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春秋时期男子的称谓(一)拜托别再叫什么姬重耳、姜小白了
昨天写了【科普】春秋时期的女子究竟该怎么称呼?之后,恰好看见几篇先秦历史的文章,其中都把其中的历史人物用姓+名的格式写了出来,比如姬重耳、姜小白、姬旦、嬴任好、姬寤生等等,看了之后真的忍不住想吐槽几句,因此今天就继续写一些春秋时期的男子称谓是什么样的。
前言(貌似有点长)
首先强调一下,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我们当代文化,甚至是后来帝制时期的古代文化都是不同的。这一点就好像是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同的。当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的时候,就应该尊重当时的文化传统,而不能用我们现在的观念去套用当时的人和事。
就比如西方文化中人的名称是把名写在前面,姓写在后面的,我们通常都会尊重西方文明。在提到西方的人物的时候就会称呼其比尔·盖茨,威廉·莎士比亚,而不会强制地把他们颠倒过来,用我们自己的习惯去称呼其为盖茨·比尔,莎士比亚·威廉。
当然,作为弱势文明,中国人在与西方人交往,或者是在使用注册西方的某些社交软件的时候,会被迫把自己的名字颠倒过来。因此很多中国人到了国外之后名字就变成了化腾·马,健林·王等等。
这种状况与西方文化处于强势地位是分不开的,强势的文化通常都会有一种傲慢的成分在里面,弱势文化不得不屈从于强势文化的影响力去被动地做出改变。
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很多中国人出国时,已经不再别别扭扭地非要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了。国外的科技公司在开发软件的时候都会注意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比如Facebook和Skype中出现中文名的时候,会自动地将姓名互换位置,调整成适应中国人习惯的格式。
当强势的现代文明遇到了弱势的先秦文化时,这种潜藏在我们内心的那种不自觉的傲慢就会发生作用。先秦时期的男子虽然有姓,但是在政治生活中只是把姓作为一种图腾,人与人之间交往时是不会提对方的姓的(战国后期有很多人以姓为氏的情况除外),否则就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
我们现在所说的姓,实际上就是当时的氏。而当时的姓其实就是族群的名称,就好比现在的少数名族的族名。如果把一个族的族名加在一个人名字的前面,只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有谁见过把人叫做满启功(启功,满族,爱新觉罗家族后裔)或者回寿彝(白寿彝,姓白,字肇伦,又名哲玛鲁丁,回族人)的?
因此我们在称呼春秋时人物的时候,就应该尊重当时的文化传统,按照当时人们的习惯来叫。只要不是那些涉及到避讳之类的会影响对人物认知的习惯,都应该得到尊重。因此就不要再叫什么姬重耳、姜小白(好歹你叫个吕小白啊)、姬寤生这样的称号了。
好了,现在言归正传。春秋时期男子的称谓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他活着的时候,称呼的格式是:身份标识(氏)+中介词+名、字+尊称;一种是死后的称谓,格式是:身份标识+谥号+爵位。另外还有当时人们交往中互相之间的尊称、贬称、谦称的方式,现在就在这里一一加以介绍。首先介绍的是第一种:
身份标识(氏)+中介词+名、字+尊称
春秋时期男子称谓的通用格式
身份标识——氏
春秋时期的贵族通常都有氏,氏的作用就是为了标识一个人的身份。因为氏的来源一般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获得封地。
能够获得封地的,要么是天子或诸侯的旁系兄弟,在三代之内分宗别祀之后,原来的宗主给予封地,从而获得自己的氏;要么就是他们身边的有功之臣,因为建功立业受到封赏而拥有了封地。
春秋时期,能够建功立业的通常都是贵族。庶人虽然有参军的义务,但是通常都是出苦力,很难获得封赏。野人则连参军的资格都没有,就更别提什么封赏了。因此获得封地而拥有氏,本身就是贵族的特权。
贵族选择自己“氏”的名称,一般有三个来源。
第一种是以封地的地名为氏。比如晋武公时所封的荀息和韩万。荀息原来叫原氏黯,被封到荀地,以地名为氏,称荀氏;韩万是曲沃武公的庶子,名万,在被封到韩地之后,就以韩为氏。晋献公时伐霍魏耿,获胜之后把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到魏地,他们就以魏为氏。
赵氏的来源则是在西周时期,周穆王封嬴姓的造父到赵城建立赵国。赵国灭亡之后,孙叔带入晋为官,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赵为氏。这也是后来三分晋国的赵魏韩三家氏的由来。
诸侯国君的氏一般是自己所封的国名,比如晋国、鲁国、郑国,国君的氏其实就是晋、鲁、郑。而齐国因早期的封地在吕,因此并不以齐为氏,而是称为吕氏。
第二种是以官职为氏。晋国的士氏原来是唐国的杜氏,西周时期周宣王杀死了杜伯,他的儿子杜隰叔到了晋国担任士师(法官)的职务,他的后代就以士为氏;著名的有晋献公时期献计诛杀桓庄之族的士蒍,以及后来文公时代的士毂、士会、士缺等卿族都是士氏家族的代表。
另外还有中行氏。晋文公的时候为了防范戎狄的侵扰,建立了步兵三行。出自荀氏的荀林父担任中行统帅,此后就以中行为氏,称作中行林父。其他的比如上官、司马、宰、卜、屠,都是典型的以官职为氏的例子。
第三种是以长辈的名或字为氏。最典型的就是楚国国君的熊氏,就是出自于他们先祖鬻熊的名字。其他的如宋国的汤氏,来源于宋桓公的儿子公子汤的名;鲁国的展氏,来源于公子无骇的字子展;臧氏,来源于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彄的字子臧。
一个人的氏并不是固定的,当他有了新官职或者新封地之后,有时也会以他的新官职或封地的名称来作为他的氏。比如晋惠公的谋臣郤芮,原本的封地是郤,因此为郤氏(还有说法认为是晋鄂侯的后代,以鄂侯的名字郤为氏)。后来又封到冀,改为冀氏,称冀芮。
晋惠公的另一个谋臣吕甥,因为最初的封地是吕,因此是吕氏。后来有了新的封地瑕、阴之后就又被称作瑕甥、阴饴甥;甚至把多个封地连起来,称为瑕吕饴甥(饴是他的名,甥是因为他是晋献公的外甥,晋献公死后把甥改为了省,叫做吕省)。
另外还有晋国的公族郤步扬,他本是郤氏,因封在步邑,因此又称作步氏,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是把两个氏合在一起的,称作郤步扬。
晋文公的大臣胥臣,字季子,因封于臼地,又叫做臼季;因为担任司空的职务,就以司空为氏,称作司空季子。
从这些案例都可以看出,春秋时期一个家族的氏,与我们今天的姓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他们的氏可以随时更改,家族中没有继承宗主的其他子嗣,在分宗立嗣的时候都可能会更改他们的氏名。而即便是同一个家族,也有可能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氏。
因此氏本身的职能就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普通的平民或身份较低的侍从,用来区别身份的往往是他们所属的职业,或者其他的属性。比如宦官,通常用寺人、阉或竖来表明其身份。晋国多次刺杀晋文公的那个宦官,人们通常叫他寺人披或阉楚。齐桓公手下的宦官,叫寺人貂,齐国人痛恨他,又把他叫做竖刁。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种姓制度,用氏的有无来区分国民的高低贵贱。
而对于天子和诸侯来说,情况往往就会特殊一些。天子和诸侯的身份很容易区分,国内的大夫们肯定不敢直接称呼他们的名字,只能称天下共主的周王为天子或王,称国君为君或公。
诸侯国君之间交往的时候也往往不称氏,而是以晋侯、齐侯、郑伯等爵位来互称。在议论其他国君需要加名的时候,也是称其为晋侯重耳、齐侯小白、郑伯寤生。
当然了,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这套爵位系统早就崩坏了。诸侯国的君主们不管原来的爵位是什么,都已经自称为公了(比如爵位最低的许国,本来是男爵,这时也开始僭越称公了)。因此为了对对方表示尊敬,可能并不严格地按照爵位来称呼,而是统一口径,称对方为晋公重耳、齐公小白、郑公寤生了。
国君的儿子们,都统称为公子某;公子若没有继承君位且没有分家,他的儿子就是公孙某。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子、公孙其实就是他们的氏,代表了他们的身份。
大夫们单独会见某位公子的时候可以直接称公子,若是多个公子一起出现需要区分,可以称呼其为公子重耳、公子夷吾。若是与其他国家的公子也混在一起,就可以称为晋公子重耳、齐公子小白。
公孙在东周历史上也比较常见,比如郑国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秦穆公的谋臣公孙枝(据说是晋国公子之子),引发齐国内乱的公孙无知,宋国公子汤的儿子公孙寿,以及后来的晋悼公原来就叫公孙周等等。
天子的子孙也同样,实际上就是以王子、王孙为氏,常见的比如王子带、王子颓、王子党、王孙满、王孙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