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决胜课堂(卫兵读书笔记17)
2007年—2009年,我校曾全员参与了国家级课题“有效教学与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的子课题《有效技能与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并荣获了国家级一等奖。
10年时间过去了,现再读《创新教学,决战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与展望》一章,内容似曾相识,感悟缺颇为不同。尤其是合肥市正在大力推进“美丽校园”建设,“美丽课堂”是其中之一。如何着力创建,有效教学就是抓手与关键,这是我们的理论依据和方案源泉。
一、“教师研究共同体”应成为共识
钟启泉教授指出,“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教师文化的创造。有效教学可以大大开拓“教师研究共同体”的实践空间。这是因为,承担起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从根本上说,不是每一位教师,而是整个教师团队;不是每一间教室,而是整个学校;不是每一所学校,而是整个文化。其实,教师研究共同体是一种超越了学科、超越了教室、穿越了学校的同整个社会、整个世界息息相通的共同体。
不知目前还对集体备课颇有微词的教师们,如果细读这一段话,会怎样进行反驳?我们当今的教育界,又有多少人的思想能真正达成此境界?我们当今的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如此理解教育、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联?
所以,至少我们要更加坚定“集体备课”的文化自觉,通过集体备课的平台,让老师们成为“学习研究共同体”,每个成员之间更多的是合作与关怀。通过人人参与、平等对话、真诚沟通、彼此信赖来发展合作精神,激发道德勇气,共享经验知识,实现自我超越。每位教师一定要破除小农意识和知识分子的狭隘观念,要能够用勤奋的自我战胜懒惰的自我,由平庸的自我变成有能力的自我,由旧观念束缚下的“小我”变成新形势下需要的“大我”,在完善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人只有达到此境界,才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二、“学的课堂”须收放有度
“有效教学”要求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从“传递中心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教学”。教师应自觉转变角色,自觉创造崭新的课堂教学,努力做到收放自如,要敢于放,同时要研究收,不该放的坚决不能放,否则就会导致“乱”,该收的时候一定要收,否则信马由缰,只有给“放”一个界限,才能保障“放”的效果。比如学习的主要课题、内容、方法的确定,教师还是要攥在自己手里。只有这样,学生看起来是无序的氛围里“活”,才能没有打闹、没有起哄、没有偷懒,学习的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又怎么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呢?
收和放围绕的一个中心点就是任务。任务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平台,也是活动的目标。课堂之“活”,是要求学生把学习收获传递出来,外显西葫芦,在传递过程中使收获得到梳理、整合、丰富、矫正、弥补和提升,而听与思是表现的前提和条件,假如听不清楚、思不明白,又哪里来的课堂表现呢?如此,方可落实好每一位学生的基本人权——“学习权”。
三、决战课堂,决胜课堂
“有效教学”的研究召唤一线教师“决战课堂”,这是天经地义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只有立足课堂,决胜课堂,素质教育的质量才有保障。我们所有的课堂都要努力做到学习的大容量,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真正地落到实处。学生参与、学生快乐、学生自信、学生成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上学生用知识和智慧追逐自己的梦想,用快乐和幸福体验宝贵的课堂,用收获和能力汇报社会的关爱。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师生的乐园。
1.切实加强预习环节的教学
以前我们在教学中也曾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更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甚至我们还专门对预习环节进行学科探索,但是,我们只要反思一下,就可发现,一方面,我们对预习这一环节只有要求、没有落实,或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我们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一环节的应有价值,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布置预习时,任务不明确,没有分解学习任务,没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对学生的预习能力进行专门培养。
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预习环节,加强对预习环节的具体要求、效果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尽快找出一种有效的预习指导模式。
2.尽可能开展课堂互动,把学生个人认知过程外显化
“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要求教师关注影响到学习或问题解决的效果的“社会互动作用”的重要性,创设“社会互动作用的”学习情境,即聚焦一个目标,众多的拥有同样或不同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者,共同分享问题的情境,相互影响、思考和行动的活动。
每位学生个体的内部心理状态、心理过程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因此,对每位学生通过观察其解决问题的状态、测量其完成课题的成绩,从结果来推测其内部的认知过程。这需要采取使学习者把内部过程加以外显化的方法。即采取“话语报告分析”和“叙事报告分析”。
每位学生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每位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中都会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信心和兴趣,都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取得优秀学习成绩的同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安排更多的时间开展课堂互动,提供一些让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展示中提高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合作交流意识,更多有面向自身的自我启发、自我发展的内心活动,让课堂呈现出活泼的情景,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3.课后作业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
课后练习实际上就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那么,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既能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又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去拓展知识面,去自主探索;同时也减轻了我们教师批改大量作业的负担,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探究教法,指导学法,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共同感受生命的精彩,提升生命质量。
4.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理与提炼
整理、加工、提炼知识结构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又是巩固提高学习效果的必然环节,还是形成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很容易忽视这一点,结果学生学习的都是一些零乱的知识点。这样的学习结果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利于学生认识学习内容的实质与核心,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创新。
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提炼的意识,要给学生总结概括的时间与空间,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让总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习惯。
希望有一天,我们在通往教室的路上,心里想的不是这节课该怎么讲,而是怎样更好的让学生学;我们的学生,个个都“学着乐,乐着学”,在课堂上能大胆说话,自主、自在、自信、自然、自由地学习;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对话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