广到社会层面,成为一种泛社会化的思想。笔者私下也喜欢看一些社会学的书,深知对于人类社会的调查研究是一件极其复杂并且繁琐的过程,我们无法研究整个社会,因此,只能通过最为广泛的个体抽取,进行资料的整理,得出结论,这就类似于孟子的推导方式。

    但是,我在这里为什么去说孟子推导的结论是存在一些疏漏的呢?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是善良的,但是我们如何去判断其是先天所赋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呢,仅仅通过一个下意识的行为,就能判断人的恻隐之心之来源是否太过绝对了呢。这是单从心理学的方面上来说,如果在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个问题会显得更加复杂。比如,人有条件反射,肌肉有机械记忆,我们无法去判断个体导向的来源,是心理的,还只是肌肉的,是单纯的神经刺激的,这样的理解显而易见地是片面的,是形而上的。因此,我认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存在问题的。但这也只是从我们后人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研究方法已经是当时最高水平的研究方法了,这种方法在现代的心理学之中被称为自然观察法,其缺点便是上文我所提到的得出结论极大可能为表面性的,无法确定心理活动的变化以及原因。我这样说也正是我主观上将性善论,归类为一种自发的心理活动。

    因此,我更为推崇自然实验法来验证这个观点,只可惜受限于当时的时代条件,孟子无法通过这个更为科学的方法来得出结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