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就是说事实?难怪老板不喜欢你
某天去签合同,正巧又看到老同事安妮在批评人。
等那个满面通红的小姑娘转身离开后,我笑着问安妮,又是她?我每次来都碰到,好像已经第三还是第四次了?
安妮直摇头,太小白。她调出邮件给我看,我立刻就理解了她的无奈。
小姑娘用一周的时间去做线下调研,然后给安妮发了一封邮件。
安妮:
经过大量调研,我得到如下有价值信息,现汇总给你:
XX店,川菜口味的水煮鱼很好吃,吃饭时有十几桌都点了。
XX店,偏粤式风格,连续三年获得了美食联盟的诚信商家奖。
XX店,特色菜有5种,口味都不行,不过餐后甜点有20种,样子很精致。
XX店,服务员的服装很有特色,有浓郁的泰国风,曾得到过地方电视台的采访。
……
安妮带的这一组人,平时负责策划、线下调研,写特色文章。这次选题是打卡饭馆,介绍美食。
安妮郁闷地对我说,你看传来的这一堆,美食主题是什么?食物风格?品相?还是食材?什么分析都没有,新人太不靠谱了。
小姑娘要怎样汇报,才能切中要点,让上司满意?
现代职场中,搜集一堆信息、数据,不加分析就塞给老板的现象常常出现。只给事实(信息、数据、图文),缺乏后续行为,让事件无从着手,是职场新人最易踩的坑。
日本著名经营顾问大石哲之采访了多位曾在咨询行业工作的咨询师,从沟通、思考方式、职业化素材等方面,用心总结了30个工作技巧,汇集成著作《靠谱:顶尖咨询师教你的工作基本功》。
他在书里提出了著名的“云-雨-伞”思维模型。
(事实)天空出现乌云,
(分析)眼看就要下雨,
(行动)带上伞比较好。
云-雨-伞理论是对事实、分析和行动(建议)三者的比喻,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分析为思维输出形式,最终的落脚点是行动,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闭环。
云代表“事实”,是用眼睛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谁都能看得到天上有乌云。
快要下雨是“分析”,是从出现乌云推测出来的。
带上伞是“行动”,是从“就要下雨”这个分析得出来的。
听起来很高深,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
举两个例子。
减肥的女生上秤看到体重增加,就会回想到罪恶来源是今天晚餐吃肉了,于是决定明天晚上绝对不吃肉!再想想,算了,明天连晚饭也别吃了。
体重增加是事实,思索热量来源于晚餐的东坡肉是对事实的分析,明天不吃晚餐是采取的行动。
再比方,宝妈育儿。
(事实)大冬天,孩子要穿纱裙。
(分析)妈妈跟宝宝说:穿纱裙的话你会冻感冒的,之后会吃药打针,可难受了。
(行动)孩子说:那我穿上毛衣毛裤,然后在外面套上纱裙,这样就不会感冒生病了。
由上可知,安妮的那个小姑娘只是摆出事实(信息),没有做出分析,更没有行动建议,所以,任务毫无达成度。
生活中,我们惯于用云-雨-伞思考,但在工作中,我们又常常会遗忘掉这个思维模型,于是就会形成汇报的漏洞。要怎样才能有效运用,阻截漏洞,为职场添砖助力?
3个常见的汇报漏洞
1.只提交“乌云”。
这是职场新人最常犯的错误,如前文中的小姑娘。她的邮件只给出一些貌似相关的数据和报道(连续三年获得美食联盟诚信商家奖)。
又或者,是从调查的事件中,提炼出了一些观点(特色菜有5种,口味都不行),就草草当作报告上交了。
为什么能拿到诚信商家?5种特色菜有哪些?口味不行,是指哪些方面,过咸过辣过于清淡?食材不行还是烹饪技法不行?评判不行的标准是什么?调研的最后,这一期美食栏目要写什么主题?
……
缺乏分析和结论,数据再多,图表再花哨,对解决问题毫无裨益。被上司批评,甚至驳回重做的可能性自然就非常高。
2.依据太简单。
这个常见错误最核心的地方,在于简单参照依据,就做出了评判。
假设出现乌云,说明要下雨,立刻就给出结论:带伞。但并没有仔细想过,即使是快要下雨了,能采取的行动却不止一个。例如,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推迟行程,等雨停了再出发;可以取消出行,改日再办等等。
乌云只是一个参考因素,还应关注事情的紧急程度和下雨的时间长短等等。
在职场上,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即你要带着多种行动方案给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让领导做问答题。
3.混淆意见和事实。
我曾经带领学员汇总拆解过10W+爆文,有一个学员的信息反馈就是典型的“汇报黑洞”。
他汇总了不少文章,却均无出处。在拆解后,他往往会带一句评价。例如这样:
评价1:这篇很鸡汤,让人感觉腻,但现代人就是喜欢喝。
评价2:标题能突出了数字与反差。
评价3:作者细致的感受能给读者以代入感。
我问他,这些文章涉及到网络多个平台,信息来源分别是哪里?这些评价,是平台做出的分析?还是读者的分析,作者的分析?哪些是你自己的分析?
如果没有做细致调研,不能分清意见和事实,写下这些结论则没有意义。因为,很有可能你的思考,只是别人思考结论的延续。
换句话说,即你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这一点,在职场上,至为重要。
真正的职场高手,都是基于事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思索,得到属于自己的结论。
妙用云-雨-伞,可用这个有效策略
在了解了汇报上的漏洞后,想要阻截错误,妙用云-雨-伞理论,有一个秘诀:列标题。
汇报时,不管是口头叙述,或是写文章,都把内容分成三部分。并给每份内容添加上一个标题。这样,你就能收获一个清晰的脑图。
标题一:事实、现状。
标题二:我的解释分析。
标题三:推荐的行动方案。
当列好了标题,你的大脑就能快速搭建思考结构网。所有查找到的信息就有了落脚点,能相应放置进脑袋里的“小抽屉”。
后续若有要增加、删改甚至拆分的资料,不管是事实素材,还是个人想法,都可以分门别类,进行归整。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做什么事都要先掌握基础,才能进一步做好。云-雨-伞理论就是一个简单实用的基础模型,长期坚持做,你就离高手不远了。