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文/雪中萍
作学生时,所学鲁迅文章最多,只觉他是个倔强的人,看那直竖的头发,便可窥一斑。不能理解他为何有那许多的正义,用投枪匕首与敌人斗争有何作用。
做老师时,所教鲁迅文章最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越发理解鲁迅的倔强,也更理解他为何被誉为“民族脊梁”。在那个年代敢说真话,坚持说真话,敢于斗争的人的确难得。鲁迅先生真可谓前有古人,后无来者了。不时思维会跳跃一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鲁迅如果身在今天,会怎样呢?
抓住假期的尾巴,与爱人带着女儿,走进鲁迅故里,走近鲁迅。
诸暨到绍兴很方便,坐大巴不到一小时,有公交车直达鲁迅故里,九点多就顺利到达。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先到了鲁迅祖居,女儿慨叹鲁迅家里房子真多,真大,还说自己住这里一定转晕,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我还与女儿讨论,这么大房子,夏天热冬天冷,也挺难过。厨房是够大,条件比现在可是差远了,还是现在的日子更幸福。而我们如今的幸福日子,也一定有鲁迅的一份贡献啊!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看鲁迅纪念馆,了解鲁迅的成长历程,也惊叹于他的创作之多,很惭愧我们只读了一丁点。女儿看到里面藤野先生塑像,范爱农照片,长妈妈买给鲁迅的《山海经》,及一些文章的原稿,女儿读着并激动的说看过这篇那篇,我想她一定体会到了多读书的乐趣。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到了百草园时,女儿兴奋的背起“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终于找到了石井栏,却不知皂荚树是哪一棵,也没看见桑葚,更没看见油蛉黄蜂之类的。女儿有些失望说:“也没啥好玩的嘛!”我与女儿讨论:百草园其实就是鲁迅家的菜园,对于孩子来说,可以开心玩乐的地方就是好地方啊!你小时候玩跳房子不也不亦乐乎?
三味书屋与百草园相比的确显得古板,女儿在“梅花鹿”画像与“三味书屋”的牌匾下拍了张照片,又找到刻“早”的书桌,就算见过了,看来小孩子都是不喜欢被束缚禁锢的。
见到孔乙己的铜像,女儿研究的一番“回”字的四种写法,也买了两包所谓的“茴香豆”尝尝。这便是经典的一个意义所在,《孔乙己》也让绍兴的“咸亨酒店”和“茴香豆”的生意不错啊!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匆匆走近鲁迅,还需多读鲁迅作品。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走进故里,走近鲁迅
路过沈园,其实就是一园林,因为陆游与唐婉才出名吧?也累了,就没进去,不太喜欢这种爱情悲剧,相爱却不能相守,《钗头凤》再美也难解遗憾。
2018.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