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牌杂忆(二)
先介绍下桥牌这个游戏吧。桥牌用的是普通扑克牌,54张牌去掉大小王,剩下52张牌分发到东西南北四个人手中,每人手中13张牌。对家是搭档(同伴),东西联手对抗南北。
每副牌分为叫牌和打牌两个阶段。叫牌过程中,每个人通过叫品来描述自己手里牌型(13张牌在黑桃S、红桃H、方块D和草花C四门花色间的分布,花色从高到底的排列为S/H/D/C)及牌点(A最大,2最小;A为4点,K为3点,Q为2点,J为1点)。
叫牌目的是为了形成定约,即约定主打方需要赢得多少墩(每人出一张牌,牌张最大者赢,即为一墩)。叫1S就是承诺你和同伴使用黑桃做为将牌,取得七墩;叫2D则是承诺你和同伴使用方块做为将牌,取得八墩,以此类推。在叫牌过程中,下一个人的叫品要比上一个高。如果你上家叫了2H,你就不能再叫比2H低的叫品——1C、2D和2H都不行。你至少应该叫2S。
叫牌存在不同体系,不同叫品传达不同信息;既要选择合适的叫品让对搭档了解到自己手里牌的情况,也要通过对手的叫牌,去判断对方手里的牌。是选择比对手更高一级的叫品来抢到定约,已方成为主打方;还是选择不叫,让对手取得定约,自己变成防守方,都需要综合从叫品中获得的各种信息,权衡双方牌力后做出选择。
确定定约后,就进入打牌过程。抢得定约一方中首先叫出定约花色的人成为做庄人,搭档需要把自己手中的牌摊开,成为明手。除明手外,余下三家都可以看到26张牌,结合叫牌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随着打牌进程去进一步判断余下牌张在另外两家的分布情况,选择打出最合适的牌张,获取赢墩,以完成或者击败这个定约。
无论是叫牌阶段还是打牌阶段,清晰的逻辑推理、良好的判断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桥牌是一门合作的艺术,搭档之间的尊重、信任和默契都会影响到牌局的最终走向。
如果说选择一个好的搭档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情,估计会有耸人听闻之嫌。但桥牌史上的确发生过因为一副牌而命丧黄泉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是1931年发生在堪萨斯城震惊全美的“本涅特枪杀案”。
春夏之交的一天,约翰·本涅特和妻子迈尔特莉与来访的霍夫曼夫妇打桥牌,本涅特夫妇因牌起了争执,相互间的指责越来越刻薄。在本涅特先生把一副定约打宕后,他夫人不满极了,说他是‘臭牌手’,他立即反唇相讥。越吵越凶,本涅特绕过桌子抓住他的妻子并打了她几下。
“只有没教养的人才会打他的妻子!”本涅特夫人以变了调声音反复说着。她丈夫从椅子上跳起来叫喊道:“我马上就到旅馆去过夜,明天就离开这座城市!”
当本涅特夫人突然冲进她母亲的卧房,从梳妆台抽屉里抓出手枪,握着手枪冲出来时,本涅特正在浴室旁的书房里收拾行装;见情形不对,本涅特慌忙逃进浴室并急速关门,可是枪响了,两颗子弹击穿了浴室的木质门板。本涅特被击中了,失去知觉并倒在了地上。在本涅特倒下时,他的妻子突然从愤怒中清醒过来并向他跑了过去……
同年晚些时候本涅特夫人因枪杀案受审,但法庭最后宣布她无罪释放。
仅就我所观察和了解到的,夫妻两人都打桥牌的很多,但互为搭档的很少,通常都是夫妻俩拆分开、和其他人另组搭档。想来这并不单纯是“本涅特惨案”的影响,而是因为里面的确蕴含着更复杂的人性。
所谓“亲近生慢辱”,相比与其他人相处,有时夫妻间反而更缺乏必要的尊重,尤其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更容易口不择言、引发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