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疑惑
昨天参加一个《道德经》学习的开学课程,有个环节是参加的学员作自我介绍。
班里有个女子,怀里抱着一个两岁多的孩子,肚子里还有一个孕19周的胎儿。昨天高温近40度,她来参加这个课程,我已经觉得不可思议了。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她说,为了更加精进自己,她已经坚持八百多天五点多起床,计划以后四点多就起床。
当时老师和学员给与了热烈的掌声。这更让我有点无法理解。
首先,对于一个孕妈妈来说,合理的饮食、愉悦的心情、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健康的所需条件。
她四、五点多起床,这样多多少少会影响睡眠。这是不是与道德经所倡导的“道”,也就是一切事物要遵循的规律有那么些许不适呢?老古语说,日落而息、日出而作,这是顺应自然规律。
当然,现在这个季节,太阳四五点钟确实已经东升,但也仅限于夏季这么一段时间而已。一年四季,更多的时候,四五点钟还是漆黑的。
再者,她还带着一个两岁多的宝宝。身边有宝宝的人都知道,夜里不知道要起来多少次看看宝宝的睡眠情况。这样一来,我不知道这个孕妈妈还有多少优质的睡眠质量,来保证腹内的胎儿健康。
学习道德经,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这个更好,我想是不是包含精神更好和身体更好,顾此失彼,是不是正好印证了道德经里相反相成的辩证思维:孕妈妈用早起床的行动致敬经典,精神得益,反过来,身体有损。更何况,她是一身两体。
仪式感是应该有的,但若固执于仪式,忽略了本质,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呢?何况,早起床怎么就与学习精进《道德经》划等号了呢?这是我非常不明白的地方。
起点是错,不会有正确的终点。那么,这个孕妈妈致敬经典的思维,是否有那么一点点偏差?且她在说到已经坚持八百多天五点多起床、计划以后四点多起床时的语气,带着骄傲与自豪,这更让我无法理解她何以“引以为傲”呢?
当然,她的情况我不十分了解,仅凭她当时的自我介绍知道了这么一点点。因这一点点,引起了我的一点点疑惑。
给孕妈妈的掌声,让我突然不那么想去上课了,对孕妈妈有悖正常的孕期行为没有给予及时的指正,也是有那么一点点让我却步。
不过也知道,学习任何古代经典,都要抛弃现代思维定式,尽可能的把自己置身于当年的环境中。
若是置身于那个时代,那时的孕妈妈确实没有现在这么娇贵。但也不可否让,那个年代,孕妈妈、婴儿的死亡率不低,这说明,有些事情可以置身那个年代,有些事情不可以。
《道德经》我不过只是知道“道可道”这几句话,更别提理解了,带着疑惑自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