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憚以最美好的角度去看
2020-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YanaeYang
有人相信人性本惡,人本來就是懶惰貪婪自私的。
這本身沒有錯,因為並沒有一條標準告訴人們--你應該怎樣想或不應該怎樣想。
只是這樣想的人,他給自己創造的世界就是人性本惡的世界,他會不斷在自己的生活中看到人性之自私和懶惰。
當大多數的人都這麼想的時候,又有一些人對此覺得很不幸很氣憤的時候,就會產生憤怒。
憤怒會滋養這個循環,讓更多無意識的人,在潛意識中臣服於人性本惡的世界中。
打破循環,並不是告訴人們,你不應該這麼想,停止覺得人性本惡,人性是美好的啊。
這是無意義的。
很簡單,只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堅定滴相信,人性之美好,不憚以最美好的角度去看待別人的任何行為(哪怕是所謂的“惡行”)
這至少快速地在自己周圍形成一個善的小世界。
當面對“性惡論”和支持者的時候,給他們空間,無需去反對,這是他自己的自由。只用行動去用善照耀他。
很多人(也許是絕大多數人)覺得人生是苦的。
那可能是因為(我不敢做診斷,但是大家可以自己去體會一下),他們沒能體會到彼此貢獻彼此合作來滋養自己的美好和滿足。
這種互利的關係並不是交換,並不是“讓自己快樂”的條件或者必須付出的成本和代價。
而是真真的利益他人。偉大無私的母愛是最容易被體會到的情感。母親真心地為孩子付出,哪怕再苦,也是滿足的、無怨無悔的。
也不用對世界上各種論調--有神的無神的、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的、文明衝突的黑暗叢林的等等所迷茫困惑。
因為根本沒有標準答案。
那只是反映作者或者作者代表的一群人自己的思想。他們把他們看到的、感知到的、分析到的呈現出來,
那只是他們所生活的世界。雖然無可否認,也許也是大多數人相信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但那可以不是我的世界,不是你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