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艺海今日看点

黄金时代|香港艺术展小记

2017-04-01  本文已影响149人  瑞亚子

3月底的香港艺术周,展览丰富,空气里弥漫着艺术的味道。一年一度的Art Central和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 HK)如约而至。

艺博会上的作品涵盖从传统的架上绘画、雕塑到综合材料,多媒体互动装置等等,琳琅满目。看到这么多高质量的艺术品,心里很激动,甚至看到有些作品会莫名感动、欢喜、惊艳。这也许是我离不开艺术的原因吧。虽不能至,心之向往。

暴走7小时,我先看了Art Central,再看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Central参展的画廊,规模稍小,所展出的作品年轻新锐,而参展巴塞尔的画廊和艺术机构名气更大,所展出的作品相对成熟,价格也更高。我们能在巴塞尔上看到国内外一些著艺术家的作品,例如莫兰迪、奈良美智、蔡国强等等。

莫兰迪 奈良美智 蔡国强

在 Art Central上,我和红门画廊主Brian,韩大哥聊了会。青年艺术家李金国和陈灵刚的作品反响很不错。这当然离不开艺术家的努力,也离不开红门画廊的推广。Brian是从“艺起”画展上买了一些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从中发掘了几位有潜力的艺术家,李金国和陈灵刚就是其中的几位。

以下为 Art Central 部分作品

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场,我首次看到英籍藏族艺术家贡嘎加措如此宏大的作品。他将传统西藏文化和全球大众传媒文化元素相结合, 这些元素与我们当下文化身份的认同不断地相互作用和影响。贡嘎通过拼贴排列佛像、传统唐卡中的几何形状以及西方文化的插图来传达他心目中的人类社会不同层面的共存。

以下为巴塞尔艺术博览会部分作品


贡嘎嘉错(Gonkar Gyatso)|《家庭相册》(Family Album)2016 Pear Lam Kukje Gallery / Tina Kim Gallery | 韩国艺术家金守子|《DeductiveObject》(2016年)

关于艺术展的参与度
大家参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热情高涨,3月23日普通观众展览第1天,3000张现场票2个半小时售罄。很多观众不惜排队1、2小时买票,从里面的大厅一直排到了路边的人行天桥。

整个会场观,不管是巴塞尔还是Art Central,观众参与度很高。一些普通观众会咨询作品信息,了解创作背景。大部分画廊的销售情况很好。我在展览的第2天看到很多作品旁有贴了小红点,表示已售。

2014年在上海K11举办的“印象派大师·莫奈大展”,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迎来了30万的人流观展。单在门票和艺术衍生品方面的收益就接近3000万人民币。当看到有30万中国中产阶级人士愿意花100元人民币在K11看“印象派杰作”展的时候,应该是满怀热情地观察这一大批未来的艺术赞助人,如此雄厚的社会基础足以能够让艺术成为大众话语,而这一切正在我们眼前发生。

2016年中国重回全球最大艺术市场地位。在过去的几年里,前往迈阿密参加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画廊越来越少,来香港的画廊却越来越多。

中国的艺术市场以北京、上海、香港为代表的城市新兴中产阶级正在蓬勃发展。更多艺术机构不仅着眼于画廊、艺术馆等一级市场,拍卖会等二级市场,也把更过的目光转向普通艺术爱好者,有消费意愿的新兴中产阶级。

线上推广平台,线上拍卖平台,艺术家交流平台,更是拉近了普通消费者与艺术的距离。普通消费者最初购买平价的艺术品更多的是出于愉悦生活、装点家居的意愿,而不只是行画、复制品等非原创作品。中产阶级的崛起,消费的升级,使得有更多的人把精力投放的艺术品上。

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这是大众艺术市场最好的时代。

谢谢阅读!
【本文由“瑞亚子”发布,2017年4月1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